第102章 坤宁夜话,帝王心术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红色莫斯科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花豹突击队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南宋特种兵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农民将军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坤宁宫内,烛火摇曳,驱散了几分秋夜的寒凉。朱元璋卸下白日里的帝王威仪,穿着一身常服,与马皇后对坐榻上。几样简单的点心置于案几,气氛显得平和而家常。然而,帝后之间的谈话,往往关乎国本,寻常不得。
“重八,”马皇后亲手为朱元璋斟上一杯热茶,语气温和,“这几日,标儿处置纳哈出降附后续事宜,听说做得极好,朝野上下多有赞许。”她眉眼间带着为人母的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
朱元璋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哼了一声,听不出是满意还是别的情绪:“嗯,标儿这次,确实思虑周全,比咱想得还细。”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跳动的烛火,似乎陷入了回忆,“就是……太周全了点。”
马皇后敏锐地捕捉到他话里的未尽之意,轻声问道:“可是因为……观音奴那孩子的事?”
朱元璋转过头,看向相伴多年的发妻,在她面前,他无需过多掩饰内心的盘算。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复杂:“妹子,咱跟你说实话。当初咱想着把那个观音奴赐给老二,可不单单是为了笼络纳哈出旧部。”
马皇后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老二那性子,你我都清楚,”朱元璋手指敲了敲桌面,“刚猛有余,沉稳不足,镇守一方尚可,但绝非……守成之主的料。咱原先想着,若将那蒙古贵女赐婚于他,还是正妃之位……”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属于开国帝王的冷酷与算计:“如此一来,他身上便永远带着这层抹不去的‘降虏姻亲’的印记。将来,无论朝野,谁还敢轻易支持一个有着蒙古正妃的亲王去觊觎大位?这等于绝了他那些不该有的心思,也断了旁人可能借他生事的念想。咱这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也是为了他们兄弟日后不起纷争,一劳永逸。”
马皇后闻言,心头微震。她深知丈夫的雄才大略,也深知他为了朱家江山、为了太子朱标能顺利继位,可以有多么深远的布局和冷酷的手段。这番打算,看似是对朱樉的“安排”,实则是为朱标扫清潜在的障碍,用心不可谓不深,也不可谓不狠。
“可标儿他……没同意。”马皇后缓缓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
“是啊,”朱元璋摇了摇头,语气里听不出是遗憾还是赞赏,“标儿那孩子,心太善,想得也太多。他顾虑老二夫妻不和,顾虑降人心生疑虑,说得都在理。可他没看到,或者说,他不愿用这种方式,来绝了后患。”
他看向马皇后,眼神复杂:“你说,标儿这般仁厚,是福是祸?为君者,有时不得不行霹雳手段。”
马皇后沉默片刻,伸手轻轻覆在朱元璋的手背上,温言道:“重八,标儿的仁厚,是他本性,也是他得臣民爱戴之处。你当年打天下,需要雷霆万钧;如今坐天下,尤其是要让这江山传之久远,或许正需要标儿这份能容人、能化人的胸怀。他劝阻此事,既顾全了兄弟情分,也让降人感受到诚意,最终不也达到了安抚的效果吗?甚至可能更好。若按你原先的想法,强行赐婚,老二心中岂无怨怼?降人岂无警惕?看似一劳永逸,或许反埋祸根。”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老二……他镇守西安,为国屏藩,只要他安分守己,尽忠职守,我们做父母的,又何必先用这般手段去‘防范’他?标儿以诚待他,他若稍有良心,也当感念兄长维护之情。兄弟和睦,才是家国之福。”
朱元璋听着发妻的话,紧绷的神色渐渐缓和。马皇后的话总是能说到他心里去,既能理解他的帝王心术,又能用亲情和道理将他拉回。
“你说得对,”朱元璋最终长叹一声,“或许是咱想岔了。标儿有他自己的路,他的法子,未必就不好。只要大局稳当,兄弟和睦,咱也就放心了。”
他反手握住马皇后的手,感慨道:“有你在身边时时提醒,咱这心里,才能更亮堂些。”
马皇后微微一笑:“臣妾不过是尽本分罢了。如今看来,标儿处理得极好,既显了天朝气度,又安了降人之心,还全了兄弟之情。这不是比单纯的算计更高明吗?”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再言语。烛光下,帝后二人的身影依偎在一起,窗外月色朦胧,宫内一片静谧。
经此一夜交谈,朱元璋内心深处那点因计划被打乱而产生的微妙不快,也彻底烟消云散。他再次确认,太子朱标的成长超出了他的预期,其仁厚与智慧并重的统治风格,或许正是大明进入平稳发展期后最需要的。
而朱标在不知情中,不仅避免了一场可能影响兄弟关系的政治婚姻,更是在父母心中进一步巩固了其无可动摇的储君地位。他的“不算计”,反而成就了更深远的安稳。
http://www.c8e.cc/49001/1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