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 >第61章 雄英降世,国本初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1章 雄英降世,国本初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洪武十四年的冬末,金陵城笼罩在一片肃穆而期待的氛围中。寒风依旧料峭,但东宫内外却仿佛隔绝了严冬,弥漫着一种焦灼又温暖的张力。太子妃常氏的产期已近,整个紫禁城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连空气中都仿佛能听到帝国脉搏加速跳动的声音。

  朱标已连续数日将政务完全移至东宫偏殿处理。此刻,他虽端坐案前,手中握着奏章,目光却不时飘向寝殿方向,眉宇间难掩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纵使他历经风浪,执掌乾坤,面对妻子生产这等关乎血脉延续的大事,心境亦与寻常丈夫无异。

  “殿下,且放宽心,太子妃娘娘胎位正,身体底子也好,太医院最有经验的稳婆和太医都在里头候着,定会平安顺遂。”贴身内侍轻声宽慰,递上一杯热茶。

  朱标接过茶盏,却并未饮用,只是摩挲着温热的杯壁,轻轻“嗯”了一声。他脑海中闪过与常氏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个在灵堂前坚定站在他身边的将门虎女,那个在北征归来时含泪相迎的妻子,那个在他推行新政、面对压力时默默支持的伴侣。如今,他们共同的血脉即将降临于世。

  突然,寝殿内传来一阵压抑的痛呼,随即是稳婆沉稳的指挥声和宫人匆忙的脚步声。朱标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茶盏险些脱手。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坐下,目光却死死盯住那扇隔绝内外的殿门。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殿外的寒风呼啸,殿内隐约传来的声响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马皇后早已亲自坐镇殿外廊下,手持念珠,默默祈祷。连一向沉稳的朱元璋,也难得地在乾清宫坐立不安,几次派人前来探问。

  就在天色将明未明,东方泛起鱼肚白之际,一声嘹亮而有力的婴儿啼哭声,如同破晓的钟声,骤然划破了东宫紧张的沉寂!

  “生了!生了!”殿内传来欣喜的呼声。

  朱标再也按捺不住,几步便抢到殿门前。几乎是同时,殿门被从内推开,一位满头是汗却满脸喜色的老嬷嬷抱着一个明黄色锦缎襁褓走了出来,扑通跪下,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恭喜太子殿下!贺喜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为您诞下了一位健康的皇孙!母子平安!”

  皇孙!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朱标心中炸开,随即化为汹涌的狂喜!他小心翼翼地从嬷嬷手中接过那个襁褓,动作轻柔得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襁褓中的新生儿,皮肤尚且红皱,但眉眼轮廓依稀可见俊朗,小拳头紧握着,方才那声响亮的啼哭证明了他蓬勃的生命力。他闭着眼睛,却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安然。

  这就是他的儿子!大明未来的希望!

  朱标凝视着怀中幼子,心中百感交集。穿越至今,他努力改变着这个帝国的轨迹,而此刻,一个与他血脉相连的新生命降临,让他对这片土地、对这个王朝的未来,有了更真切、更沉重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好!好!好!”朱标连说三声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夫人如何?”

  “回殿下,娘娘只是有些乏力,精神尚好,正在歇息。”

  朱标点点头,这才稍稍放下心。

  消息如同插上翅膀,瞬间传遍宫闱。

  “陛下!陛下!东宫喜报,太子妃诞下皇孙!母子平安!”太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乾清宫禀报。

  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先是一愣,随即猛地站起身,仰天大笑,声震殿瓦:“哈哈哈!好!好!咱朱元璋有孙儿了!大明有后了!” 他用力拍着御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传旨!重赏东宫上下!赏!所有稳婆、太医,重重有赏!金陵城同庆三日!”

  坤宁宫内的马皇后,闻讯更是喜极而泣,对着祖宗牌位连连叩首:“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她立刻吩咐准备更丰厚的赏赐,并亲自赶往东宫看望儿媳和孙儿。

  很快,正式的贺表如同雪片般飞向皇宫。以徐达为首的勋贵武将,欢欣鼓舞,这意味着与他们利益攸关的太子一系,根基愈发不可动摇。文官集团无论内心作何想法,此刻也纷纷上表,用最华美的辞藻歌颂皇孙降生乃“天佑大明”、“国本永固”的祥瑞之兆。

  就连远在北平,正在督促边备的燕王朱棣,接到八百里加急的喜讯后,也是大喜过望,在军营中与将士痛饮三杯,立刻下令搜罗北地最好的皮毛、人参等物,作为献给侄儿的贺礼。

  三日之后,朱元璋于奉天殿大会群臣,正式为皇孙赐名。

  “朕之皇孙,乃太子嫡长,诞生于黎明破晓,英气勃发,哭声洪亮,颇有乃祖乃父之风!”朱元璋声音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诗经》有云,‘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朕望此子能继承我朱家基业,成为英武贤明之君,护佑我大明万民!特赐名——雄英!朱雄英!”

  朱雄英!

  这个名字,既包含了朱元璋对孙儿勇武英伟的期盼,也寄托了对大明江山英雄辈出、永世其昌的祝愿。旨意颁下,群臣山呼万岁,庆贺之声不绝于耳。

  东宫内,经过几日休养,常氏气色恢复了许多。她倚在榻上,看着身旁安睡的婴儿,脸上充满了母性的柔光。朱标坐在一旁,轻轻握着她的手。

  “雄英……父皇取了个好名字。”常氏轻声道。

  “是啊,”朱标看着儿子恬静的睡颜,目光深邃,“雄英,望他将来真能如这个名字一般,英武不凡,担得起这万里江山。”

  他顿了顿,对常氏,也像是对自己说道:“他的降生,是喜事,也是责任的开始。我们不仅要给他尊荣,更要为他,也为天下未来的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世道。一个吏治清明、百姓富足、军力强盛、文化昌明的大明。”

  常氏坚定地点点头:“妾身相信,在殿下治理下,雄英定能成长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朱雄英的诞生,如同在平静(至少表面如此)的湖面投入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深远而绵长。他不仅仅是一个婴儿,更是一个象征,一个标志。他极大地巩固了朱标的储君地位,使得任何潜在的挑战者都失去了最根本的借口。他的存在,凝聚了朝野上下更多期盼的目光,也让朱标推行各项改革的底气更加充足。

  帝国的传承,在这一刻,有了最明确、最耀眼的指向。所有势力都在重新评估,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与策略。而在东宫那温暖的寝殿内,初为人父的朱标,怀抱着尚在襁褓中的朱雄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前所未有的坚定决心。他要为他的雄英,扫清前路的一切障碍,奠定一个真正称得上“煌煌”的大明盛世。历史的车轮,似乎也因这个新生儿的啼哭,而加速了转向的进程。
  http://www.c8e.cc/4900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