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龙旗北指,犁庭扫穴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红色莫斯科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花豹突击队
南宋特种兵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农民将军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燕王朱棣在潮河之畔的胜利,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北元残余势力中激起层层涟漪。纳哈出受挫,暂时收敛了爪牙,但大明君臣深知,此獠不除,北疆永无宁日,且其盘踞辽东,与漠北元廷遥相呼应,始终是大明心腹之患。更兼近年来,北元嗣君脱古思帖木儿在漠北渐稳根基,屡有部众南下牧马,窥伺边墙。零星的胜利不足以震慑群虏,唯有犁庭扫穴,予其致命一击,方能换来北疆的长久安宁。
金陵城,奉天殿。巨大的北疆舆图悬挂于殿中,山川河流,关隘部落,清晰在目。
朱元璋端坐龙椅,目光如炬,扫视着阶下的文武重臣,最终落在并肩而立的魏国公徐达与永昌侯蓝玉身上。徐达沉稳如山,虽近年身体偶有不适,但威名犹在,是军中定海神针;蓝玉则锐气逼人,如出鞘利剑,近年来屡立战功,风头正劲。
“徐天德,蓝永昌!”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纳哈出盘踞辽东,屡犯边境;漠北伪元,亦不安分。朕意已决,发大军北征,犁庭扫穴,永绝后患!着你二人为征虏正、副大将军,总率诸军,克日出发!”
“臣,徐达(蓝玉),领旨!”二人齐声应诺,声震殿宇。徐达目光沉静,已然在思索进军方略;蓝玉眼中则闪过兴奋与跃跃欲试的光芒,这是他再次证明自己、获取更大功勋的绝佳机会。
太子朱标立于御阶之侧,补充道:“魏国公,永昌侯,此次北征,关乎国运。父皇与孤期望,不仅要击溃纳哈出,更要寻机重创漠北元廷主力,扬我国威!兵部、户部会全力保障粮草军械,尔等放手施为!”
“臣等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殿下重托!”徐达与蓝玉再次躬身。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大明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一道道调兵文书从五军都督府发出,来自各地卫所的精锐部队开始向北平及周边指定地域集结。粮草辎重如同长龙,通过漕运、陆路源源不断运往北方。军工作坊日夜不息,打造着锋利的刀枪、坚固的甲胄和充足的箭矢。
徐达与蓝玉并未立刻北上,而是坐镇中枢,与兵部详细推演进军路线。最终定下方略:大军兵分两路。西路由徐达亲自统帅,以稳为主,自大同出塞,扫荡蒙古高原南部,寻机牵制或歼灭漠北元廷可能派出的援军,并切断纳哈出西逃之路。东路由蓝玉为主将,冯胜、傅友德等为副,自北平出师,以雷霆之势,直扑纳哈出的老巢金山(今吉林双辽附近)!
这是一个大胆而凶狠的计划,旨在东西夹击,一举将纳哈出集团连根拔起!
北平,燕王府。
朱棣接到了朝廷的谕令,命他全力配合此次北征,负责东路大军的后勤中转、部分兵马的集结,并派出熟悉地形的部将随军向导。同时,他的燕山护卫亦有一部分被编入东路军序列。
朱棣没有丝毫懈怠,他知道这是国战,远非他之前的小规模冲突可比。他亲自督办粮草囤积,整修道路,确保大军过境畅通无阻。他将张玉、朱能等心腹将领派往蓝玉军中效力,既是支持,也是让他们在更大规模的战争中历练。
这一日,蓝玉率领东路军前锋抵达北平。朱棣出城相迎。两位大明顶尖的悍将相遇于军前。
蓝玉一身锃亮铠甲,猩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骑在骏马之上,看着前来迎接的朱棣,虽依礼下马,但眉宇间那股睥睨之气依旧难以掩饰:“燕王殿下,别来无恙!此番北征,还要仰仗殿下在后方鼎力支持!”
朱棣神色平静,拱手道:“永昌侯言重了。为国征战,分内之事。本王已备好粮草驻地,侯爷及大军可安心休整。我燕山护卫张玉、朱能等人,已入侯爷军中听用,他们对辽东地理颇为熟悉,或可助侯爷一臂之力。”
蓝玉哈哈一笑,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这个动作略显逾越,但也显示了他此刻的志得意满):“好!有殿下支持,此战必胜!待我擒了纳哈出那老小子,回来与殿下痛饮!”
朱棣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只是道:“预祝侯爷旗开得胜!”
大军在北平稍作休整后,便在蓝玉的催促下,如同滚滚洪流,向东出关,扑向纳哈出的势力范围。龙旗所指,杀气盈野。
几乎同时,徐达率领的西路军也自大同誓师出发,如同沉稳的巨蟒,悄然滑入广袤的蒙古高原。
两路大军,一东一西,带着大明帝国的赫赫天威,带着朱元璋、朱标父子的殷切期望,更带着无数将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向着北元残余势力,发起了大明立国以来,规模空前、决心空前的战略总攻!
北疆的天空,战云密布。一场决定未来数十年北疆格局的惊天大战,即将拉开血与火的序幕。而身处后方的朱标,一边处理着繁重的政务,一边时刻关注着前方的战报,他知道,这场远征的结果,将深刻影响大明的国运,也考验着他这个监国太子的定力与智慧。
http://www.c8e.cc/49001/9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