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延平宫史 >第221章 挽歌何来,葬身火海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21章 挽歌何来,葬身火海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夜色渐深,秀儿仍未回来,刘言宜有些坐不住,她披上外衣,正要出门去看看,便见秀儿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

  “主子,冷宫那边……”

  她喘着气,一时半会儿说不出来。

  “主子,不好了!冷宫...冷宫走水了!”

  刘言宜一惊,秀儿喘着粗气。

  “奴婢过去的时候,冷宫那边已经烧起来了,火势很大,奴婢怕被牵连,就赶紧回来了。”

  “可曾见到阮庶人?”

  秀儿摇摇头。

  “没有,奴婢去的时候,火势已经很大,根本进不去人。冷宫那边一向少有人去,救火的宫人也是稀稀拉拉。”

  透过窗户,刘言宜看见远处西北角的天空被火光映红,隐约能听见宫人们奔走呼号的声音。

  说不出是庆幸还是担忧,她望着窗外的那抹红光,久久不语。

  冷宫烧了一夜,直到天明才被扑灭。刘言宜一夜未眠,天刚亮就听到消息,说是冷宫里烧死了人,但具体是谁,却还不清楚。

  她坐在榻上,手指紧紧攥着帕子,心跳如鼓,屏退了左右,殿内只剩下她和秀儿。

  秀儿一脸担忧地看着她,轻声问道。

  “主子,您还好吧?”

  刘言宜努力平复心绪,缓缓闭上眼。

  “本主没事。”

  秀儿点点头,不再多言,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过了许久,才有消息传来,冷宫里烧死的却是先帝时的罪妃关氏。

  刘言宜得知消息后,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关氏?

  好像是先帝在时因犯了重错被打入冷宫的妃子,距今兴许比她的年岁还长。

  她原以为唱戏的是阮玉枝,而用意则是示威,就像戏中的关胜宁死不屈一样,阮玉枝也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气节”,如今倒有些不确定。

  刘言宜突然有些恍惚,关氏已死,死在唱着《收关胜》的夜里,唱给谁听呢?是唱给活人,还是唱给亡魂?

  六月十一,蝉鸣渐起,暑气蒸腾。

  祁若夏倚在霜华阁的窗边,手中握着一卷《楚辞》。

  窗外一株老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将她的面容映得明灭不定。

  冷宫走水一事已过去半月,宫中议论纷纷,却始终未有定论。那夜之后,同在冷宫的阮玉枝仿佛人间蒸发,再无人提及。

  祁若夏心中疑惑,却也不曾多问,只安心等着,耐心等待命运之手的拨弄。

  “小主,琼容华来了。”

  芬儿在门外轻声禀报。

  祁若夏放下书。

  “快请她进来。”

  琼容华当年与她先后遇害小产,故而她虽与其立场不同,却也藏着几分同命相怜之感。

  刘言宜身着暗蓝色香云纱裙,腹部已显隆起,面色略显苍白,眼下有淡淡的青影,显然未能安眠。

  “祁妹妹。”

  她微微一笑,声音轻柔。

  “冒昧打扰了。”

  祁若夏连忙上前扶住她,轻声道。

  “姐姐这是哪里的话,快请坐。”

  芬儿上了茶点,便退了出去。

  两人落座后,刘言宜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锦盒,推至祁若夏面前。

  “前日整理旧物,发现这支青玉鸟形笄,想着与妹妹气质相合,便带来了。”

  祁若夏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支青玉笄,簪首雕琢成鸟形,翅膀轻展,羽毛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这......”

  她抬眸,眼中带着询问。

  刘言宜微微一笑。

  “实不相瞒,今日前来,是有事相求。”

  祁若夏一怔,随即心中便明白了七八分。

  “姐姐请讲。”

  她将锦盒轻轻合上,放在一旁。

  刘言宜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眼中却带着一丝恳切。

  “那夜冷宫走水前,我曾听闻《收关胜》的唱段。”

  她声音微颤。

  “如今阮氏下落不明,我......我实在难以安枕。”

  祁若夏眸光微闪。她与刘言宜素无深交,今日对方突然来访,又提及这等秘事,必有深意。

  “姐姐想让我做什么?”

  刘言宜缓缓起身,绕过茶几,走到她面前,从怀中取出一方丝帕,上面绣着几行小字。

  “这是我寻到的宫女凭记忆记下的唱词,听闻妹妹精通诗词,或许能看出些端倪。”

  祁若夏接过丝帕,只见上面绣着:

  旌旗蔽日刀光寒, 万马军中独往还。 谁知此去无归路, 血染征袍魂不还。

  字迹工整,却透着几分仓促。

  她反复读了几遍,眉头微蹙。

  “这并非《收关胜》原词。”

  刘言宜点头。

  “正是。我查过戏本,这一段是后人篡改的。原词应是‘旌旗蔽日刀光寒,万马军中独往还。谁知此去擒贼首,凯歌高唱返长安’。”

  祁若夏沉思片刻。

  “篡改后的词意大变,从凯旋变成了......死别。”

  刘言宜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目光有些迷离。

  “是啊,凯旋变成死别,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她深吸一口气,抬眸看向祁若夏。

  “妹妹可有什么想法?”

  祁若夏垂眸,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

  “谁知此去无归路,血染征袍魂不还。”

  这分明是一首挽歌。

  脑海中的家训警告她毋要干涉他人因果,但她还是送走了琼容华,将此事去信一封告知兄长。

  六月二十三。

  祁若夏倚在窗边,手中握着那支青玉鸟形笄,目光幽深。

  芬儿从外头进来,手里捧着一封信。

  “小主,司隶校尉府递来的信。”

  祁若夏放下玉笄,接过信笺。火漆上印着祁素的私印,一只展翅的鹞鹰。她指尖微颤,小心拆开封口。

  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

  “已查,勿忧。七月望日,兄当入宫面圣,届时可叙。”

  她将信纸折好,收入暗匣之中。兄长向来言简意赅,严格禀循祁氏家训,仿佛除了奉君,便无任何私心。

  祁若夏望向窗外,老槐树的枝叶在热风中簌簌作响。

  “芬儿,琼容华近日如何?”

  芬儿思索片刻,答道。

  “回小主的话,琼容华自那日来过之后,便再未踏出阁门一步。”

  祁若夏指尖轻叩窗棂,若有所思。

  刘言宜腹中胎儿已近九月,若此时出事……她摇摇头,甩开这不祥的念头。
  http://www.c8e.cc/13195/2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