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尾声(上)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嘉靖三十四年的春末夏初,北京城的政治气候,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凝滞。

  西苑精舍依旧沉静,道袍天子焚香默坐,仿佛外界一切纷扰皆与己无关。

  严府大门虽不如月前车马盈门,却也并未被缇骑包围,严嵩告病不出,严世蕃依旧挂着工部左侍郎的衔,虽不再去衙门点卯,却也未被限制出入。

  这异样的“平静”,让许多原本屏息凝神、准备迎接一场惊天风暴的朝臣们,渐渐心生疑窦,继而滋长出一种荒谬的侥幸。

  “莫非……雷声大,雨点小?陛下终究还是念旧情,要放严阁老一马了?”

  “我就说嘛,严阁老侍奉陛下二十余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岂能真狠下心来?”

  “看来又是虚惊一场,这朝廷的天,还是严家的天。”

  流言在茶肆、衙门、乃至勋贵府邸的后院悄悄流转。

  一些原本已经悄悄与严党保持距离、甚至暗中向徐阶、高拱递过投名状的官员,又开始惴惴不安起来,犹豫着是否要重新修补与严府的关系。

  徐阶府邸的书房内,几位清流核心人物对坐无言,眉宇间也带着一丝不解与凝重。他们看不懂皇帝这步棋。

  按常理,拿到鄢懋卿那般确凿的巨贪罪证,纵不即刻锁拿,也该有所动作。

  如此沉默,是何道理?难道陛下真被严嵩那老狐狸的乞怜打动了?

  就连严党内部,那根紧绷到极致的弦,也在这种漫长的、令人窒息的等待中,开始微微松动。

  最初的惊惶过后,一种“或许能熬过去”的侥幸心理,如同毒草,在部分严党官员心中悄然滋生。

  他们互相串联,低声打气,试图维持住最后的体面与团结,甚至开始幻想风波过后,如何重整旗鼓。

  然而,就在这虚假的平静即将麻痹大多数人的神经时,一道如同九天惊雷般的消息,毫无征兆地炸响在京城上空,瞬间击碎了所有幻想!

  ——陛下欲赐爵于浙直总督胡宗宪!太子少保衔已明发,礼部正依制议功,择吉日行册封之礼!

  消息最初是从通政司和礼部泄露出来的,迅速以野火燎原之势传遍六部九卿、勋贵府邸、乃至街头巷尾!

  “赐爵?!胡宗宪?!!”

  “他何德何能?竟能得封爵之赏?!”

  “陛下这是……这是要做什么?!”

  所有人都懵了。

  胡宗宪是谁?他是严嵩一手提拔起来的门生,是严党在东南的擎天柱石!在严党看似风雨飘摇、首辅闭门谢罪的当口,陛下非但没有清算他这个“严党余孽”,反而要赐予他武臣极致的荣耀——爵位?!

  这不合常理!这绝不符合政治斗争的规律!

  但紧接着,所有明眼人,尤其是那些严党成员,在极度的震惊和困惑之后,猛地品出了这则消息背后那冰冷刺骨的帝王心术!

  榜样!这是陛下立下的一个活生生的榜样!

  胡宗宪用他的行动告诉了所有严党成员一条清晰无比的生路:与严党切割,向陛下效忠,不仅能保全自身,还能加官进爵,圣眷更隆!

  反之呢?

  那无声的沉默,那迟迟未落的雷霆,此刻不再是宽容的征兆,而是化作了悬在每个严党成员头顶、不知何时会斩落的利刃!陛下不是不动手,他是在等!等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想通了这一节,整个严党集团瞬间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前所未有的分裂!

  那些昨日还在互相安慰、试图抱团取暖的严党官员,一夜之间,眼神都变了。

  往日因利益而紧密结合的同盟,在求生本能的驱动下,开始以惊人的速度瓦解。信任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猜忌、恐惧和先下手为强的疯狂。

  不再需要清流上疏攻讦,不再需要皇帝下旨催促。

  一场严党内部的、针对自身核心人物的揭发检举风暴,如同雪崩般骤然爆发!

  “臣有本奏!臣要揭发工部郎中某某,借采办皇木之机,伙同严世蕃贪墨银两不下十万!”

  “臣要检举光禄寺少卿某某,历年节敬,大半皆送入严府,有账册为证!”

  “臣坦白!臣曾受严世蕃指使,构陷清流官员,这是当时密信!”

  “臣揭发!严嵩老仆严年,在外放印子钱,逼死人命,其本金皆出自严府私库!”

  一道道奏疏,如同索命的符咒,从各个衙门、从那些往日对严家父子唯命是从的官员手中飞出,疯狂地涌向通政司,堆满嘉靖的御案。

  揭发的内容五花八门,从贪腐受贿、卖官鬻爵,到纵仆行凶、欺压良善,甚至包括许多陈年旧案的隐情。

  时间、地点、人物、数额,往往清晰得令人发指,显然非一朝一夕所能收集,而是在严党得势时,这些“自己人”就悄悄留好的后路和黑料!

  往日里,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想要查办严党,无不阻力重重,证人口供随时翻覆,线索动辄中断。

  而现在,这些案子好办得让他们难以置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证?检举者就是最好的人证!他们为了减罪,争先恐后地站出来指认。

  账本、密信、甚至藏匿的赃款赃物,都被这些“自己人”主动呈送上来,惟恐落后一步,便被别人抢了“首告之功”!

  这些昔日核心成员的供述,将严党内部盘根错节的关系、利益输送的链条,勾勒得一清二楚!

  三法司的官员们几乎只需按图索骥,整理文书,便可定案。

  他们从未办过如此“轻松”却又令人心寒的大案。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往日里因利益而团结一致的团体,却在大难临头之际,毫不犹豫地将手中最锋利的刀,狠狠捅向了自己人的后腰,只为了换取一个或许能苟延残喘的机会。

  精舍内,嘉靖帝面对这雪片般涌来的、血淋淋的揭发奏疏,脸上适时地露出了“痛心疾首”、“左右为难”的神情。

  他甚至在一次召见内阁辅臣时,手持一份揭发严世蕃罪行的奏疏,长长叹息,对着徐阶、高拱等人道:“朕实在未曾想到,严家父子竟……竟至于此!更未曾想到,竟有如此多官员牵扯其中!唉……朕心甚痛!若非这些臣工幡然醒悟,自行检举,朕几被蒙蔽矣!”

  他将自己完美地塑造成了一个被奸臣蒙蔽、后知后觉,最终因“忠臣”醒悟而得以看清真相的“仁君”形象。

  所有的狠辣与算计,都隐藏在了这层虚伪的悲悯与无奈的面纱之下。

  这场由皇帝亲手引导、严党内部执行的自我清洗,效率高得惊人。

  不过月余时间,曾经盘踞朝堂、权倾天下的严党,便从内部彻底瓦解,变成了一盘散沙。

  核心人物罪证确凿,羽翼爪牙纷纷倒戈。

  严嵩这座大厦,甚至无需外力猛推,便已被内部的蛀虫掏空,轰然倒塌。

  嘉靖帝几乎未动用诏狱,未兴大狱,便轻而易举地将严党连根拔起。

  当最后一份定谳的奏疏送入西苑,标志着严党政治生命的彻底终结。

  从此,嘉靖朝中,再无真正意义上的“严党”。

  那些幸存下来的、曾经依附严嵩的官员,也早已吓破了胆,彻底沦为皇权的应声虫,再无法形成任何有威胁的朋党势力。

  喜欢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http://www.c8e.cc/14623/5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