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天龙八部:在下萧峰,天下第一 >第597章 汴梁惊变:万劫谷败讯后的朝堂闹剧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597章 汴梁惊变:万劫谷败讯后的朝堂闹剧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辽军大营的庆功酒尚在杯中摇曳。

  琥珀色的酒液映着萧峰爽朗的笑。

  与帐内爱妃阿朱的温柔目光。

  重臣耶律洪基的豪迈举杯。

  交织成一派胜景。

  而数千里外的东京汴梁。

  这座被繁华包裹的大宋帝都。

  却已被万劫谷惨败的消息砸得翻江倒海。

  那消息如同挣脱了枷锁的惊雷。

  顺着汴河的漕运。

  官道的驿马。

  甚至江湖客腰间的快马。

  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

  将这座城市表面的太平撕开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

  最先得知消息的。

  是汴梁城外那些从万劫谷侥幸逃回的残兵。

  他们衣甲破碎。

  脸上带着未消的血色与深入骨髓的恐惧。

  有的断了胳膊。

  有的瘸了腿。

  连手中的兵器都只剩半截锈铁。

  城门守军盘问时。

  这些汉子竟当众瘫倒在地。

  语无伦次地哭喊着。

  “十万大军没了!”

  “萧大王是活阎王!”

  “慕容老先生也死了!”

  惊得守军目瞪口呆。

  消息像长了翅膀。

  先在城门口的茶寮酒肆炸开。

  再由那些机灵的江湖人士。

  走街串巷的货郎。

  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汴梁的大街小巷。

  等到内侍省的小黄门跌跌撞撞冲进后宫时。

  已是三更半夜。

  宋徽宗赵佶正依偎在宠妃郑娘娘的榻上。

  手里还捏着一支未画完的工笔牡丹。

  却被这“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的噩耗。

  硬生生从温柔乡拽进了冰窟。

  “什么?!”

  赵佶猛地坐起。

  睡袍滑落肩头也顾不上。

  脸色瞬间从潮红变得惨白。

  “你再说一遍?”

  “十万大军……”

  “连慕容龙城也……”

  小黄门跪在地上。

  头磕得砰砰响。

  声音带着哭腔。

  “回陛下,是、是真的!”

  “逃回来的兵卒都这么说。”

  “万劫谷那边……”

  “尸骨如山。”

  “种师道将军和慕容老先生。”

  “都、都没了……”

  赵佶只觉得天旋地转。

  一把推开身边的郑娘娘。

  赤着脚就往殿外冲。

  嘶吼着。

  “传旨!立刻传旨!”

  “召文武百官,垂拱殿议事!”

  “谁敢迟到,朕斩了他!”

  片刻后。

  垂拱殿内烛火通明。

  数十支巨大的蟠龙烛将殿内照得如同白昼。

  却照不透满朝文武脸上的死灰与惶惧。

  大臣们都是从床上被紧急叫起。

  有的甚至来不及穿好朝服。

  玉带歪歪斜斜地挂在身上。

  眼神里满是惊魂未定。

  赵佶端坐在龙椅上。

  双手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

  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原本温润的嗓音此刻因恐惧与愤怒变得尖锐变形。

  “十万大军!”

  “朕派出去的是整整十万精锐王师啊!”

  “还有慕容龙城那样的绝世高手。”

  “江湖人称‘南慕容’的顶梁柱……”

  “竟然……竟然全军覆没?!”

  他猛地抬手。

  将龙案上的和田玉镇纸狠狠摔在地上。

  “啪”的一声脆响。

  镇纸碎成了好几瓣。

  玉屑飞溅。

  “废物!都是废物!”

  “种师道呢?慕容龙城呢?”

  “他们是怎么打仗的?!”

  “十万大军,就这么给朕败光了?!”

  殿下早已乱作一锅粥。

  大臣们交头接耳。

  窃窃私语的声音越来越大。

  像炸开了的锅。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

  而恐慌过后。

  便是臣子们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寻找替罪羊。

  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以蔡京、童贯为首的权臣们。

  立刻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蔡京拄着拐杖。

  颤巍巍地出列。

  脸上堆着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眼眶甚至挤出了几滴假泪。

  “陛下!”

  “臣早就看出那种师道不是良将!”

  “此人刚愎自用,好大喜功。”

  “去年征西夏时就因轻敌吃了亏。”

  “如今竟敢在万劫谷再犯旧错!”

  “定然是他不听劝阻。”

  “冒然进军。”

  “中了辽人的奸计。”

  “才致使十万王师毁于一旦!”

  “此乃滔天大罪。”

  “罪该万死啊!”

  童贯则比蔡京更阴狠。

  他本就与种师道有隙。

  此刻更是眼珠一转。

  直接将矛头引向了已然覆灭的慕容氏。

  “陛下明鉴!”

  “蔡京大人所言极是。”

  “种师道罪该万死!”

  “但还有那慕容氏,更不可恕!”

  “什么武林名宿。”

  “什么汉人义士。”

  “分明是包藏祸心的国贼!”

  “臣怀疑。”

  “他们早就与萧峰那契丹贼子暗中勾结。”

  “假意与我大宋合作。”

  “实则偷偷为辽狗提供我军的布防虚实。”

  “粮草动向。”

  “这才里应外合。”

  “让种师道将军兵败身死!”

  “至于慕容龙城之死。”

  “臣看说不定也是苦肉计。”

  “意在麻痹我等。”

  “好让萧峰下一步的进攻更加顺利!”

  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

  竟引来了大半文臣的附和。

  户部尚书王黼立刻跟上。

  “童大人所言有理!”

  “慕容氏一向野心勃勃。”

  “当年慕容博就曾挑唆辽宋开战。”

  “如今慕容龙城故技重施。”

  “不足为奇!”

  御史大夫李邦彦也点头。

  “定是内奸作祟!”

  “我大宋十万精锐。”

  “怎会敌不过一个契丹人?”

  “定然是有人通敌!”

  他们不敢。

  也不愿去相信萧峰真有“独战天下”的恐怖实力。

  一个人。

  凭一己之力击溃十万大军。

  还能格杀慕容龙城那样的顶尖高手。

  这哪里是人?

  分明是神魔!

  承认这一点。

  就意味着大宋所有的军力。

  所有的谋划。

  在萧峰面前都不堪一击。

  他们这些年靠着“天朝上国”营造的安全感。

  会彻底崩塌。

  而将失败归咎于“内奸”与“叛徒”。

  无疑是维护自己可怜自尊。

  推卸责任的最好方式。

  不是我们不行。

  是有人背叛了我们。

  这时。

  站在武将队列末尾的一位中年将军。

  忍不住出列。

  他名叫李庭芝。

  时任马军副都指挥使。

  性格耿直。

  此前曾派亲兵去过万劫谷附近打探。

  对前线的真实情况略知一二。

  他看着殿上群臣颠倒黑白的模样。

  心中又急又痛。

  拱手道。

  “陛下,诸位大人。”

  “据逃回的士卒和臣派去的亲兵回报。”

  “那萧峰确实……确实勇猛异常。”

  “万劫谷一战。”

  “他单骑冲阵。”

  “杀穿了我军三重阵型。”

  “连慕容老先生出手阻拦。”

  “都被他……”

  “住口!”

  李庭芝的话还没说完。

  就被蔡京厉声打断。

  “李将军,你好大的胆子!”

  “竟敢在金銮殿上长他人志气。”

  “灭自己威风?!”

  童贯也立刻跟上。

  眼神阴鸷地盯着李庭芝。

  “李将军。”

  “你莫不是与种师道有旧。”

  “想为他的罪行开脱?”

  “还是说。”

  “你也与慕容氏有所勾结。”

  “想混淆视听?”

  “简直荒谬!”

  另一位文臣拍着朝笏怒斥。

  “难道你想说。”

  “我大宋十万大军。”

  “竟敌不过萧峰一人?”

  “这要是传出去。”

  “我大宋的颜面何在?”

  “陛下的威严何在?!”

  潮水般的呵斥将李庭芝的声音彻底淹没。

  他张了张嘴。

  还想再说些什么。

  却看到周围的大臣们要么怒目而视。

  要么眼神躲闪。

  竟无一人愿意听他把话说完。

  他心中一凉。

  终于明白。

  真相。

  在这金殿之上。

  早已成了最无关紧要的东西。

  一个符合大多数人心理需求的“真相”。

  正在被刻意地歪曲、掩盖、重塑。

  萧峰并无甚了不起。

  这场惨败。

  主要是种师道通敌叛国。

  指挥失当。

  慕容氏里应外合。

  泄露军机所致!

  宋徽宗赵佶本就沉溺艺术。

  缺乏主见。

  又极易被情绪左右。

  此刻听了满朝文武的“共识”。

  自然信了这个更能让他接受的“真相”。

  他宁愿相信是臣子背叛。

  也不愿承认自己的大宋。

  竟敌不过一个契丹人。

  他猛地一拍龙案。

  勃然大怒。

  “传朕旨意!”

  “种师道丧师辱国。”

  “通敌卖国。”

  “罪不容诛!”

  “虽已身死。”

  “然其罪难饶!”

  “着大理寺即刻抄没种府家产。”

  “将其满门抄斩。”

  “旁系亲属无论老幼。”

  “尽数发配充军!”

  “以儆效尤!”

  “还有慕容氏!”

  赵佶的声音愈发狠厉。

  “身为汉人。”

  “却勾结契丹。”

  “实乃国贼!”

  “传令天下各州府。”

  “即刻通缉慕容氏余孽。”

  “凡慕容血脉。”

  “无论男女老少。”

  “株连九族!”

  “务必赶尽杀绝。”

  “一个不留!”

  两道充满血腥气的旨意。

  由旁边的内侍省官员飞速拟就。

  盖上玉玺。

  即刻发出。

  殿内的空气仿佛都染上了血腥味。

  大臣们噤若寒蝉。

  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谁都知道。

  此刻触怒龙颜。

  只会引火烧身。

  旋即。

  赵佶又焦躁地站起身。

  在龙椅前踱来踱去。

  目光扫过殿下的群臣。

  “众卿。”

  “如今国难当头。”

  “辽寇势大。”

  “萧峰那贼子说不定下一步就要攻我北方重镇!”

  “谁愿为朕分忧。”

  “挂帅出征。”

  “抵御萧峰?”

  此言一出。

  刚才还群情激愤。

  争相弹劾种师道与慕容氏的大殿。

  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刚才还在慷慨陈词的蔡京。

  此刻立刻低下了头。

  眼观鼻,鼻观心。

  手里的拐杖攥得紧紧的。

  仿佛突然变成了泥塑木雕。

  童贯则悄悄往后退了半步。

  躲到了几位文臣身后。

  眼神闪烁。

  不敢与皇帝对视。

  其他文武大臣也纷纷低下头。

  有的假装整理朝服。

  有的假装咳嗽。

  甚至有人故意将目光投向殿外的夜空。

  他们心中都跟明镜似的。

  无论真相如何。

  萧峰能击溃十万大军和慕容龙城。

  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那是如同神魔般的存在。

  谁去抵挡?

  拿什么抵挡?

  种师道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不仅自己死无全尸。

  还要连累家族被满门抄斩!

  这帅印。

  哪里是什么权力象征。

  分明就是催命符!

  赵佶看着满朝噤若寒蝉的臣子。

  一股巨大的失望和怒火再次涌上心头。

  他猛地一拍龙案。

  龙案上的奏折散落一地。

  厉声骂道。

  “废物!都是废物!”

  “平日里一个个高谈阔论。”

  “说什么‘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个个都自命为国之栋梁。”

  “到了关键时刻。”

  “竟无一人敢为国分忧。”

  “为民请命?!”

  “朕养着你们这群酒囊饭袋。”

  “何用?!”

  皇帝的怒骂在殿内回荡。

  却无人敢应声。

  就在这无比尴尬。

  无比绝望的气氛中。

  站在殿角的李庭芝。

  脸上闪过一丝悲凉与决绝。

  他知道。

  此去凶多吉少。

  以萧峰的实力。

  以大宋如今的军力。

  自己这一去。

  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可国难当头。

  总不能真的让满朝文武都缩在后面。

  让皇帝一个人面对这危局。

  他深吸一口气。

  将腰间的佩剑紧了紧。

  大步出列。

  在殿中站定。

  单膝跪地。

  声音沉痛却异常坚定。

  “陛下!”

  “臣李庭芝……愿往!”

  刹那间。

  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庭芝身上。

  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对他勇气的敬佩。

  有对他命运的同情。

  有“还好不是我”的庆幸。

  更多的却是一种“终于有人顶缸”的释然。

  紧接着。

  刚才还沉默不语的群臣。

  立刻像活过来一般。

  纷纷出列。

  开始了新一轮的表演。

  蔡京率先开口。

  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李将军忠勇可嘉!”

  “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实乃我大宋的国之干城啊!”

  童贯也连忙附和。

  “陛下。”

  “李将军熟读兵书。”

  “武艺高强。”

  “早年在西北抵御西夏时就立过战功。”

  “正是挂帅的不二人选!”

  “有李将军出马。”

  “必能克制辽寇。”

  “扬我国威!”

  其他大臣也跟着起哄。

  “李将军威武!”

  “陛下,就依诸位大人所言。”

  “让李将军挂帅!”

  “我等相信李将军定能凯旋!”

  赵佶看着终于有人站出来。

  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连忙上前两步。

  伸手想去扶李庭芝。

  却又想起自己的皇帝身份。

  只是摆了摆手。

  “爱卿快快请起!”

  “关键时刻,方见忠臣!”

  “李爱卿,朕心甚慰。”

  “朕心甚慰啊!”

  他当即转身。

  对旁边的内侍说道。

  “传朕旨意!”

  “封李庭芝为镇辽大将军。”

  “总领北方诸路兵马事务。”

  “赏白银万两。”

  “绢帛千匹。”

  “锦袍一袭!”

  “即刻前往大名府整军。”

  “务必早日击退辽寇。”

  “朕在汴梁的琼林苑。”

  “等你凯旋!”

  “臣……领旨谢恩!”

  李庭芝缓缓叩首。

  额头贴在冰冷的金砖上。

  心中却是一片苦涩与悲壮。

  他知道。

  自己接下的。

  从来都不是什么帅印。

  而是一条不归路。

  满朝文武和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

  需要的也仅仅是一个能够暂时安抚恐慌的“象征”。

  一个“敢于出征”的忠臣。

  至于前线的真相如何。

  这场战事的胜负如何。

  或许他们并不真的关心。

  烛火摇曳。

  映着李庭芝孤单的身影。

  也映着殿上群臣或虚伪。

  或麻木的脸。

  大宋的朝堂。

  就在这样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中。

  完成了又一次无奈的抉择。

  而李庭芝起身时。

  不经意间抬头。

  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

  仿佛已看到了万劫谷的尸骨。

  和萧峰无敌的雄姿。

  ……

  ……

  ……

  (刀剑笑红颜满地打滚!

  求读者大大们的礼物!

  五星好评!

  么么哒,爱你们哦)
  http://www.c8e.cc/15264/5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