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第674章 朕折一根树枝就能打死他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74章 朕折一根树枝就能打死他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建康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建康城都沉浸在一片璀璨与喧嚣之中。各色花灯争奇斗艳,庆贺的队伍穿行于大街小巷,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特有的甜腻香气与人间烟火气。上至公卿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似乎都暂时忘却了北方的烽火与朝堂的纷争,尽情享受着这太平盛世的佳节。

  皇宫之内,更是灯火辉煌,笙歌鼎沸。因太子萧纲称病在汤山休养,皇帝萧衍难得地从他清修的同泰寺中移驾回宫,设下盛大的夜宴,与文武百官共庆上元。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一派和乐融融。

  今年的局势,在大多数梁朝官员看来,似乎正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就在正月十四,从京口和江陵前线接连传来急报,原本与梁军对峙的汉军部队,突然开始大规模向后撤退,摆出了一副收缩防御的态势。

  这一举动,让建康城内的衮衮诸公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各种乐观的解读迅速流传开来:有的说是汉军后勤不济,难以支撑长期对峙;有的说是北齐牵制了汉军主力;更普遍的看法是,汉王刘璟终于顶不住压力,准备主动求和了!这无疑是给即将到来的上元佳节,献上了一份最厚重的贺礼。

  端坐于御座之上的萧衍,听着臣子们兴奋的议论,脸上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他心中自是明了,这必然是刘璟接受了他的和谈意向,主动释放的善意和诚意。

  想到困扰自己多时的北方边患或将消弭,更想到那个如同烫手山芋般的侯景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送走,以免其继续扰乱自己的佛心清修,萧衍只觉得浑身舒畅,连平日里觉得聒噪的丝竹声,此刻听来也格外悦耳。

  他已然决定,过了正月,便立刻着手办理将侯景“礼送”至汉国的事宜。

  宴会的气氛愈加热烈,酒至半酣,一些自诩风雅的文臣们开始摇头晃脑地吟诗作赋,极尽谄媚地歌颂着大梁的“盛世华章”与皇帝的“无量功德”。

  更有那些被奉为上宾的“得道高僧”,此刻也全然不顾清规戒律,与官员们推杯换盏,大口饮酒,大块吃肉,言语间充满了世俗的奉承与机锋,与这庄严的宫廷盛宴显得格格不入,却又无人觉得不妥。

  整个建康,从宫闱到坊间,都沉浸在一片虚幻的盛世祥和之中。

  ---

  与此同时·石头城军营

  与建康城内的奢靡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石头城军营内,虽然也是灯火通明,却弥漫着一股肃杀与紧张的气氛。

  侯景将他麾下所有能召集到的将领,无论是他从北方带来的旧部,还是归附他不久的原梁军军官,全部聚集在了点将台下。

  寒风掠过军营,吹动着火把,明暗不定的火光映照在侯景那张因酒色和野心而略显浮肿、却又带着狠厉之气的脸上。他环视着台下神色各异的将领们,深吸一口气,用他那特有的、带着羯人口音的腔调,声嘶力竭地喊道:

  “兄弟们!将士们!”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开,压过了远处的隐约笙歌,“当初,你们跟随我侯景,离乡背井,来到这江南之地!我们为的什么?不是为了封侯拜将,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我们他娘的只是为了活命!是想在这乱世之中,找一条活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宋子仙、任约等人脸上立刻露出了愤慨与共鸣的神色。

  “可是!” 侯景猛地提高了音量,声音中充满了悲愤与煽动,“我们换来了什么?是高门的白眼!是朝廷的猜忌!是克扣的粮饷!如今,皇帝身边有奸臣作祟!” 他伸手指向建康城的方向,仿佛那里有无形的敌人,“他们……他们为了向那北方的卖饼郎(刘璟)乞和,竟然……竟然要拿我们这些兄弟的人头去做觐见之礼!要用我们弟兄的鲜血,去染红他们的衣冠!”

  “兄弟们!告诉我,你们答应吗?!” 侯景几乎是吼出了最后一句。

  “不答应!!” 宋子仙、任约等侯景心腹立刻振臂高呼,群情激愤。

  “反他娘的!跟他们拼了!” 更多的侯景旧部跟着呐喊起来,声音中充满了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而那些原梁军体系的将领们,此刻却是面色惨白,心中暗暗叫苦不迭。他们原本以为侯景召集大家,是要发放过节赏赐,或者布置防务,万万没想到,这位大将军竟是要拉着他们造反!此刻置身于这群情汹涌的叛军之中,他们只觉得脊背发凉,进退维谷。

  侯景那双细长的、如同饿狼般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冰冷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没有表态、脸色变幻不定的梁军将领们,无形的压力如同巨石般压在他们的心头。

  终于,一个名叫虞节的梁军将领承受不住这可怕的沉默和侯景那逼视的目光,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带着颤抖,却努力表现得义愤填膺:“大将军!实不相瞒,朝廷……朝廷对我们这些将士百般克扣,弟兄们早已怨声载道!唯有大将军您,待我等恩重如山!末将……末将不才,愿誓死追随大将军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

  有了第一个带头“吃螃蟹”的人,后面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其他的梁军将领见大势已去,为了保住性命,也纷纷跪倒在地,口称愿效忠大将军。当然,其中也有一两个硬骨头,梗着脖子不肯屈服,怒骂侯景乱臣贼子。

  但他们的下场,在此时此地早已注定——几声短促的惨叫和刀锋入肉的闷响过后,一切反对的声音都消失了,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新鲜的血腥气。

  此前,建康城中不知从何时起,悄然流传开一首诡异的童谣:“青丝白马石城来”。为了应和这句谶言,侯景早已命部下赶制了青衣青甲,此刻,叛军们迅速换装,在火把下映出一片森然的青色。侯景自己则跨上了一匹精心挑选的纯白战马,马缰绳特意换成了染成青色的丝绦。

  一切准备就绪。侯景骑在白马之上,当众拿出了一份早已伪造好的“太子密诏”,他高举诏书,对着集结完毕的五千将士,声若洪钟地宣称:“陛下年老昏聩,已被朱异等奸佞小人蒙蔽圣听!太子殿下仁孝,被迫远避汤山!本将军今日,便是奉太子殿下密旨,清君侧,靖国难,扫除朝中奸邪,保卫大梁皇室正统!”

  石头城的将士们,无论是侯景旧部还是被裹挟的梁军,此刻都明白他们要做什么了。对于许多底层士卒而言,南梁朝廷重文轻武、苛待军人的政策早已让他们心怀不满,此刻跟着侯景搏一把,或许还能杀出一条血路,改变命运。他们很“配合”地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士气竟被煽动了起来。

  侯景见军心可用,脸上露出一丝狰狞而得意的笑容,他猛地拔出战刀,指向建康城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大吼一声:“出发!清君侧,靖国难!”

  “清君侧!靖国难!” 叛军齐声呐喊。

  五千身着青衣、如同青色潮水般的叛军,在骑着白马、手持青丝缰的侯景带领下,如同挣脱牢笼的猛虎,轰然冲出了石头城大营,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直扑近在咫尺、却毫无防备的建康城!

  ---

  石头城大营的异动和冲天的喊杀声,根本无法掩饰。叛军刚出动不久,建康城外高耸的哨楼上,值夜的士兵就惊恐地发现了那如同青色洪流般涌来的军队,以及那明显不属于任何正常军事调动的汹汹气势。

  “烽火!快点燃烽火!石头城兵变!” 凄厉的呼喊声划破夜空。

  霎时间,几处关键哨楼的烽燧被依次点燃,赤红的火焰在黑夜中格外刺眼,如同滴血的警告。

  很快,浑身被汗水浸透的传令兵,连滚爬爬地冲破了皇宫夜宴的欢乐氛围,几乎是摔倒在金殿光滑的地板上,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和奔跑而变调:“陛……陛下!不好了!侯景……侯景反了!石头城守军已杀奔京城而来!”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将宴会的欢快气氛炸得粉碎。丝竹声戛然而止,歌舞停歇,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侍中朱异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仿佛听到了天下最可笑的笑话,他排众而出,指着那传令兵,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不屑与安抚:“胡扯!简直是一派胡言!那侯景区区数千残兵,寄居我朝檐下,苟延残喘,他拿什么反?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定是你看错了!”

  那传令兵急得满头大汗,也顾不得尊卑了,带着哭腔喊道:“朱侍中!千真万确啊!叛军不下五千,皆着青衣,侯景亲乘白马为先锋,已经过了朱雀航(秦淮河上的浮桥)!烽火都看到了!”

  直到此时,那些还在怀疑是否误报的饮宴大臣们,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相信侯景是真的造反了!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惊慌失措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刚才还吟诗作赋的雅士们,此刻个个面如土色,有的甚至开始瑟瑟发抖。

  然而,端坐在最高处的皇帝萧衍,在经历了最初的瞬间错愕之后,脸上非但没有露出惊慌,反而浮现出一种极度轻蔑、甚至带着几分嘲弄的冷笑。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玉杯,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居高临下意味的苍老声音,缓缓地,一字一顿地说道:

  “侯景?呵……不过一跛奴耳!能成何事?朕便是折一根树枝,也能轻易打死他!”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盲目的、源于数十年太平天子生涯积累下来的可笑自信,清晰地传遍了寂静的大殿。
  http://www.c8e.cc/15351/6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