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玄桢记 >第775章 黑风卷地蔽寒月,南宫墙影暗如铁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775章 黑风卷地蔽寒月,南宫墙影暗如铁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卷首语

  《大吴会典?宫闱志》卷九《南宫篇》载:“成武朝中期,德佑帝萧桓居南宫(旧为离宫,帝逊位后居此),久有复位之念。理刑院佥事石崇、诏狱署副署长徐靖,素与帝有旧,又不满当前新政(谢渊所推税、刑、边诸策),遂暗中联络,谋夜访南宫,商复位之事。

  时太保谢渊掌兵部兼总玄夜卫监察事,玄夜卫密报‘石、徐二人行踪诡秘,多与南宫守卫接触’,渊恐生变,密令玄夜卫北司加强南宫周边监控,防不测。史称‘南宫夜访之谋’,此为上集,记前半夜密谋之始。”

  “南宫谋复” 前奏实态 —— 昔年成武朝初,德佑帝萧桓逊位后居南宫,虽称太上皇,却无实权,旧臣多有怀复之念。吴朝理刑院佥事石崇、诏狱署副署长徐靖,皆为德佑帝旧属,又不满成武朝新政(谢渊所推税、刑、边诸策)断其私利,遂暗通南宫守卫,谋夜访商复位之事。谢渊时掌兵部兼总玄夜卫监察,察得石、徐二人行踪诡秘、贿买守卫之异动,深知此谋若成,必致新政废弛、旧弊复萌,边军恐再陷饥寒、百姓恐重受苛扰,社稷将陷动荡。故谢渊密布监控、断其开门之匙,非为阻德佑帝,乃为防旧臣借 “复位” 之名酿变乱,护成武朝江山之稳、新政之果、天下苍生之安,其行彰显 “守社稷重于私党之利,安天下先于权位之争” 的直臣风骨。

  黑风卷地蔽寒月,南宫墙影暗如铁。

  石徐怀谋趋夜路,金贿守卫启秘辙。

  玄夜巡兵严布防,谢渊握简察奸谲。

  一叩暗号门微启,社稷安危系此夜。

  官官相护藏祸心,直臣孤守防崩折。

  未卜后半夜何势,寒星点点照宫阙。

  夜已深,兵部衙署的烛火仍亮着,烛芯偶尔爆起火星,映在案上的玄夜卫密报上。密报是玄夜卫北司指挥使亲书,桑皮纸边缘沾着夜露的潮气,字迹急促:“今夜戌时,理刑院佥事石崇、诏狱署副署长徐靖,各带随从一人,身着黑袍,自理刑院侧门出,往南宫方向去;途中曾与南宫西角门守卫王三接触,石崇塞其银锭一枚,王三收后点头,似有约定。玄夜卫巡逻队欲近查,二人即转入小巷,踪迹暂失。” 密报旁附手绘的路线图,标注 “石、徐二人经西市街、北关巷,向南宫西角门行进”,墨迹未干。

  谢渊身着墨色常服(非鳞甲,夜宿衙署,便服理事),袖口沾着松烟墨痕,指尖抚过 “石崇、徐靖” 四字,指腹能觉出纸页的粗糙 —— 此二人皆为前朝旧臣,萧桓居南宫时,石崇曾为其掌理文书,徐靖曾管南宫守卫,今二人深夜赴南宫,又贿买守卫,绝非寻常探访。案角放着两卷档案:一卷是《石崇任职档》,记 “成武朝初,石崇因反对‘商农税均’之策,被调理刑院,不得掌实权”;一卷是《徐靖罪录》,载 “去年徐靖因私放贪腐官员,被谢渊弹劾,降为诏狱署副署长”—— 二人皆与谢渊有隙,又与萧桓有旧,今夜之行,恐有异动。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院中的枯叶,打在窗棂上 “沙沙” 作响,像极了暗处窥探的脚步声。谢渊取过玄夜卫令牌,对亲兵道:“传玄夜卫北司指挥使即刻来署,不得声张。” 亲兵刚退,谢渊又翻看《大吴宫闱规制》,其中 “南宫守卫” 条载:“南宫设守卫三十人,分三班,每班十人,隶皇城司;西角门为便门,仅昼间开启,夜间闭锁,钥匙由皇城司值守官掌管。” 石、徐二人能让西角门守卫收贿,恐皇城司内亦有同党 —— 官官相护之网,已悄然伸向南宫。

  未及两刻,玄夜卫北司指挥使身着劲装,腰佩弯刀,悄声入署,靴底沾着泥土,显是从巡逻途中赶来。“大人,石、徐二人已消失在北关巷,属下派去的暗探不敢贸然跟进,恐打草惊蛇。” 指挥使躬身禀报,声音压得极低,“南宫西角门守卫王三,属下定过其底 —— 此人贪财,去年曾因收商户银钱,被皇城司罚俸三月,今石崇贿他,必是为开西角门。”

  谢渊点头,将《南宫守卫规制》摊开:“西角门夜间闭锁,钥匙在皇城司值守官手中,王三仅是守卫,无权开门 —— 他收银锭,定是受值守官指使,或已与石、徐约定,由值守官偷拿钥匙开门。你即刻派两名暗探,乔装成流民,在南宫西角门附近潜伏,记录所有出入人员;再派一队巡逻兵,加强北关巷至南宫的巡逻,每半个时辰巡一次,若遇黑袍人,不必抓捕,只记其行踪,即时报某。”

  指挥使迟疑道:“大人,若石、徐二人真与德佑帝谋复位,恐需即刻抓捕,防其生变。” 谢渊摇头,目光沉郁:“此时无实证,若贸然抓捕,恐落‘擅捕大臣’之嫌;且萧桓居南宫,虽逊位,仍为太上皇,抓捕其旧臣,易引发宗室不满,反而激变。先监控,待摸清其图谋,有实证后,再奏报陛下处置 —— 眼下首要,是防他们今夜闹出乱子,护南宫周边安稳。” 指挥使躬身领命:“属下省得,这就去部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指挥使离去后,谢渊取过《大吴律?谋逆篇》,翻至 “臣下谋废立” 条:“凡臣下与宗室勾结,谋废现任帝、复旧帝位者,斩立决,株连三族。” 墨迹如铁,他想起萧桓逊位时的场景 —— 三年前,萧桓北征瓦剌被俘,萧栎以监国继位,后萧桓被迎回,居南宫,虽称太上皇,却无实权,久有怨言。石、徐二人此时谋访南宫,必是想借萧桓之名,推翻当前新政,夺回权力 —— 他们不满的,不仅是自身职位,更是谢渊推行的 “商农税均”“宗藩限禄”“边军屯田” 诸策,这些新政断了他们与士绅、宗室勾结的财路。

  寒风从窗缝钻入,吹得烛火摇曳,谢渊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南宫方向 —— 那里黑沉沉一片,只有几盏宫灯在风中闪烁,像极了暗处跳动的野心。他想起前日玄夜卫送来的另一封密报:“石崇曾与某亲王密谈,言‘谢渊新政害士绅、损宗室,若德佑帝复位,必废新政,复旧制’。” 某亲王,正是此前因超禄被谢渊削减岁禄的那位 —— 宗室与旧臣勾结,已现端倪,今夜南宫夜访,不过是谋变的第一步。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写下《南宫局势分析》,逐条列明:“一、石、徐二人动机:复旧帝位,废新政,夺权利;二、同党:皇城司值守官(疑)、某亲王(疑)、部分士绅(疑);三、风险:今夜若开门入南宫,恐商复位日期,引发政变;四、应对:监控为主,取证为辅,稳字为先,防乱为要。” 写罢,将纸条折好,放入袖中 —— 他需冷静,不可因猜忌而冲动,社稷安稳,比一时抓捕更重要。

  此时,玄夜卫暗探传回第一份密报:“戌时三刻,南宫西角门守卫王三,换班后未离开,反而在门旁小巷徘徊,不时张望;皇城司值守官张五,身着便服,从南宫东门出,绕至西角门,与王三低语片刻,塞其一物(似钥匙),后张五返回东门。” 谢渊阅后,指尖捏紧密报 —— 果然,值守官张五是同党,已将钥匙给了王三,只待石、徐二人来。

  他即刻命亲兵:“传理刑院左理刑(石崇的上司,与谢渊同持新政立场)来署,就说有‘南宫守卫贪腐’案,需他协助查案 —— 只说贪腐,不提石、徐,防走漏风声。” 未过一刻,左理刑身着青袍,匆匆赶来:“太保深夜召下官,不知南宫守卫贪腐案何事?” 谢渊将暗探密报递给他:“皇城司值守官张五、守卫王三,收受贿赂,欲私开西角门,你即刻带理刑院吏员,赴皇城司,以‘贪腐’为名,将张五调离南宫,暂押理刑院审讯 —— 记住,只审贪腐,不问其他,若张五供出石、徐,也先压下,不声张。”

  左理刑会意:“太保是怕打草惊蛇,先断石、徐的开门之匙?” 谢渊点头:“张五是关键,调走他,王三无钥匙,石、徐即便到了,也难开门;且审贪腐,名正言顺,不会引发怀疑。你速去,动作要快,务必在亥时前将张五押走。” 左理刑躬身领命:“下官这就去,定不辱命。”

  左理刑离去后,玄夜卫暗探再传密报:“亥时初,石崇、徐靖二人身着黑袍,从北关巷转出,身后各跟一人,皆提小木箱(似装金银或密信),向南宫西角门走去;玄夜卫巡逻队按大人令,在巷口远处跟随,未惊动。” 谢渊心中一紧 —— 张五若未被及时调走,石、徐便可开门;若已调走,王三无钥匙,二人必生疑,恐改变计划。

  他起身踱步,烛火映着他的身影,在墙上忽长忽短。片刻后,左理刑派人送来消息:“张五已被押至理刑院,审讯中供认‘收王三银五十两,允其夜间开门’,未提石、徐;王三不知张五被押,仍在西角门等候。” 谢渊松了口气 —— 钥匙已断,王三成了无匙之锁,石、徐今夜怕是难入南宫。

  他即刻对玄夜卫指挥使传信:“令暗探继续监控,若石、徐与王三接触,记录其对话;若二人因无法开门而离开,跟踪至其住处,后续再查;若有异动,即时报某,不可擅自行动。” 指挥使传回 “遵令” 二字,谢渊重新坐下,取过茶杯,却发现茶水已凉 —— 今夜之事,虽暂断其开门之匙,却未断其谋变之心,后续仍需警惕。

  亥时三刻,玄夜卫暗探传回详细密报,是用小字写在糙纸上,显是在暗处急书:“石、徐二人至西角门,石崇对王三轻叩三声(‘咚、咚、咚’,间隔半刻),王三应叩两声(‘咚、咚’),暗号对毕,王三伸手摸向腰间(似取钥匙),却神色慌张 —— 钥匙不在。石崇低声问‘为何不开’,王三答‘张值守官未送钥匙来,许是有事耽搁’。徐靖怒,欲斥王三,石崇拦之,对王三说‘今夜先回,明日戌时,仍在此处,你需拿到钥匙’,又塞王三银锭一枚,‘此事若成,另有重谢’。王三收银,点头应诺。石、徐二人遂带随从,沿原路返回,玄夜卫暗探已跟至其府外,府门关闭后,未见再出。”

  寅时初,左理刑派人送来张五的详细供词:“张五供认,半月前,石崇曾私下见他,言‘德佑帝欲复位,若你助其入南宫议事,复位后必升你为皇城司指挥使,赏银万两’;张五贪利,遂答应,与石崇约定‘夜间以西角门为通道,由王三接应,张五送钥匙’;此次收王三银五十两,是‘定金’,复位后再付‘尾款’。张五未供其他同党,似有隐瞒,但已承认与石崇勾结,私开南宫之门。” 谢渊阅后,将供词与此前的密报放在一起 —— 实证已足,明日议事时,可据此定石、徐 “勾结守卫,私通南宫” 之罪,虽未提 “谋复位”,却已能让官员们看清其不轨之心。

  他将供词折好,放入档案袋,对自己道:“明日议事,先从张五、王三贪腐入手,再引至石、徐勾结,最后议监控与取证之策,循序渐进,不让官员们觉得突兀,也不让谋变之事扩散,引发恐慌。” 他深知,此事若扩散,必引发朝野动荡,士绅、宗室或会趁机生事,反而给石、徐可乘之机 —— 保密与稳进,是当前的关键。

  寅时三刻,天边已现鱼肚白,衙署外传来玄夜卫巡逻队换班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像在宣告着黑夜的结束,也像在预示着白日暗斗的开始。谢渊走到窗前,望着逐渐亮起来的天空,寒风已停,乌云散去,一轮残月仍挂在天边,透着清冷的光。

  他取过案上的档案袋,里面装着今夜所有的实证:密报七份、巡逻记录一份、张五供词一份、石徐行踪图一张、暗号记录一张。这些纸张,虽薄却重,承载着社稷的安危,承载着百姓的安乐。他将档案袋抱在怀中,心中明白:今夜的监控,只是南宫夜访谋变案的开始;明日的议事,是应对的第二步;而后半夜的较量,还在未知中。但他不会退缩,也不能退缩 —— 身为大吴的太保,身为推新政、护社稷的直臣,他必须站在最前,挡住谋变的暗流,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远处,南宫的方向已能看清轮廓,红墙在晨光中泛着淡红,像一道守护的屏障。谢渊望着南宫,轻声道:“太上皇,某知你有不甘,但社稷安稳、百姓安乐,比皇位更重。石崇、徐靖之谋,非为你,乃为他们自身的私利,某不会让他们利用你,陷大吴于动荡。” 语毕,他转身回到案前,开始准备明日议事的奏报,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奏报的标题上 ——“南宫守卫贪腐及相关官员行踪异常奏报”,墨迹在晨光中,透着坚定与决绝。

  片尾

  前半夜终,南宫夜访谋变案初露端倪:石崇、徐靖贿买南宫守卫,欲私开西角门夜访萧桓,因谢渊密令调走皇城司值守官张五、断其钥匙,未能入内,约定次日戌时再试;玄夜卫按谢渊令,全程监控,记录二人行踪、暗号、银贿细节,获取张五贪腐供词,证实石、徐与守卫勾结;某亲王涉事,其亲信与石崇联络,疑为谋变资助者;谢渊彻夜部署,收集体证,拟于次日辰时召左理刑、玄夜卫指挥使、监察御史议事,定后续应对之策。

  南宫周边仍在玄夜卫严密监控中,石崇、徐靖、某亲王府无异常动静,王三因未拿到钥匙,神色慌张,已被玄夜卫列为重点监控对象;理刑院暂押张五,继续审讯,追讨更多同党线索;谢渊案头的实证袋已装满,下一步将聚焦 “明日钥匙传递”“某亲王资助证据”“石徐谋复位实证”,为后半夜的较量做准备。

  《大吴会典?刑法志》载:“凡谋变之案,需先取证,后处置,防冤滥,防激变。” 谢渊之应对,恰合此制 —— 不急于抓捕,先监控取证,既防打草惊蛇,又为后续处置留据,彰显 “慎刑” 与 “护安” 并重的治事之道。南宫夜访谋变案(下),将记后半夜 “钥匙传递、实证抓捕、谋变揭露” 之事,社稷安危,系于一线。

  卷尾语

  南宫夜访谋变案,以玄夜卫密报石、徐二人行踪诡秘始,以谢渊彻夜监控、断钥匙、收实证终,前半夜之较量,虽未剑拔弩张,却暗流汹涌 —— 官官相护之黑(石崇贿守卫、张五通旧臣、某亲王隐资助),与直臣护安之明(谢渊察异常、调值守、密监控),形成鲜明对峙。谢渊之应对,非 “激进”,乃 “稳进”;非 “阻帝”,乃 “防变”:他知萧桓居南宫之特殊,知石徐旧臣之野心,知宗室士绅之勾结,故不贸然动武,先以监控摸透图谋,以取证筑牢根基,以调官断其通路,每一步皆为 “护社稷安稳,防乱局生”。

  从心理与策略维度观之,谢渊的应对展现了 “冷静洞察、精准施策” 的极致:面对密报,他不慌(先分析动机);面对勾结,他不躁(先断通路);面对未知,他不盲(先监控取证)。他深知,谋变之案,最怕 “急”—— 急则生乱,急则失据,急则给对手可乘之机。故他彻夜无眠,细查每一份密报,细定每一步部署,细算每一种风险,只为让局势在掌控中,不让谋变突破 “监控” 的防线,不让动荡触及 “社稷” 的根基。

  《大吴名臣传?谢渊传》载:“南宫夜访之谋,渊彻夜监控,断其钥,收其证,帝赞曰:‘渊之智,在能察微知着;渊之稳,在能临危不乱;渊之忠,在能护国安民。’” 诚哉斯言!谢渊的智慧,非 “权谋”,乃 “洞察”—— 从石徐行踪中察出谋变苗头,从守卫受贿中看出官官相护;谢渊的沉稳,非 “怯懦”,乃 “责任”—— 怕抓捕激变,故先监控;怕证据不足,故先取证;谢渊的忠诚,非 “愚忠”,乃 “初心”—— 护新政,是因新政安民生;防谋变,是因谋变害社稷。

  前半夜的较量已毕,后半夜的暗斗将起 —— 钥匙是否会再送?石徐是否会换路?某亲王是否会亲自介入?谢渊是否能拿到 “谋复位” 的实证?这一切,皆悬而未决。但可以确定的是,谢渊将继续以 “稳” 为策,以 “实” 为据,以 “公” 为魂,站在社稷与民生的一边,挡住每一次谋变的暗流,守住每一份安稳的希望。南宫的红墙,玄夜卫的火把,谢渊案上的实证,终将共同书写这场 “护安防变” 的直臣传奇,为大吴的社稷安稳,添上厚重的一笔。

  喜欢玄桢记
  http://www.c8e.cc/15780/8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