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楚庄王中原问鼎
推荐阅读:
医毒狂妃路子野
我娘子天下第一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花豹突击队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重生之大明国公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楚穆王弑父篡位,是一个狠角色,父王想吃完熊掌在死,他都没有答应。可怜的一代君主楚成王,竟被儿子逼死。权力是血腥的,是没有亲情的,权力的争夺永远都是你死我活。而穆王的老师潘崇,也是一个阴谋家,他辅佐楚穆王开疆拓土,把一个一个的小诸侯国,统统划归为楚国版图。楚穆王三年,楚穆王率领将士,消灭了江国。此役过后,楚国声威大震,周边小国皆惶恐不安。
楚穆王并未因此停下征伐的脚步,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大的目标六国、蓼国。六国、蓼国的国君,都是皋陶的后裔。地处中原要冲,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且国力不弱。
潘崇深知此战艰难,向楚穆王进言道:“大王,六国、蓼国虽然是小国,背后有晋国支持,若贸然进攻,恐遭晋军夹击。”
楚穆王冷笑一声:“晋国内部纷争不断,无暇他顾。且我楚国兵强马壮,何惧六国、蓼国与晋国。”
楚穆王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向六国、蓼国进发。六国、蓼国的国君得知楚国来犯,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朝堂之上,众臣对于是否救援六国与蓼国争论不休。而楚穆王这边,大军已逼近六国、蓼国边境。
两国见晋援军未到,为了避免遭到杀戮,两国便投降了楚国,楚国将两国土地纳入楚国版图。
楚穆王八年,穆王率军攻打陈国。老师潘崇说:“我们已经灭了不少小国了,威已经立起来了,现在我们少信,我们还应该把信立起来。所以攻打陈国就不灭国了,只要他归顺楚国,我们就撤兵。”
陈国归顺楚国,宋国归顺楚国,郑国归顺楚国,楚国更强大了。楚穆王在位十二年,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公子侣继承君位,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以后,三年没有发布过任何政令,日夜寻欢作乐,还命令国人说:“有敢进谏者,一律斩首。”
楚国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为楚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大夫伍举入宫进谏,看到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姬,右手搂着越女,坐在歌舞乐人中间。伍举说:“我想给您讲一个故事,大王您可有时间听?”
庄王说:“那你就讲吧,我听着。”
伍举说:有一只大鸟落在山上,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
庄王说:“这可不是一般的鸟哇!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伍举办信办疑,不知道是庄王真的明白,还是庄王只是为了把自己支走。伍举也只能离开,等待着庄王的变化。
然而,几个月过去,楚庄王依旧沉迷酒色,毫无振作之意。伍举找到大夫苏从,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大夫苏从刚如烈火,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气,冒死进宫进谏。楚庄王怒目而视,喝道:“你难道不知道进谏者一律斩首吗?”
苏从面无惧色,大声说道:“若用我的死能让大王幡然醒悟,使我们的楚国强大,我死而无憾!”
楚庄王凝视苏从良久,突然放声大笑说:“好哇!好一个不怕死的忠臣!我等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原来,楚庄王即位之初,国内权臣当道,局势复杂,他故意装出沉迷享乐的样子,实则是在暗中观察各方势力。并派密探暗中查访各部门官员,掌握了一些贪官污吏的第一手材料。
如今时机已到,楚庄王立刻罢去了那些庸臣,启用贤能之士,亲自处理朝政。他整顿军队,操练兵马,楚国上下焕然一新。
楚庄王不再放纵作乐,开始处理政务,杀死了几百个贪赃枉法的官吏,擢升几百个有功之臣。重用伍举、苏从为上卿,掌管楚国政务,施行仁政,让利于民,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一年楚国灭亡了庸国。
不久之后,楚庄王便开始了他的霸业之路,楚庄王六年,楚国攻打宋国,这一战,楚国士气正盛,兵锋所指,锐不可当。宋国国君惊慌失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有大臣提议向晋国求救,可晋国内乱刚平,自顾不暇,未必会出兵相助。宋国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迎战。
楚庄王亲自坐镇指挥,他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将楚军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宋军虽拼死抵抗,但在楚军的猛烈攻势下,渐渐力不能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战斗持续了数日,宋国军队大败,楚国缴获了宋国五百辆战车,其他战利品无数。这一战宋国军队元气大伤,无力再战,不得不向楚国求和。
宋国与楚国签订盟约,楚军撤离宋国。
楚庄王八年,楚国攻打陆浑戎。陆浑戎是戎狄的一支,经常入侵中原,中原人不胜烦忧。楚庄王打败了陆浑戎,兵锋直指中原。楚庄王想到周王朝看一看,便在周都城郊外阅兵。
周定王派王孙满犒劳楚王。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鼎的轻重大小,王孙满回答说:“治理国家在于德行,不在于宝鼎。”
楚庄王说:“你不要倚仗九鼎,楚国只要用折断的戟尖,就可以铸成九鼎。”
王孙满神色镇定,继续说道:“君王难道忘了吗?过去虞夏强盛时,边远的国家都来朝贡,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金属,铸成九鼎,将全国山川物产,各种怪异之物都绘在鼎上,好让百姓知道各种怪异为害的情形。”
“夏桀道德沦丧,宝鼎被迁到殷朝,殷持续了六百年。殷纣王残暴无道,宝鼎又被周朝取得。假如天子德行高尚,鼎虽小却会重的移不动。如果天子昏庸无德,鼎即使再重也会容易移动。”
“过去,周成王把九鼎安放在郏鄏,占卜显示可以传世三十代,建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旨意。现在周王室虽然略有衰败,但上天的旨意很难改变。问鼎的轻重,确实是不应该呀。”
楚庄王这才撤军回国,没有做出非礼的事情。
喜欢话说史记
http://www.c8e.cc/16414/2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