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楚庄王知错就改
推荐阅读:
医毒狂妃路子野
我娘子天下第一
花豹突击队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楚庄王问鼎中原,成为霸主,有了指点江山的能力。不论哪个诸侯国出了问题,他都要管管。楚庄王十六年,陈国出了问题。陈国君陈灵公行为不端,带着他的两个宠臣孔宁、仪行父与夏姬聚众淫乱。夏姬之子夏徵舒对此深感耻辱,一怒之下杀了陈灵公,自立为君,孔宁和仪行父吓得逃往楚国,向楚庄王哭诉,添油加醋地描述夏徵舒的弑君之罪。楚庄王本就有称霸天下、树立权威之意,听闻此事,觉得这是一个名正言顺干涉陈国内政、彰显楚国影响力的好机会。
于是,楚庄王迅速集结大军,以“讨逆”之名率军杀向陈国。陈国本就是小国,面对楚国的虎狼之师,根本无力抵抗。楚庄王轻易地就攻入陈国都城,抓住了夏徵舒,并将其车裂处死。
楚国大臣们都认为,应该把陈国变成楚国的一个县,楚庄王也颇为心动。顺势将陈国作为楚国的一个县给强占了,楚国群臣都向楚庄王道贺,楚国又增加了一个县。这时楚国大夫申叔时,从齐国出使回来,向楚庄王汇报了出使齐国的情况。
申叔时汇报完工作,准备离开时被楚庄王叫住了,问他:“我楚国又增加了一个县,你怎么也不祝贺我一下。”
申叔时说:“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
楚庄王说:“这么好的事,你不祝贺,是什么缘故?”
申叔时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有人牵牛践踏了他人田地里的庄稼,而田地的主人来了,却把牛抢去居为已有。践踏他人地里的庄稼固然不对,但因此就抢别人的牛,不也很过分吗?”
楚庄王听了,沉思片刻,问道:“那依你之见,我该如何?”
申叔时拱手道:“大王以讨逆之名入陈,如今诛杀夏徵舒,已为陈国讨回公道。若将陈国占为己有,与那夺牛之人何异?以有理攻打陈国,却又贪婪把陈国划为一个县而占有,这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以我之见,不如恢复陈国,另立贤君,如此既能彰显大王仁义,又能让各诸侯国心悦诚服。”
楚庄王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他拍案而起,赞道:“好!申叔时,你说得极是!”
于是,楚庄王放弃了将陈国设为县的想法,派人在陈国宗室中寻找合适的继承人,重新立了新君。陈国上下对楚庄王感恩戴德,周边诸侯国也纷纷称赞楚庄王仁义之举。为楚国日后的霸业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楚庄王十七春天,因郑国与晋国结盟,楚庄王很生气,便率军包围郑国,三个月后攻占了郑国,从皇门进入郑都。郑伯脱了上衣,露出来胳膊,牵着羊欢迎庄王说:“我知道自己有罪,若大王能不灭亡郑国,让郑国像您的属县一样侍奉您,这就是您的恩惠了,我也不敢有别的奢望。”
郑伯言辞恳切,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上。楚庄王看着这般卑微的郑伯,想起之前申叔时的谏言,心中有所触动。他的大臣们纷纷进言:“大王,不可轻易放过郑国,应将其纳入楚国版图。”
楚庄王却摆了摆手,说道:“郑伯能如此谦卑,必定能好好治理他的百姓,我们若灭了郑国,会失了人心。”
于是,楚庄王下令退兵三十里,与郑国讲和。郑国上下对楚庄王感恩涕零,周边诸侯国听闻此事,更是对楚庄王的仁义和大度钦佩不已。楚庄王这一举措,再次彰显了他的霸主风范,使得楚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威望愈发高涨,为楚国在中原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郑国大夫潘尪前来签订盟约,派太子良到楚国做人质。晋国与郑国本是盟国,郑国有难,晋国理当救援。但晋国也怕楚庄王,迟迟不敢派兵前来救援。当晋军前来救援时,郑军已投降了楚国。
主帅荀林父觉得郑已降楚,便想班师回晋。副帅先縠说:“我们是来救援郑国的,哪有半路而回的道理。我们应该到达郑国,才算我们完成了任务。”
荀林父犹豫不决,先縠却擅自率领自己的部队渡过黄河,向郑国进发。荀林父无奈,怕先縠有失,只好下令全军渡河。此时,楚庄王得知晋军已渡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伍参建议与晋军一战,他认为晋军主帅荀林父刚上任不久,难以服众,副帅先縠又刚愎自用,内部不和,楚军定能取胜。而令尹孙叔敖则觉得楚国已与郑国讲和,没必要再与晋军交战,主张退兵。
楚庄王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在这时,郑国派使者前来,称愿与晋军一同对抗楚军。楚庄王听后,心中一动,他意识到这是再次彰显楚国实力、巩固霸主地位的好机会。
于是,楚庄王下定决心,整军备战,与晋军在邲地展开一场大战,晋军大败。楚军紧追不舍,一直打到衡雍才撤军。
楚庄王二十年,因为宋国杀死了楚国的使者,楚庄王大怒,骂到:“这是宋国没把楚国放在眼里,我一定要他付出代价。”
楚庄王率领大军包围了宋都,楚国围困宋都五个多月,宋都城内的粮食都吃光了,人们被迫互换孩子而食。宋国大臣华元心急如焚,决定冒死夜入楚营,面见楚国主将子反。华元见到子反后,坦诚相告:“如今城中已是惨状,可即便如此,我们也绝不投降。若楚国退兵三十里,我们愿与楚国结盟。”
子反被华元的勇气和宋国军民的坚韧所打动,将此事告知楚庄王。楚庄王想起之前在陈国、郑国的仁义之举,心想若此时逼得宋国太甚,恐失天下人心。于是,楚庄王同意退兵三十里,与宋国结盟。宋国上下对楚庄王的宽容感激涕零,周边诸侯国听闻,更是对楚庄王敬佩有加。
楚庄王以仁义之师,恩威并施,使得楚国的威名传遍中原大地,各诸侯国纷纷表示愿意尊楚国为霸主,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鼎盛。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公子审继承君位,就是楚共王。
喜欢话说史记
http://www.c8e.cc/16414/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