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开仓放粮,民心初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汉阳港的汽笛长鸣,如同希望的号角,不仅为这座濒临崩溃的城市带来了十万石救命粮,更彻底撕碎了笼罩在整个云梦旱区上空那厚重无边的绝望阴云。然而,对于安国公次子、此次救灾前线总调度张石头而言,他深知,将粮食运抵灾区,仅仅是完成了整个救灾战役中最“简单”的一步。
接下来,如何将这十万石粮食,公平、高效、且不引发任何混乱地,分发到数以百万计、早已饿红了眼的灾民手中,才是一场更为严峻、也更为考验智慧的“战争”。
他太清楚传统赈灾模式的弊病了。
官府开仓,士绅协助,层层盘剥,克扣成风。一石粮食,从官仓出来,经过胥吏、粮长、甲长等无数双手的“漂没”,最终能有三斗落到灾民碗里,便已是天大的善政。
更有甚者,官绅勾结,以次充好,将霉变的陈粮、甚至掺杂了沙石的糠麸,当作救命粮发放,从中牟取暴利,致使灾民食之病倒,雪上加霜。
而放粮之时,更是秩序混乱,强者多占,弱者受欺。常常会因为争抢,而引发踩踏、斗殴,甚至激起更大规模的民变。
张石头绝不允许,这些沾满了罪恶与腐朽的旧戏码,在自己主持的赈灾中,再次上演。
他要用一种全新的、充满了“格物”精神的、无可辩驳的公正与效率,来为这场救灾,也为安国公府,立下一个足以让天下人都为之信服的……新规矩!
……
龙舟舰队抵达的当夜,汉阳港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张石头没有急于开仓。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让早已随船抵达的、由三弟小山亲自挑选的数十名格物学院算学司的精英学子,以及从青石商会紧急抽调的最可靠的账房先生们,接管了汉阳府所有的户籍黄册。
他们将自己关在临时征用的府衙之内,点着上百支蜡烛,彻夜不眠。
他们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户”为单位,对整个汉阳府及其周边受灾最严重的数十个县镇的灾民,进行一次快速而又精准的……数据普查!
——核对户籍,清点人口,特别是对家中老弱妇孺的数量,进行重点标注。
——评估受灾程度,将灾民,划分为“赤贫(已断粮)”、“次贫(尚有余粮)”、“堪活(有能力自救)”三个等级。
——制作凭证,他们用格物院带来的、简易的木刻活字印刷术,连夜赶印出了数万张盖有“安国公府救灾总署”朱红大印的、带有不同标记的……“领粮券”!
这种领粮券,设计极其巧妙。
不仅清晰地标注了户主姓名、家庭人口、以及其所属的“贫困等级”。
更在券上,用一种只有安国公府核心成员才懂的、由数字和符号组成的“密码”,标注了其每日可领取的口粮份量,以及允许领粮的特定时辰。
……
第二天清晨。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汉阳城时,城内早已设立好的、数十个巨大的“赈灾点”,同时向所有灾民开放。
每一个赈灾点,都由一名格物学院的学子担任“主簿”,负责核对凭证、发放粮食。
由数十名青石商会的伙计担任“司仓”,负责称量、分发。
更有上百名从“以工代赈”工程营中抽调出来的、身强力壮、也对安国公府感恩戴德的民夫,手持木棍,负责维持秩序。
整个场面,虽然人山人海,却不见丝毫的混乱。
所有前来领粮的灾民,都必须手持着昨夜由官府连夜发到各家各户的“领粮券”,按照券上标注的时辰和地点,排成整齐的队伍,依次上前。
“下一位,城东李家巷,王二麻子户,家中五口,两老一小,赤贫,每日可领米三升,麦五升。”
学子高声唱喏,核对户籍与领粮券无误后,便在券上盖上一个“已领”的戳印,并发给对方一个对应数量的竹筹。
王二麻子,这个因为饥饿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几乎快要绝望的汉子,颤抖着双手,接过竹筹,走到旁边的司仓面前。
司仓接过竹筹,看了一眼,便从身后那堆积如山的粮袋中,用标准的量斗,不多不少,不多不少,精准地量出了三升精米和五升麦子,倒入王二麻子那早已破了洞的麻袋里。
“拿好了,大叔。”司仓的声音,响亮而又带着几分同情,“省着点吃,后面的粮食,还在路上呢,饿不死人。”
王二麻子看着袋子里那沉甸甸的、足以让全家老小喝上好几天饱粥的救命粮,这个七尺高的汉子,再也抑制不住,双膝一软,“噗通”一声就跪倒在地,朝着赈灾点中央那面高高飘扬的“张”字大旗,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谢谢安国公……谢谢朝廷……给俺们活路啊……”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无尽感激。
而像他这样的景象,在汉阳城的每一个角落,都在不断地上演着。
数据化管理,凭证领取,定量发放。
这套充满了现代管理学色彩的赈灾模式,以一种无可匹敌的效率和公正,彻底杜绝了传统赈灾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冒领、私吞、克扣、以及争抢混乱的弊病。
它让每一粒珍贵的粮食,都精准地,落到了最需要它的人手中。
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所有灾民一个清晰而又稳定的预期。
他们知道,只要有这张券在,只要遵守规矩。
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就一定能活下去。
这份源于“确定性”的安全感,如同最有效的定心丸,迅速地,抚平了因为饥荒而躁动不安的民心。
……
当然,也有不守规矩的。
一个平日里在城中横行霸道的泼皮无赖,仗着自己有几分蛮力,试图插队,还想多领一份口粮。
结果,还没等他靠近粮仓。
便被那几个早已对他虎视眈眈的、由灾民组成的“民夫护卫队”,一拥而上,用木棍打断了腿,直接扔出了赈灾点。
杀鸡儆猴!
这一幕,让所有还心存侥幸,想浑水摸鱼的人,都彻底熄了心思。
他们知道,安国公府的恩惠,是给守规矩的良民的。
对于那些敢于挑战秩序的败类,等待他们的,将是毫不留情的铁腕!
……
随着首批十万石粮食,在短短三日之内,便被有条不紊地,全部分发到了汉阳府及周边数十万最急需救助的灾民手中。
一场即将爆发的、更大规模的饥荒和民变,被成功地,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飞涨的粮价,应声而落。
恐慌的民心,初步安定。
而安国公张大山,以及他所代表的“格物新政”,也通过这场教科书般的、堪称完美的“开仓放粮”行动。
彻底,赢得了整个云梦地区,数百万灾民的……最高拥戴!
他们自发地,在自家的门前,为安国公,立起了简陋的长生牌位。
每日,焚香叩拜,祈求他福寿安康。
在他们心中。
安国公,早已不再是凡人。
而是,能与天争命,能救苦救难的……在世神明!
http://www.c8e.cc/17536/6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