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腾笼换鸟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大明扶桑省的十月,酷暑的余威仍未完全散去,仍然顽固的笼罩各处岛屿及港口。各处港口中,一队队盔甲鲜明、持枪鹄立的大明士兵。他们面色冷峻看押着黑压压一片、席地而坐、鸦雀无声的人群。
那是难以计数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他们穿着破旧的麻布衣服,眼神空洞,脸上混杂着恐惧、麻木以及一丝劫后余生的茫然。
他们是被大明官方定为“倭人”的四百四十四万余众中的一部分,不久前的血雨腥风里,亲眼见证了十万复国叛军被明军如割草般碾碎、歼灭。
随后两个多月的“清理”和“甄别”,更是如同噩梦。
国安部的密探和明军的执法队拿着名单,逐村逐户地搜查,任何与叛乱有牵连的嫌疑者都被毫不留情地拖走,从此消失。
血淋淋的人头堆成的京观,矗立在每一个主要城镇的入口,无声地宣扬着反抗者的下场和大明皇帝的意志。
死亡的阴影如同跗骨之蛆,缠绕着每一个幸存者。就在他们以为自己也将被彻底“清理”,一道来自遥远北京紫禁城的“恩旨”骤然降临:
皇帝陛下“宅心仁厚”,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特许他们一条活路:离开扶桑,前往北方一个土地肥沃之处重新安身立命。
活路?或许吧!
但没有人知道那所谓的“北方肥沃之地”究竟是何处,等待他们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
他们就像是被洪水裹挟的泥沙,只能身不由己地等待着最终的安排,心若死灰。
就在这时,一支庞大的、前所未见的商队,缓缓驶入了博多港。
为首的几艘巨舰,形制与大明福船、广船迥异,更加高耸的船楼,更加复杂的帆索系统,船首雕刻着独特的六角星与狮鹫混合的徽标。
它们并非大明的制式战舰,却也绝非普通的商船,船体两侧密布的炮窗显示着它们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
最大的那艘旗舰缓缓靠岸,跳板放下。一队衣着奇特、与明军和倭人都截然不同的人马走了下来。
他们大多身着深色呢料长袍或制服,头戴圆顶或宽檐帽,面容轮廓较深,鼻梁高挺,眼神中带着一种历经磨难的坚韧和此刻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审视。
为首者,是一位年约五旬、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目光锐利如鹰隼的男子。
他身披一件绣有繁复金线纹路的黑色斗篷,手中握着一根象牙柄的手杖,步伐沉稳而有力。他,正是一赐乐业国的国王兼大族长,西尔万·沙逊。
西尔万.沙逊踏上码头的木板,目光缓缓扫过眼前那片黑压压、如同待宰羔羊般沉默的倭人人群,又看向远处那些纪律严明、虎视眈眈的大明军队。
他不禁最后深吸了一口这混合着海腥、汗臭和淡淡硝烟味的空气,心中感慨万千,更有一份沉甸甸的、难以言表的庆幸与感激。
庆幸!无比的庆幸!带着无比后怕甚至劫后余生的庆幸!
在当初所谓的“举世反明”浪潮掀起时,新立国的一赐乐业国内部,并非没有不同的声音。
就像千年以来的历史般,有些人身上那种习惯性的背叛故主的潜在传承,似乎又蠢蠢欲动了,催促他们赶紧行动。
这部分人认为,这是摆脱大明控制、谋求完全独立的天赐良机,甚至暗中与某些反明势力有所接触。
但他,西尔万·沙逊,以及族中大多数长老,却凭借千年流散积累下的、近乎本能的政治嗅觉,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危险和不妥。
他们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从大明帮助他们在那片广袤肥沃、却也是四战之地的乌克兰黑土地上立国的那一刻起,一赐乐业国的命运就已经和大明帝国牢牢绑定在了一起!
没有大明坚定不移的支持——政治上支持、经济上的通商、武器上的援助、人口上的输送,乃至一定程度上的军事威慑,他们早已灭国。
他们是刚建立、人口稀少、强敌环伺的小国家,西面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北方的罗刹国、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无一不对这片黑土地虎视眈眈。
一个不慎,国家就会被周围那些恶狼撕扯得粉碎,步上历史上无数次被迫迁徙、甚至濒临灭绝的覆辙!
是大明的强权,为他们羸弱的肩膀撑起了一片生存的天空。背叛大明?那无异于自毁长城,自绝于天地之间!
更何况,西尔万亦曾多次接触到大明烈武帝,他直觉的认为,或许这是一个惊天的布局。
最终,他们顶住了内外的压力,甚至以铁腕手段清洗了国内少数心怀异志者,坚定不移地站在大明一边。
他们不仅拒绝参与任何反明行动,更是在大明平定内外叛乱的过程中,在姿态上坚定的表达了对大明的支持。
他们公开声明,并给大明朝廷发去奏报,表明如若大明需要,他们可以运输物资、开放港口、甚至派兵参战平叛。
当然了,他们的这些动作,都没有得到大明帝国的任何回应,似乎因朝廷混乱而无暇顾及,但也令西尔万等人的信心更足。
现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他们所有的坚持和牺牲,都是无比正确的!他们赌赢了!
大明帝国在这场惊天动地的风波中,不仅没有崩塌,反而以雷霆万钧之势扫清了内外所有敌人,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强大、也更加……危险。
危险是针对那些敌对国家和势力,而一赐乐业是不同的,坚定忠诚的自然会获得回报,他们获得的,是难以想象的丰厚恩赐。
这个收获,仍西尔万和族中号称最最最聪明睿智的长老一起,都没有想过,在梦里都未曾敢想。
这个收获,便是人口!是的,人口,数量惊人的人口,足以改变一赐乐业国弱势地位的人口。
人口!一赐乐业国自建国以来,面临的最大、最致命的短板,就是人口!世界各地流浪的同胞听闻故土新立,确是不远万里、纷纷归来,参战、建设,热情感人。
http://www.c8e.cc/26875/3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