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一从大地起风雷 六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眼看荆州人打过来,成都的东州兵不能动,庞羲又指望不上。刘璋逼的没办法,挑来选去任命赵韪挂帅出击抵挡刘表。赵韪出身巴西名门,世代两千石,当初在中央担任太仓令,刘焉进益州时他和董扶一起辞官追随,算是刘焉起家的班底之一。刘焉死后也是他和益州治中王商合伙拥戴刘璋继位,王商岁数大身体一直不好,益州本土士族里面能信任的就剩下赵韪。
赵韪是这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猛人,拿下的第一个倒霉蛋就是张则,张则糊里糊涂的来,走的却很明白。放下张则不讲,赵韪靠着几千杂兵连战连胜,从巴西一路突进到夷陵,刘表军连着带路党甘宁一起被打跑。
有战功就有话语权,可以预见回成都之后,赵韪一定能越过王商成为益州士族的核心。这一幕可不是刘璋想要的,马上一道继续进军明令发下去。赵韪一看就明白危机来临,要么孤军去打刘表,失败再回去;要么留在巴西永远别回去。
益州人当然有意见,刘璋当然想过有这样的后果,他最擅长和稀泥,只要赵韪不造反就继续和稀泥混下去。还真给刘璋成功混了好几年,你过好日子舒服了,别人心里难受,就在官渡之战爆发那年赵韪实在忍不住,他反了。
赵韪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个益州大族压抑多年的怨恨顷刻爆发。益州各处纷纷响应赵韪,不用多久都成了叛军占领区。刘璋首次面临危局,庞羲不回来赵韪又包围成都,城里的东州兵也不知道可靠不可靠。
这一次危机称得上刘璋的高光时刻,告诉东州人我刘璋是外来户,你们也是外来户,赵韪打进成都肯定要肃清咱们。就算留一条命也不会有过去的地位,益州人翻身农奴把歌唱,咱们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益州人以为胜券在握,赵韪从没说过要清算谁,他单纯的就是想让刘璋承认错误,安心做益州人的傀儡。没料到东州人愿意为刘璋玩命,赵韪会不会清算东州人不重要,东州人觉他会清算才重要,成都决战赵韪失败,逃亡路上被部下杀死。
战后刘璋发扬和稀泥本色,只诛首恶不搞株连,益州人造反轻飘飘放过,同样也没难为巴西赵氏。和平时期这样做无可厚非,战乱时代就指望大搞株连好从中得利,东州人出力死战一点好处没捞到。
单纯向本土示好也就罢了,问题在于刘璋谁都不敢信任,既怕东州人借势做大,又怕益州人不领情。刘璋还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提拔益州寒门出身的张任,巴西小豪强黄权、广汉小豪强王累等人在幕府担任要职。
没有曹操那个本事非要学人家走钢丝,没有借机会大搞株连打击益州人的势力,在本就处于崩坏时又引入第三股势力,等于公开和俩派唱对台戏。两件事加在一起,不但触碰了东州人的底线,同时也把益州高门彻底推到对立面。
益州没经历过重大战乱,本地士族没有受到过打击,东州人手握重兵都不能完全压制本地士族,处在夹缝中的寒门不具备发展壮大的环境。提拔寒门制约只会乱上加乱,搞的东州人不高兴益州人心里也冒火,刘璋陷入两面不讨好还没有自身的势力的窘迫境地。
和稀泥总有个头,锅的空间有限,扬汤止沸迟早冒出来,翻锅之后一地鸡毛,除了你刘璋有好日子,其他人谁都得不到好。东州人和益州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动了换人的打算。
刘璋看得出来,孤家寡人的日子不好过,便放眼外部寻找助力,趁着赤壁之战派张松去荆州面见曹操探探口风。最后一块停车楔子抽出,历史的车轮开始缓缓滚动。
刘璋和关中军阀一样,不到最后关头不可能投降,张松来一趟无非做个样子,借助外部威势压制内部反对的声音。
这一点曹操心知肚明,所谓天下大势不可逆,眼看统一在望正值曹操人生巅峰时刻,不可能给一个割据军阀做陪衬。曹操姿态摆的很高,礼数也不算周全,简单几句交谈过后只授予张松一个县令。
不是说县令不好,给什么官丞相说了算,问题出在张松的哥哥张肃身上。张家两兄弟外貌差距极大,张肃天生一副美浓髯,人称“相貌伟岸,气度威严”,而张松的风评则却是“为人短小,不治节操”。
要说形象好气质佳确实占便宜,一年前张肃以益州别驾身份出使曹操。曹操极为欣赏张肃,一见如故奉为上宾,先拜张肃丞相军谋椽,等送别时又上表皇帝拜张肃广汉太守。分别时曹操依依不舍,送出很远才作罢。
张肃的身份等于丞相幕府官外派地方太守,回到益州不方便继续担任刘璋的别驾,张松就接替哥哥升任益州别驾。
不说张肃出使之行何等荣耀,就说亲兄弟以同样的身份出差,授哥哥太守高官,弟弟才给个县令敷衍,这不是公开埋汰人吗?
张松没脸回家乡见父老乡亲,跟着南征部队走到荆州便赖着不动,托关系走后门想着能有个转圜。曹操始终爱搭不理,等到赤壁战败再想修复关系张松已经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松跑回益州见到刘璋,第一句话就是曹操这个人品行忒坏,活该赤壁战败,眼下他逃回北方想管益州有心无力。不过主公别上火,我张松不是白跑一趟,说着话抬手一指:主公您向东看。
现在荆州话事人是刘姓同宗,重点不在同宗,刘表也打过益州的主意,重点在于这个同宗不一样,是个很能打的仁义君子。仁义不用多废话,他和曹操打了这么多年,没灭亡不说还占有荆州,单这一点就说天下谁能比。
这个外援看起来比曹操靠谱,刘璋决定派张松再跑一趟。刘璋不知道的是,张松出门就去找法正。三辅系一直不得志,选择和益州本地士族相互照应,法正的心思很多人益州本地士族都知道。
张松心里算过账,本来名声就不好,出使回来彻底臭大街。与其在刘璋手下丢人一辈子,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趁着自己还是别驾,换个领导来场从龙之功洗刷耻辱。
法正和张松一拍即合,两人商量一阵张松看出来对方有些犹豫,开口直接就问,换领导是好事你还犹豫什么?法正没有隐瞒,这事关键不在换领导,关键在咱不能换了就完事,利用益州统一天下才是谋臣志士该琢磨的。
这话讲完张松吓一愣,你法孝直野心真大,居然想这么远。不瞒你说我张松也想过,而且《隆中对》就是现成规划。
法正摇着头说道,问题就在《隆中对》上,《隆中对》仅仅是个指导规划,没有细节进行起来时间漫长,说不上会耽误大事。巧合的是,兄弟我有细节而且可行性很高,但是和拿下益州有冲突。
这样吧,先把我的细节讲给你听,然后你去荆州该怎么办怎么办。咱们一颗决心两手准备,两手都抓两手都硬,至于怎么选择交给荆州方面。
张松在荆州谈的不错,刘备表示愿意全力支持,至于怎么支持法就看张松回去怎么办。
张松回来告诉刘璋,刘备是个大好人不假,奈何他手头兵力不足,没法及时打一场胜仗。没有耀眼的战绩怕震慑不住益州人,最好是益州出兵和刘备共同作战。一方面打出成绩回来好宣传;另一方面也算卖刘备一个人情。
当然不能派出东州大佬,也不能派益州实力派,原因很简单:共同作战容易产生战友情谊,肉包子打狗倒不怕,就怕变成二五仔来个里应外合。
人选就是现成的,张松力主派出东州军实力最弱的三辅系。娘不疼舅不爱留在成都吃白饭,撵出去反倒是好事,就算有二心也翻不出多大浪花。
三辅派和益州本土纠葛不清,你说翻不出浪花刘璋可不敢相信。反正刘备说支持我,派兵的事就先缓一缓,事情就这么拖延下来。等到关中之战打完,曹操撤走刘璋却慌了。
借着打张鲁的名义,顺道逼反关中这是多完美的谋略,迅速平定关中形势一片大好,曹操怎么走了?说是去对付孙权,可是孙权什么斤两大家都清楚,孙权打下淮南也守不住,你有必要急着回去防御吗?
打完关中却不打张鲁,不来个一勺烩太反常了?怪异之处还在张鲁不吭声,就跟关中之战没他事一样,不得不让人怀疑曹操和张鲁达成协议。张鲁和刘璋之间的仇恨不共戴天,曹操选择了张鲁那就等于抛弃刘璋。
米贼没有后顾之忧还能得到曹操的援助,手底下人各个琢磨算计我,我一个孤家寡人才是真正的娘不疼舅不爱。我知道《隆中对》也明白都惦记益州,奈何家里全是二五仔,张鲁拿下益州我小命铁定没!相比而言还是找刘备靠谱,起码他还得顾及仁义名声吧。
喜欢汉末小人物
http://www.c8e.cc/28010/3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