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父亲的忏悔
推荐阅读:
我在异界有座城
废武魂?我,逆天进化,震惊世界
雷霆圣帝
我刚换麒麟肾,你们就要跟我退婚?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血脉剑神
不从圣
诸天之笑傲第一剑
玄幻:遇强则强,我的修为无上限
一票人都有金手指,那我干嘛?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深圳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病房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像被剪碎的旧时光。林建国躺在病床上,身上盖着浅蓝条纹的薄被,手背上还留着输液针孔,皮肤松弛得像泡过温水的棉纸——那些曾在他手臂上蜿蜒的透明纹路,如今只剩几处淡青色的痕迹,像退潮后留在沙滩上的水痕,提醒着不久前那场几乎吞噬他的意识危机。林默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指尖还残留着刚削完苹果的果香。他看着父亲缓缓抬起手,那只手曾在他小时候教他修收音机时格外有力,能精准地捏起比芝麻还小的电阻,此刻却颤巍巍的,花了半分钟才握住他的手腕。掌心传来的温度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挣脱的执拗,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像是怕一松手,就再也抓不住什么。
“小默,对不起。”林建国的声音比上周沙哑了些,却更清晰,每一个字都像从喉咙深处滚出来,带着铁锈般的沉重,“一直瞒着你,关于你妈妈,关于陈志远,关于……那些被我藏在记忆里的烂事。”
林默的喉结动了动,把削好的苹果放在床头柜的瓷盘里。盘子是医院的标配,边缘有一道细小的裂痕,他记得上周来的时候,父亲还因为这道裂痕发脾气,说“连个完整的盘子都没有”,此刻却连看都没看。他把一直揣在口袋里的U盘掏出来,金属外壳被体温焐得温热,放在父亲床头时,发出轻微的“嗒”声,在安静的病房里格外清晰。
“爸,我都知道了。”林默的声音很轻,目光落在U盘上,那里面装着陈志远的意识数据——上周他在意识迷宫里找到陈志远时,对方的意识碎片像破碎的玻璃,映出的全是过去的恩怨:二十年前实验室里的争吵、父亲偷走记忆编码核心算法的背影、母亲为了保护数据被迫删除自己部分记忆的眼泪……可现在,这些碎片似乎都沉淀了下来,“陈志远的意识在里面,我们已经联系了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团队,他们说有希望帮他恢复完整意识。”
林建国却缓缓摇了摇头,眼睛里的光暗了暗,又很快亮起来,像是透过云层的阳光。“不用了。”他喘了口气,指节轻轻碰了碰U盘,像是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他刚才在意识迷宫里跟我说了很久——你知道吗?我被困在里面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当年怎么抢他的算法,怎么逼你妈妈改程序,可他却在帮我梳理意识碎片。他说……他已经厌倦了复仇。”
林默愣住了。他想起第一次在监控里看到陈志远的意识影像,对方的轮廓总是带着尖锐的棱角,像裹着一层冰,此刻父亲的描述里,那层冰似乎化了。他俯身靠近父亲,想听更清楚些,阳光刚好落在父亲的眼角,那里的皱纹被照得格外分明,藏着几十年的愧疚。
“他说,当年我们一起做记忆编码研究,本来是想帮那些记不住孩子名字的老人,帮那些因为事故失去重要回忆的人。”林建国的声音慢了下来,眼神飘向窗外,仿佛能看到二十年前的实验室,“可后来我贪念起来,想把技术卖给军工企业,他不同意,我们才吵翻的。这些年他盯着我,恨我,其实是恨我们把当初的初心丢了。”
他顿了顿,咳嗽了两声,林默赶紧递过水杯,吸管碰到父亲嘴唇时,他看到父亲的手又颤了一下。“他让我用记忆编码技术,去帮那些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这句话说出来时,林建国的眼睛里有了湿意,“就像我当年想帮他一样——他说,与其让技术用来记恨,不如用来记住爱。”
病房门被轻轻推开,苏雨晴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蓝色封面的报告,封面上“记忆修复基金可行性方案”几个字用烫金字体印着,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她身上还带着外面的风,衣角沾了点桂花的香气——住院部楼下的桂树开了,上周还只是零星几朵,此刻已经能闻到淡淡的甜香。
“林叔,林默。”苏雨晴把报告放在床头柜上,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董事会上午开了会,全票通过了这个方案。我们将成立‘记忆修复基金’,首期投入五千万,用陈志远的意识数据完善记忆编码技术,专门针对阿尔茨海默症、脑外伤后遗症患者的记忆修复。”
她蹲下身,看着林建国,语气里带着难掩的欣喜:“而且,我们和神经科的团队一起分析了林阿姨当年留下的记忆清除程序——你知道吗?她在程序底层加了一道保护机制,能识别异常的意识篡改指令。我们可以把这个机制改良成‘记忆保护程序’,以后不仅能修复记忆,还能防止别人恶意篡改意识数据。”
林建国的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先红了眼眶。他想起妻子当年躲在书房写程序的样子,那时她怀着林默,总是半夜起来查资料,台灯的光映在她脸上,她说“建国,这个程序一定要加保护,万一以后有人用技术害人呢”,他当时还嫌她多事,说“哪有那么多坏人”,现在才知道,她早早就想到了未来的风险,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他们想守护的东西。
林默走到窗边,推开了半扇窗户。深秋的风带着桂花的香气吹进来,拂过他的脸颊。楼下的草坪上,有个老太太在护工的搀扶下散步,手里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嘴里反复念叨着“阿明,今天天气好”,护工轻声说“阿姨,我们明天去看阿明好不好”——那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日常,忘记了很多事,却没忘记心里最重要的人。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深圳湾,下午四点多,太阳开始西斜,把海面染成了金红色。远处的写字楼渐渐亮起灯光,先是一两盏,然后是一片,最后整个湾区的霓虹都亮了起来——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钻,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他觉得冰冷。
他想起上周在意识迷宫里看到的母亲影像,她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手里拿着一份程序草稿,笑着说“小默以后一定会理解我们的”;想起父亲刚才握着他的手时的颤抖,那里面有愧疚,有后悔,更有重新开始的勇气;想起陈志远在意识碎片里说的“记住爱比记住恨更重要”——原来记忆从来都不只是过去的痕迹,不是用来囤积仇恨的仓库,而是用来指引未来的灯,是让我们知道该守护什么、该坚持什么的坐标。
“小默,”林建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比刚才有力了些,“等我出院,能不能带我去看看你妈妈的墓地?我想跟她说说话,说我们终于把技术用对地方了。”
林默转过身,点了点头。他看到父亲的眼睛里,此刻映着窗外的霓虹,那些灯光在他眼里流动,像跳动的希望。床头柜上的U盘还放在那里,金属外壳反射着灯光,像是在呼应着这份希望。苏雨晴正低头看着报告,指尖在页边空白处写着什么,侧脸被阳光照着,显得格外认真——那是他们共同的未来,是用过去的遗憾、现在的忏悔和未来的坚持编织起来的。
护工推着治疗车走进来,准备给林建国换药。她拿起床头柜上的苹果,笑着说“林叔今天气色好多了,苹果要多吃点,补充维生素”,然后熟练地把药瓶打开,针头刺入输液管时,林建国没有像上周那样皱眉,反而看着护工手里的苹果,轻声说“姑娘,能不能帮我切一小块?我想尝尝”。
林默看着父亲小口咬着苹果,嘴角带着一丝久违的笑意,突然觉得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想起小时候,父亲第一次带他去深圳湾,那时他才五岁,手里拿着风筝,父亲把他举过头顶,让他的手能碰到风。那时的深圳湾还没有这么多高楼,海水很蓝,风筝飞得很高,父亲笑着说“小默,以后我们要做让别人记得住的事”——现在,他们终于要做到了。
苏雨晴把报告递给林默,上面有几处手写的批注,是她刚才加上去的:“建议优先帮助贫困患者,联合社区医院建立筛查点”“林阿姨的保护程序可申请专利,防止技术滥用”。林默看着这些批注,抬头看向苏雨晴,对方冲他笑了笑,眼神里有默契,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傍晚六点,深圳湾的霓虹完全亮了起来。海面上有几艘渔船缓缓驶过,船头的灯像星星一样,在水面上留下长长的光带。病房里,护工已经换完药离开,林建国靠在枕头上,手里拿着U盘,眼睛闭着,像是在休息,又像是在和陈志远的意识对话。
林默走到床边,轻轻把父亲手里的U盘放好,盖好被子。他看着父亲眼角的皱纹,看着床头柜上母亲的旧照片(那是他上周带来的,照片里母亲抱着刚满月的他,笑得很温柔),看着窗外流动的霓虹,突然明白:有些记忆会褪色,有些恩怨会消散,但那些关于爱、关于初心、关于守护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它们会变成指引未来的光,照亮每一条前行的路。
风又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桂花的甜香,也带着深圳湾的潮气。林默深吸一口气,心里很平静,像此刻的海面。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完善记忆修复技术、建立基金、帮助那些需要的人……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觉得沉重,因为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父亲、苏雨晴、陈志远的意识,还有母亲留下的技术,都在陪着他,一起走向那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窗外的霓虹依旧闪烁,这一次,每一盏灯都像是在微笑。
http://www.c8e.cc/31904/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