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1979戏梦人生 >第64章 给八十年代的人一点小品震撼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64章 给八十年代的人一点小品震撼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演员不演戏的时候,到底在干什么?

  如果让前世的钟山回答这个问题,那他大约会说,不演戏可能在找机会,可能在轧综艺,可能在搞投资,甚至可能在准备润出去信耶稣,但总结起来基本就是搞钱,搞人,搞事业。

  总之主打一个朴实无华且枯燥。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话剧演员来说,生活就真的枯燥起来了。

  至少对于人艺的演员们来说,没戏演的时候,他们要么在排练厅参与排练,要么就是四处找地方练形体、练发声,最次也是去阅览室读书看报。

  或者干脆捧一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增长一下演员的自我修养。

  钟山找到杨立辛的时候,对方正在读剧本。

  “忙呢?”

  杨立辛偏头一看是钟山,立刻把手里的剧本放下了,咧嘴笑道,“不忙不忙!联欢会没我的事儿,有什么可忙的?”

  钟山根本不信。

  跟杨立辛打交道这么长时间,他早就发现了,这个平时笑嘻嘻的同龄人,实际上私底下是个卷王。

  当初排练《法源寺》,除了谭宗尧排练得多,就属串场子的杨立辛最辛苦,可饶是如此,每每结束排练,偷偷留下加练的人里永远少不了他的身影。

  他打量了一眼剧本,是曹宇的《日出》。

  这可是院里今年要复排的戏,导演是刁光谭。

  “说说,刁院长安排你演谁啊?”

  杨立辛一看瞒不住钟山,也不藏着掖着了,“院长让我演方达生。”

  “嚯!主角啊!”

  钟山挑挑眉,“你这算是飞黄腾达了吧,来人艺四五年,就站到当间了,厉害!”

  “嗨!要不是您推荐我演《法源寺》!我哪能有这机会?”

  杨立辛嘴上谦虚了一番,但是眼神里还是掩藏不住对这番恭维的受用。

  23岁能够站在人艺的舞台中央,毫无疑问,他确实属于佼佼者了。

  君不见27岁的朴存昕要不是演了《夕照街》,连台词还没混上呢!

  “那么,主角同志,有没有时间来给我们剧本组帮帮忙呀?”

  “帮忙?帮什么忙?”

  “联欢会啊,演个小品。”

  杨立辛自然也不知道小品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身为演员,钟山一提点,他立刻就明白了。

  “您这小品,有剧本了吗?”

  钟山点点头,掏出剧本,笑道,“巧了,我这部小品,就叫《主角与配角》。”

  杨立辛迫不及待地接过剧本,扫了一眼剧情,顿时乐不可支。

  “哈哈!抢戏,换角色,这玩意儿有意思。”

  作为一个演员,角色转换和身份形象的考虑,毫无疑问是他们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个剧本,凭什么这个角色他行我不行?优秀的演员很多时候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而这个《主角与配角》的小品,恰恰就拿着这个敏感点抖开了包袱。

  十几分钟的小品剧本短小精悍,杨立辛从头到尾通读一遍,笑声就没停过。

  等放下剧本,杨立辛眼睛都亮了,“神了,真是神了!您这么好的剧本,这么短的时间,我觉得表演的张力比咱们平常演话剧还厉害!”

  “敢不敢演?”

  “敢!这么好的剧本,谁不演谁是孙子!”

  杨立辛一口答应下来,旋即追问道,“那我是演‘配角’还是‘主角’?”

  “主角!”钟山所说的主角,自然就是前世朱世茂出演的那个角色。

  “那您这配角找谁搭?”

  “没想好,反正得找一个演技好,有喜剧感,最好是能演出坏人的滑稽感的。”

  钟山自然想找陈小二,不过人艺当然没有,此时的陈小二还在八一厂拍电影呢。

  杨立辛眼睛一转,“任保贤老师怎么样?就是《茶馆》里演小刘麻子的。”

  钟山一想,确实挺合适。

  这位任保贤算是人艺众多演员中少有的形象亦正亦邪的种类,前世钟山就看过他表演的《哗变》,形象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可在《茶馆》里,偏又能把“小刘麻子”一个不学无术的流氓形象表演得入木三分。

  从戏路上来说,任保贤跟后来加入人艺的冯远争颇为相近,甚至俩人面相都有几分雷同。

  眼看钟山点了头,杨立辛立刻拽着他,迈步去找任保贤。

  找到任保贤的时候,此君正在排练厅里耍剑呢。

  排练厅里此时聚集着不少人,大家都是各准备各的东西。杨立辛看到任保贤身段大开大合,不敢近身,在旁边白话道,“任老师!别耍了别耍了!够贱了!”

  任保贤充耳不闻,依旧耍到最后。

  挽了一个剑花,寒光闪过,宝剑归鞘,他才捏着兰花指,吊着嗓子斥道。

  “说谁贱呢!说谁贱呢!咱这是排节目!”

  钟山当时就笑了,眼看这位的即兴娘娘腔表演,就明白这位也是个乐子人。

  “啊?您有节目了?”

  杨立辛猛拍大腿,一脸痛惜,“可惜啊!我们这么好的剧本,您错过了,哎呀呀,要不我……”

  “等会儿!什么剧本?”

  任保贤一听这俩字,来了精神,凑过来拽住作势要走的杨立辛,又跟钟山陪了个笑脸。

  “钟编剧,你写的剧本?”

  “是,这不是搞联欢会嘛,写了个小品。”

  “小品?”任保贤皱眉,“那是什么?”

  “嗨!您老外了吧!”

  半小时前才学到新知识的杨立辛现学现卖,跟任保贤一通解释,钟山则是直接把小品剧本递了过去。

  “任老师您看看,给我们剧本组帮帮忙!”

  仨人蹲到排练室的角落,任保贤接过剧本,刚看了一页,就忍不住哈哈笑出声来。

  这一笑不要紧,排练室的人都扭头望着看,任保贤赶紧闭上嘴,拽上俩人赶紧逃跑。

  地方换到了剧本组办公室,任保贤读完剧本,直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说,你这小品这么有意思,就不怕把咱们台底下的同志们给笑抽过去?”

  这年头是这样的,哪怕喜剧,也要讲究幽默的分寸感和高级感,毫无顾忌的大笑似乎都是政治不正确。

  不过钟山并不在乎,“内部活动,又不公开,再说了,大过年的,还不许笑笑了?”

  “嗯!是这个理!”

  任保贤看看一旁的杨立辛,“他演‘主角’,我是‘配角’?”

  杨立辛笑道,“实际上这小品里,您才是主角。”

  这一番哑谜打完,办公室里五个人都笑了。

  确定了剧本、人选,紧接着就是排练。

  为了保密起见,俩人干脆天天跑到剧本组办公室练,小品虽然没有导演,但大家都是专业演员,舞台走位都烂熟于心,对了五六天台词,就磨合得接近完美。

  然后就是搞服装道具了。

  这事儿也难不倒钟山,他跑去装置组找到老关系杜二爷,凭着杜二爷的门面和自己的名声,愣是从服化组薅到了一件八路军服,一件绸缎小褂,再配上一把仿真的道具枪,这就算是齐活了。

  一月下旬,排演一个月的《伊索》正式结束演出,春节之前人艺的演出算是彻底收官了。

  按照惯例,此后几天首都剧场都会留给各机关单位和企业搞迎新活动,至于人艺自己的迎新活动,此时也终于要上马了。

  立春这天是腊月十九,燕京人艺的迎春联欢会在三楼宴会厅如期举行。

  剧本组的三人来到宴会厅的时候,这个平日里寂静无声的地方此刻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穹顶上的吊灯全部亮起,把偌大的空间照得宛如白昼,周遭的帷幕拉起,显得格外温馨。

  环绕会场的暖气片不知道开了多久,早已把高耸的宴会厅烘烤得暖热。

  还未开场,宴会厅里已经是欢笑声不断。

  舞台上的灯光亮起,台下一排排的桌椅上已经摆满了炒瓜子、砂糖橘、花生仁儿。

  不少职工都是全家出动,连带着孩子们也一起带来,小孩子们甩着拨浪鼓,如泥鳅般四下乱窜,洒下一地的笑声,大伙儿吃着零嘴儿喝着茶,气氛热络非凡。

  果不其然,这场内部活动也有一些熟悉的面孔出现。

  之前来看法源寺内部演出的邓大姐、卓大姐都坐在前排的椅子上,曹宇、刁光谭等人陪在旁边,燕京市的几个头头脑脑也从旁列席。

  内部联欢嘛,自然少不了“年终总结”。

  “整个1979年,人艺复排、新排话剧8种,其中《茶馆》、《法源寺》、《王昭君》等剧目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我们还跟外国友人开展了友好合作……”

  舞台上的曹宇拿着话筒看看台下,“接下来,人艺会继续传承经典剧目、创作新话剧,此外,我们还计划走出国门,去欧美、去香江访问演出,把优秀的话剧表演带给全世界!”

  “好啦!我就说这么多,今天是迎新联欢,大家吃好玩好,我跟大家一起看演出!”

  一番讲话,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尤其是听到有机会出国演出,大家伙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演出马上开始,由于都是内部职工,有些节目也颇为随意,但毕竟上台的都是熟面孔,所以哪怕演得有问题,也总能让大家会心一笑。

  几个节目过去,终于到了剧本组。

  台上报幕的是之前在法源寺演过慈禧的吕衷。

  她穿着一身闪亮亮的旗袍,笑盈盈地说道,“下一个节目,由剧本组创作,杨立辛、任保贤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

  话音刚落,场内响起了善意的、惯常的掌声。

  大伙一边鼓掌,一边交头接耳,都在互相询问,什么是小品。

  率先上来的是剧本组的三个人,仨人都是便装,上台来了一段三句半。

  蓝因海:“联欢晚会真好看!”

  梁秉鲲:“唱歌跳舞不稀罕!”

  钟山:“啥都不会怎么办?”

  三人:“完蛋!”

  台下顿时一阵哄笑。

  蓝因海:“剧本组里没才艺!”

  梁秉鲲:“写段小品找人替!”

  钟山:“小品其实是喜剧”

  三人:“我们仨啊——下台看戏!”

  说罢仨人鞠躬径直下台,台下已经是一片笑声。

  就在这笑声之中,一副桌椅搬到舞台一侧。

  灯光下,杨立辛跟任保贤登上舞台。
  http://www.c8e.cc/33885/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