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第432章 货币革命,银元通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32章 货币革命,银元通行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新历三年,腊月。

  年关将近,洛阳城内本应是一年中最具烟火气的时节,市井喧嚣,商旅云集,采买年货的人流摩肩接踵。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景象之下,一场无声的混乱与摩擦,却几乎发生在每一次交易之中。

  南市一家绸缎庄前,一位从淮南来的客商,指着一匹标价“五贯”的蜀锦,与店主争得面红耳赤。

  “五贯?你这‘贯’是开元通宝,还是那劣质的董卓小钱?亦或是前朝那轻飘飘的‘直百五铢’?”客商从褡裢里掏出几串形制、重量、成色各异的铜钱,哗啦啦地摊在柜上,“若是开元好钱,我认!若是这些杂七杂八的玩意儿,你这价,得再议!”

  店主也是一脸无奈:“客官,如今市面就是这样,谁也不知道明天哪种钱更‘硬挺’。您这些钱,我得一个个看,掂量成色,估算市价,这五贯,还真不好说是多是少!”

  类似的场景,在帝国的每一个集市、每一家店铺门前,几乎每日都在上演。自汉末以来,政权更迭,军阀割据,各地滥发货币,董卓小钱、蜀汉直百、东吴大泉……各种劣质、不足值的钱币充斥市场,加之前朝官铸的开元通宝、半两、五铢等旧钱仍在流通,导致货币体系极度混乱。民间交易,不仅要以“贯”、“文”计价,更需辨别钱币种类、成色、重量,耗时耗力,纠纷不断,严重阻碍了商业流通,也给了奸商猾吏上下其手的空间。

  这股“钱荒”与“钱乱”的暗流,早已引起了林凡和监国议会的密切关注。

  **帝国银行,应运而生**

  腊月初八,监国议会经过数月的激烈辩论与周密筹备,一项关乎帝国经济命脉的重大决策,终于在林凡的强力推动下,得以颁布。

  明理殿内,新任的“经济尚书”(由糜竺转任,原财政商贸职能整合提升)朗声宣读《统一币制令》与《帝国银行章程》:

  “即日起,设立 **‘帝国银行’** ,总行设于洛阳,统辖天下货币发行、金银兑换、国库收支、官款存贷事宜!”

  “废止一切前朝旧钱、割据伪钱之法定流通地位!限期一年,由帝国银行各州县分号,按《新旧钱币兑换比率表》进行回收熔毁!”

  “发行新朝法定货币——**‘龙元’**!”

  他展示了新币的样币。那是一种机制银币,直径约一寸,厚度均匀,边缘带有规整的齿纹(防剪边)。币面正面,是一条环绕日轮、栩栩如生的五爪蟠龙,上有“新历龙元”四个楷体阳文;背面则是交叉的稻穗与齿轮图案,象征农本与格物,中间标明币值“壹圆”。银币做工精湛,图案清晰,难以仿制。

  “龙元”并非单一币种,而是一个体系:

  * **主币:壹圆龙元**,法定含银七钱二分,银九铜一,成色、重量皆有严格规定。

  * **辅币:** 另有**伍角**(半圆)、**贰角**、**壹角**三种银辅币,以及**拾文**、**伍文**、**壹文**三种铜辅币(圆形方孔,但规格统一),构成完整的兑换体系。

  “龙元银币及所有辅币,皆由格物院‘精密所’设计监制,帝国银行直属造币厂统一铸造,严禁地方及民间私铸!凡伪造、变造新币者,依《新律》‘扰乱金融’罪,处以极刑!”

  法令一出,朝野哗然。支持者欢欣鼓舞,认为此举将终结数百年的货币乱象;反对者(尤其是那些囤积居奇的钱商和习惯从中渔利的小吏)则暗中叫苦,试图寻找漏洞;更多的百姓和中小商人,则在观望与疑惑中,等待着新钱的实际效果。

  **新旧交替,阵痛难免**

  帝国银行总行,设在洛阳皇城东侧一座新建的、风格沉稳坚固的石质建筑内。首任银行总督,由一位以精于计算、作风严谨着称的原竟陵系文官**刘烨**担任。他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货币改革能否成功,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新朝信誉。

  兑换工作启动之初,混乱与阻力如期而至。

  在各州县设立的银行分号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手持各式各样的旧钱,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兑换。银行吏员需要按照复杂的《兑换表》,根据旧钱的种类、磨损程度,折价兑换成新的龙元。过程缓慢,怨言四起。

  “我这可是上好的开元通宝!怎么只能换八角龙元?”

  “我这串钱里混了几枚董卓小钱怎么了?你们也太较真了!”

  甚至有地痞无赖受人指使,在兑换点前故意寻衅滋事,散布“新币含银不足”、“朝廷要借此搜刮民财”的谣言。

  而那些传统的钱庄、票号,更是感受到了致命的威胁。他们的业务核心,便是利用各地银钱成色、汇率的差异进行套利,如今朝廷统一币制,他们的生存空间被极大压缩。洛阳西市最大的“通源钱庄”东家,在密室内对着几个同行哀叹:“朝廷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以后这钱息、汇水,还怎么赚?”

  更棘手的是,民间对新货币的接受需要过程。尽管朝廷严令税收、官俸、军饷一律使用龙元结算,但在民间交易中,许多人依旧习惯性地怀疑新币的价值,尤其是一些偏远州县,旧钱的流通依旧顽固。

  刘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一方面严令各地分号,必须严格执行兑换标准,确保新币信誉,对造谣生事者,联合刑部坚决打击;另一方面,他请求议会协调,要求各州郡县官府,在征收田赋商税时,必须带头并鼓励百姓使用龙元缴纳,并给予微小优惠。同时,帝国银行开始尝试性的对信誉良好的官方工坊、大型商队提供小额贷款,但只发放龙元,以此推动新币的流通。

  **基石初奠,利通天下**

  尽管困难重重,但统一、精美、价值稳定的龙元,其优势还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是商业效率的提升。来自江南的丝绸商和来自北地的毛皮商在洛阳交易,不再需要带着沉重的、成分复杂的铜钱,或者聘请专门的师傅鉴定银锭的成色。他们只需要清点龙元的数量即可,交易变得简单、快捷、可靠。糜竺旗下的商队率先全面使用龙元结算,其物流和账目管理的效率显着提高。

  其次,是朝廷治理的强化。税收统一用龙元计量和上缴,使得中央能够清晰地掌握各地的财政状况,极大地减少了地方官吏在税收环节贪污、挪用的空间(虽然无法根除,但难度大增)。国库的收支也变得一目了然。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虽然兑换之初有些麻烦,但一旦手中握有那枚枚图案精美、重量实在的龙元,心中的踏实感是以往那些良莠不齐的杂钱无法比拟的。一个农夫出售粮食,拿到的是实打实的龙元,而不是需要反复估值的旧钱,这本身就是一种保障。

  腊月二十,林凡身体已然康复大半,他在刘烨的陪同下,微服参观了帝国银行总行的金库(新建的、具有初步防火防水功能的地下库房)和忙碌的兑换大厅。看着那一箱箱被回收等待熔毁的杂乱旧钱,以及另一侧码放整齐、银光熠熠的新铸龙元,林凡对刘烨说道:“看见了吗?这不仅仅是钱的更换。这是在为帝国的经济,铺设一条平整、坚固的轨道。只有轨道平整了,商业的列车才能跑得更快、更稳。”

  他拿起一枚壹圆龙元,在指尖摩挲着那清晰的齿纹和图案,目光深邃:“这只是第一步。未来,帝国银行的职能还要拓展,存款、贷款、汇兑……甚至,当我们的黄金储备足够,当格物院能提供更精密的防伪技术时,我们还可以发行更方便的**纸币**……要让这龙元,不仅流通于帝国境内,更要随着我们的商船舰队,成为万邦贸易的基准!”

  货币革命,银元通行。

  一场席卷帝国的金融风暴已然掀起,它涤荡着旧时代的积弊,虽然伴随着阵痛,却无疑为这个新生的帝国,注入了又一股强劲而有序的活力。经济的血脉,正在被重新梳理,变得前所未有的通畅与有力。
  http://www.c8e.cc/36719/5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