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最终是元始天尊借机出手,将云霄**。

  种种迹象表明,

  这位圣人与截教之间的关系,并不像阐教与佛门那样势不两立。

  事实上,不久前他去碧游宫时,

  通天教主的反应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昔日封神量劫的起因,主要在于我与元始的道统之争。”

  “为此我离开昆仑山,放弃三清之名,到东海另建道场。”

  这是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对许林所说。

  “至于老子师兄,起初还主张三清一体,试图缓和我们的矛盾。”

  “等到矛盾无法解决时,他才选择偏向元始。”

  “对此我虽有不满——但如今想来,也是因为当时截教势力太强,业力难以化解。”

  通天教主这般感慨。

  封神时期,截教正处于鼎盛,

  是名副其实的三界第一大教。

  那时截教**,包括通天教主本人,行为作风都很张扬。

  直白地说,当时的截教行事十分霸道。

  而奉行无为清净之道的老子,

  选择支持元始天尊,其实并不奇怪。

  因此,通天教主虽然对老子有所不满,却也能理解他的立场。

  尤其是在许林出现后,通天教主看到了截教复兴的希望,

  也意识到自己与这位大师兄之间并无根本冲突。

  正因如此,许林才会来到这里。

  正如他所说,他是来结束封神恩怨的!

  而他手中的渔鼓,正是他能代表截教、代表通天教主的凭证。

  太上老君自然明白其中含义。

  所以他没有因为许林年纪轻、修为低而看轻对方,只是平静地望着这个年轻人。

  显然,他在等待对方接下来的话。

  “大师伯想做李聃之事,想必阐教那位圣人还不知道吧?”

  许林直接说道。

  他称呼太上老君已从最初的“太清圣人”变成了更亲近的“大师伯”。

  许林清楚,这位李聃将来会成为人间圣贤,其创立的道家思想将成为人镞文明的重要基础。

  这意味着什么?

  这分明是要效仿阐教传授“礼法”,在人间传播人教的道统。

  要知道,老子所立的大教本就是以教化人镞为基础的“人教”。

  在人间传播道统,正是践行圣人之道的表现。

  如果这次计划成功,这位太清圣人的大道必将更进一步,人间气运也将大幅偏向人教。

  对阐教来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这也是许林有信心与老子商议的第二个原因。

  他确信,老子与元始天尊的关系绝不像表面那样和睦。

  “元始师弟确实不知道。”

  太上老君坦率说出,没有隐瞒。

  事实正如许林所料。

  对于元始天尊与阐教,太上老君心中早有不满。这位主张“太上忘情”的圣人,终究并非真正无欲无求。

  封神之战后,阐教因辅佐周朝、推行礼法而声名大振,佛门也从中获利,收拢了不少高手。

  唯有道门,却在这场变故中一无所获。

  当然,这也和人教本身的传承本就衰微有关。

  老子只有一座“玄都”,原本也不需要太多资源。

  最让他心生不平的是,量劫过后,他曾为自己的“玄都”请求获得四御之一的“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之位。

  但元始天尊并未答应,反而将此位赐给了周武王的哥哥“伯邑考”。

  此举不仅让周朝气运更盛,也让阐教受益更多。

  后来,元始天尊虽曾向老子道歉,但老子已对他彻底失望。

  于是,老子离开长期居住的昆仑山,搬到首阳山另立道场。

  而元始天尊自认为截教衰败、阐教兴盛,已无对手,便不再试图修复两人关系。

  因此,这次老子的计划自然不会告诉元始天尊。

  见对方点头,许林又问:“大师伯原本是打算找佛门帮忙吗?”

  这一次,连太上老君——这位太清圣人的善尸化身,看向许林的眼神也露出惊讶。

  原因很简单:老子确实曾考虑借助佛门的力量。

  他明白,自己最初的计划或许可以悄然进行,但一旦在人间正式传下道统,必然牵动人间气运。

  届时,元始天尊即便再迟钝也会察觉,纵使老子也难以隐藏。

  此时,唯有借助其他圣人的力量,才能瞒过元始天尊。

  而此前,通天教主闭门不出;女娲娘娘自巫妖大战后,也极少过问三界之事。

  因此,他唯一的选择,只剩下佛门。

  但他内心仍有顾虑:若真与佛门联手,付出的代价恐怕不小。

  对西方那两位脱离道门、另立佛门的圣人,身为道门圣人的老子,心中其实颇为忌惮。

  令他震惊甚至害怕的是,他尚未有任何行动,许林却已直接点破他打算与佛门合作的想法。

  这在他看来,实在难以理解。

  “通天师弟……竟然已经精进到这种地步,连这样的谋划都能看透?”

  他内心震惊,无法言表,只觉得这位通天师弟越来越难以捉摸。

  然而事实上,这一切与通天教主毫无关系。

  许林之所以能猜到老子与佛门的关联,只是因为他拥有穿越者的先知能力。

  他清楚,若没有他的介入,李聃原本会留下“西出函谷,化道为佛”的传说。

  再过几百年,那位注定佛门之人于兜率宫大闹一场,他自然能推演出老子原本的意图。

  此刻见老子似乎误解了通天教主的“手段”,许林也不打算解释。

  老师为**承担些名声,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于是,他直接说出最终目的:

  “此次大师伯的谋划,我截教愿意出手相助。”

  “昔日封神的因果,我截教也可以一并解决!”

  意思很明确:太清圣人的算计,截教不仅不会破坏、不会泄露,甚至愿意主动协助。

  封神时的旧怨,也可以一笔勾销。

  但相应地……

  “大师伯,也需给我们一些……小小的回报。”

  离恨天外,玉皇大帝乘坐龙车前行,威仪庄严。

  但他不时用神识扫向离恨天,却流露出内心的不安。

  此刻,他思绪纷乱。

  从之前的种种迹象来看,他几乎可以确定,那个自称泉山主的许林,必定是截教中人。

  甚至极有可能,就是之前引发碧游宫圣人异动的源头。

  可偏偏,这位截教**不久前竟进入了兜率宫。

  玉皇大帝深知其中意味。

  “数百年前太清圣人将道场迁离昆仑,三界皆传言他与元始天尊早有矛盾。”

  “若现在截教再与太清圣人有所牵连,那……”

  玉帝心中思量,目光愈发凝重。

  他极想知道,这个自称许林的道人在兜率宫中到底与太清圣人谈了什么。

  这无疑是一个足以影响三界格局和未来走向的消息。

  比任何神通法宝都更加重要。

  如果能先一步得知,便可抢得先机。

  然而,他却不敢轻易踏入离恨天。

  即便身为玉帝,也是如此——兜率宫在天庭,一向是仙神禁地。

  未经老君允许,无人敢入。

  “竟然谈了这么久……”

  尽管许林进入兜率宫的时间并不长,玉帝却觉得格外漫长。

  就在此时——

  “嗡!”

  离恨天中点点道光流转,有人自其中缓缓走出。

  来了!

  玉帝凝聚神识,细细探查。

  随即,他便看到许林与金银二童一同走出。

  金灵道童恭敬地说:“师兄,我们送到这里了。”

  银灵道童则从怀中取出一只丹葫:

  “师兄,这是大老爷昨天刚炼成的灵丹,应该送你一壶。”

  许林从容道谢,接过丹葫。

  这一幕落入玉帝眼中,更让他确信了几分。

  谁不知道太上老君座下的金银二童,平日里在天庭有多傲慢。

  别人进兜率宫拜见老君,能得到两位童子引路已是难得的面子。

  何曾见过他们亲自将访客送出离恨天外?

  更不用说,老君竟然主动送了一葫芦仙丹。

  “看来,太清圣人并未与截教联手。”

  “不过,以往封神时的恩怨,大概已经化解了。”

  玉帝心中暗想。

  说实话,这个消息确实重要。

  但玉帝内心却毫无波澜。

  他清楚自己的位置——圣人的布局,哪里轮得到他插手?

  这是经历了上古几次大劫后,他最深刻的体会。

  虽不能参与圣人的谋划,却不妨碍他在其中布下棋子。

  念头一转,玉帝已乘龙车迎向许林。

  “来者可是许林道友?”

  他微笑着问道。

  “果然来了。”

  见到玉皇大帝亲至,许林心中暗道。

  刚才银角童子突然赠丹,他就猜到多半是这位天庭之主在旁观察。

  此刻他心中满意。

  这次天庭之行,本有两个目的。

  一是拜见太清圣人。

  二是这位玉皇大帝。

  如今看来,他的判断完全正确。

  大师伯已默许合作,而玉帝更是主动前来相见。

  这说明这位天帝对阐教早已不满。

  “倒行逆施,最终众叛亲离——难怪即使没有我,将来阐教也会被佛门取代,最终消失无踪。”

  许林心中感慨。

  表面上却装作惊讶:

  “原来是玉皇大天尊驾临——人间散修许林,见过大天尊。”

  他朝玉帝微微行礼。

  还在这儿装模作样?人间散修?

  一百二十九

  一个小小的散修,怎么可能进入兜率宫?还能让金银童子亲自相送?甚至得到太上老君的仙丹?

  玉帝心中思忖。

  但许林不愿暴露真实身份,反倒正合他意。

  他确实有意支持截教,但不想孤注一掷。

  若许林亮明身份,反而不好。

  “许道友在泉山修成大道,乃是人间真修……朕早有耳闻。”

  玉帝轻叹一声:“前些日子,我天庭雷部五雷院天官‘伯禽’心生歹念,竟想以天雷加害道友。”

  “后来虽被人阻止,如今也已被诛杀。”

  “每每想到此事,朕心中便深感愧疚——像道友这样真正的修士若是被害,实乃天庭之过!”

  真是胡说八道。

  虽然彼此心知肚明,但许林没想到,这位玉皇大帝竟能说得如此离谱。

  之前伯禽被闻仲斩杀的事,他已经从云霄那里得知。

  却没想到在玉帝口中,这事成了“伯禽蓄意加害,天庭欠你一个人情”。

  再说,玉皇大帝活了多少年?

  他是道祖身边的道童,严格来说,与诸位圣人同辈。

  身份高贵,是三界至尊,修为更是准圣境界。

  这样一个存在,竟然称他为“道友”。

  这姿态确实放得极低。

  “大天尊言重了。”

  许林不禁暗自感叹自己脸皮不够厚,比不上这些上古人物。

  玉帝一挥手:“何出此言?”

  “既是天庭的过错,让道友陷入险境,朕自当补偿。”

  “道友有什么要求,尽管说便是。”

  至此,事情正式进入正题。

  玉皇大帝已经表明态度。

  今日既然要押注截教,就请说出条件吧!

  当然,许林心里也清楚。

  玉帝此刻不过是有了合作的想法,但多半还没下定决心。

  毕竟截教早已衰落,而阐教如今确实是三界最强的势力。

  如果提出太苛刻的要求,或者想要玉帝完全倒向截教,对方肯定不会答应。

  所以稍作思索后,许林笑着开口。
  http://www.c8e.cc/36920/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