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兄,你可有婚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当晚,篝火熊熊,羊肉在火上滋滋作响,酒香四溢。扎娜公主一袭红裙,裙摆如火,跳起胡旋舞。她旋转如风,眼神明亮,舞步轻盈,仿佛沙漠中的精灵,又似草原上自由的鹰。夏芷澜看得入神,心中感叹:“这哪是公主,分明是天仙下凡,有幸看到原汁原味的胡旋舞,我这趟赚大发了。”舞毕,众人欢呼。扎娜公主却径直走到夏芷澜面前,亲自递上一碗酒:“五殿下,可敢与我共饮?”
夏芷澜一笑,仰头饮尽。随后,东胡将领轮番敬酒,她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终是醉意熏天,脚步虚浮,被侍卫抬回营帐休息。
半个时辰后,营帐帘幕轻掀,一阵淡淡的草原花香飘入。扎娜公主端着一碗热羊奶,悄然走入。她换下了红裙,穿着素雅的月白色长袍,发髻松散,多了几分温柔。
夏芷澜勉强起身行礼,却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扎娜公主眼疾手快,放下碗,双手稳稳扶住她的腰。两人距离极近,呼吸可闻。四目相对,时间仿佛静止——像极了现代偶像剧中男女主角命运交汇的瞬间。
夏芷澜看着她白皙立体的五官,由衷赞叹:“公主殿下真好看!”
声音平静,无半分轻浮,只有纯粹的欣赏,像在赞美一朵花、一轮月。
扎娜公主一怔,眼眶竟微微泛红:“谢谢殿下赞美。”
夏芷澜一惊,酒醒了几分:“公主,可是我说错什么了?”
“没有。”她摇头,声音轻柔,带着一丝哽咽,“我见过许多贵族公子、异域王子,他们看我,要么是贪婪,要么是审视,仿佛在估量一件珍宝的价值。可你不一样……你是真心实意的赞美,不带任何目的。你的眼神里,没有占有,只有欣赏。”
夏芷澜轻笑,声音温和:“公主貌若天仙,我等凡人,唯有仰慕,怎敢轻浮?真正的美,本就不该被亵渎。”
扎娜公主低头,嘴角微扬:“所以你和别人不一样。我才回来一天,就听朝臣们说你是百年一遇的天才,文韬武略,智谋过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仅才智过人,心也纯净得像草原上的雪水。”
两人对坐闲聊,夏芷澜用中原的趣事逗她,讲起宫中太监学胡舞的滑稽模样,扎娜公主笑得前仰后合,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她从未遇过如此有趣又真诚的男子。
临走时,她忽然回头,眨了眨眼,带着一丝俏皮:“不过,我发现你有个缺点。”
“什么?”
“你总让着女孩。”她笑得狡黠,“白天比箭,你明明能赢,却故意输给我。下次,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比一场,不许放水!”
说罢,翩然离去,留下一缕清香。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草原。夏芷澜前往可汗大帐议事。刚入帐,拓跋沁便笑问:“夏兄,你可有婚配?”
夏芷澜一怔,心中警铃微作:“尚未。”
拓跋沁抚须而笑:“那好!我将扎娜公主许配给你,如何?她对你极为欣赏,你也算我东胡贵客,这门亲事,天作之合。”
夏芷澜如遭雷击,脱口而出:“大汗,这……太突然了!”
拓跋沁大笑:“有何突然?公主对你欣赏有加,你又是中原皇子,身份尊贵。娶了她,按中原礼仪,也是门当户对。今后我们不仅是盟友,更是姻亲,血脉相连,岂不妙哉?”
夏芷澜一时语塞,心中翻江倒海。她虽然已经接受并习惯了这副男性身躯,对于美好的事物也怀有欣赏爱慕之意,但这并非是爱情啊——相反,她甚至对拓跋沁的情愫都要大于扎娜公主。
她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大汗厚爱,我感激不尽。只是本人还从未想过婚姻大事,且与公主成婚,不仅关乎公主终身幸福,也关乎两国命运,容我……考虑考虑。”
拓跋沁点头:“好,我给你一个月时间。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扎娜公主可是我最疼的妹妹,你若负她,我可不饶你。”
走出大帐,秋风拂面,夏芷澜望着远处猎场,心中五味杂陈。没想到她穿越到古代,拖着一副中原皇子的身躯,竟然被她这么多女性看上——还有远在西京的曾夫子、洛阳的荀若楠,她都怕是要辜负人家了。
又想起昨夜扎娜公主的笑容,想起她那句“你和别人不一样”,也许这就是夏之岚和她自己的宿命?
她忽然明白——在这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棋局中,连爱情,也可能成为最锋利的棋子。
而她,正站在风暴的中心,进退两难。
西京城朱雀大街的拐角处,一间不起眼的铺子悄然挂上了“五方斋”的匾额。青瓦白墙,木门半掩,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贵客盈门,只在檐下挂了一幅字——笔力遒劲,气韵流畅,写着“止于至善”四字。路过的文人墨客驻足凝望,有人轻声惊呼:“这……是五皇子的字!”
五方斋,正是五皇子夏之岚托三皇子夏聃侯在西京秘密开设的古玩铺子。因他远在东胡,不便亲理,便托付三皇子代为打理。三皇子虽性情洒脱,不喜俗务,但对这个五弟的嘱托却极为上心,亲自选址、聘匠、布陈,将这小小铺面打理得古朴雅致,暗藏风骨。他自己也时不时去到小铺客串掌柜,当作体察民情。
春日清晨,细雨如丝,铺子刚开张,一位身着青衫、手持油纸伞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他目光一扫,便落在那幅“止于至善”上,久久未语。
三皇子一副斋堂掌柜的模样,含笑问道:“先生可有兴趣?此乃当代名家手笔。”
“名家?”那人轻笑,“怕是比名家更贵重——这是当今灵诀王五殿下的真迹吧?”
三皇子神色微动,不置可否:“先生慧眼。”
那人深吸一口气:“我乃洛阳人士,姓周。五殿下在洛阳兴学助贫,我曾受其恩惠。今日见其墨宝,心潮难平。此字,我愿出一千百两银,求购收藏,以励后学。”
http://www.c8e.cc/37607/1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