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赏功宴后的暗涌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农民将军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东汉不三国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武英殿的赏功宴格外隆重。朱红宫灯高悬,御膳房呈上八珍玉食,乐坊司奏着《平定天下》的恢宏乐章。陈远身着新赐的麒麟补服,坐在朱元璋下首第三个位置,这个安排引得不少大臣侧目。“陈爱卿,”朱元璋举杯,目光在烛火映照下明暗不定,“这杯酒,朕敬你。若非你明察秋毫,朝中蠹虫不知还要祸害多久。”
陈远连忙起身举杯:“臣不敢当。全赖陛下圣明烛照,臣方能不负所托。”
酒过三巡,朱元璋似是无意间问道:“田娃啊,记得当年在濠州,你最是机灵。如今立下这般大功,可有什么想要的?”
满殿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这才是今晚真正的戏肉。
陈远放下酒杯,恭敬回道:“陛下厚赐,臣已惶恐。若说心愿,唯愿早日将新式水车推广至江北旱区,让百姓不再受饥馑之苦。”
朱元璋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大笑:“好!不愧是朕的田娃!传旨,加拨十万两白银,专供工学院研制农器。”
宴席散去时,月光已洒满宫道。刘伯温与陈远并肩而行,低声道:“方才宴上,你可知有多凶险?”
陈远苦笑:“如何不知?陛下那问话,分明是在试探。”
“你回答得妙。”刘伯温颔首,“既不显得虚伪,又表明心迹。只是……”
“只是什么?”
刘伯温望向远处黑暗中隐约可见的工部衙门:“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今日推了封赏,有人会觉得你清高,也有人会觉得你另有所图。”
---
果然,次日朝会上,都察院便有人上奏,称工学院近年耗费巨资,应当交由户部统一管辖。虽然朱元璋当场驳回了奏请,但这显然是个信号。
下朝后,陈远特意在宫门外等候。见李善长出来,他上前行礼:“李相。”
李善长脚步微顿,神色如常:“陈少保有事?”
“下官想请教,都察院今日所奏,可是李相的意思?”
这话问得直白,李善长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笑道:“陈少保多虑了。都察院独立奏事,老夫岂会干涉?”
“那就好。”陈远也笑了,“下官还担心,是不是前些日子的案子,让李相有所误会。”
两人对视片刻,李善长缓缓道:“陈少保年轻有为,老夫只有欣赏,何来误会?只是朝堂之上,终究要讲究规矩。”
这话绵里藏针,陈远如何听不出来。他躬身一礼:“下官谨记李相教诲。”
望着李善长远去的背影,陈远心中雪亮。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
回到工学院,陈远立即召集众匠人。
“从今日起,所有新式农具的图纸,一律誊抄三份,分别存放在三个地方。”他下令道,“没有我的手令,任何人不得调阅。”
李桐疑惑:“侯爷,这是为何?”
“防患于未然。”陈远没有多说,转而问道,“前日让你试制的纺车,进展如何?”
提到这个,李桐顿时来了精神:“已经成了!比旧式纺车快了三倍不止。若是推广开来,江南织户必定欣喜。”
陈远查看新纺车,心中忽然一动:“先不要声张。选几个可靠弟子,在城外找个僻静处继续改进。”
“侯爷的意思是?”
“工部既然盯着我们,就让他们盯个空。”陈远淡淡道,“真正的好东西,得用在刀刃上。”
当夜,陈远独自在书房整理这些年的笔记。从水车到纺车,从炼钢到制碱,一页页翻过,仿佛重温这段不平凡的旅程。
窗外忽然传来叩击声。陈远警惕地起身,只见刘伯温站在窗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他从后门将刘伯温迎入,诧异道:“先生怎么这个时辰来了?”
刘伯温神色凝重:“刚得到消息,秦王闭门思过的这些日子,府中时常有陌生面孔出入。”
陈远心中一凛:“可知是什么人?”
“都是些江湖人士。”刘伯温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前日有人在西安见到北元商队的踪迹。”
“陛下可知情?”
“这就是最蹊跷的地方。”刘伯温皱眉,“这些消息,本该直达天庭,却被人中途截下了。”
陈远沉思片刻:“先生觉得,该当如何?”
“等。”刘伯温只说了这一个字。
送走刘伯温后,陈远久久不能入眠。他推开窗户,望着夜空中那轮明月,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与朱元璋在濠州郊外露宿时,也曾见过这般明亮的月色。
那时他们躺在草堆上,朱元璋指着星空说:“田娃,你看那紫微星,听说那是帝星。你说咱将来能不能……”
话没说完,但陈远明白他的意思。如今紫微星依旧,人事却已全非。
“重八哥……”他轻声自语,“这条路,我们还要走多远?”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更鼓声。三更天了。
陈远关上窗户,吹熄烛火。黑暗中,他的眼神格外明亮。
既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那便让这场风,吹得更猛烈些吧。
http://www.c8e.cc/39758/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