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自力更生
推荐阅读: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农民将军
红色莫斯科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东汉不三国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第三百八十一章:自力更生生产线上的临时措施虽然见效,但王超心中的忧虑却与日俱增。他明白,依靠老师傅们透支精力和手艺来弥补设备的先天不足,绝非长久之计。在又一次看到雷师傅带着徒弟们围着那台老切割机忙得满头大汗后,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坚定:必须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设备更新。
接连几个晚上,王超都在厂部办公室那盏昏黄的灯光下伏案工作。他找来过去几个月的生产记录,将设备故障次数、维修耗时、因此造成的产量损失以及次品率,一项项、一桩桩地核实清楚,用工整的字体整理成一份详实的报告。
在报告的末尾,他恳切地写道:“……工人们的干劲足,手艺精,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能有更趁手的‘家伙什’,我南水玻璃厂必能为国家创造更多价值,不辜负上级的信任与期望。”
报告写成,用最好的白纸誊抄完毕。第二天一早,王超亲自将报告交给了厂里的通讯员小刘。
“这份报告很重要,直接送到工业局办公室,请他们务必转呈吴局长。”王超叮嘱道。
“厂长放心,我一定送到。”小刘将文件仔细地装进帆布挎包,蹬上自行车便出发了。
接下来的几天,王超一面抓生产,一面等待着回音。他深知流程,报告送上去,需要时间周转和审阅。
几天后的下午,通讯员小刘从工业局回来了,带回了口信:“厂长,局办公室的同志说,吴局长请您明天上午去一趟局里,当面谈谈报告的事。”
王超的心微微一沉。“当面谈谈”这四个字,往往意味着事情不简单。
次日,王超来到县工业局。在被工作人员引到吴海涛局长的办公地点后,他发现吴局长正坐在桌后,面前摊开的正是他写的那份报告。
“王超同志,你来了。”吴海涛抬了抬手,示意他坐下,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你的报告,我看过了。”
王超在对面坐下,静待下文。
吴海涛用手指点了点报告,开门见山:“里面写的困难,我相信都是实情。你们玻璃厂能从之前的困境里走出来,现在又能接下地区百货大楼的任务,局里是肯定的。”
王超刚要开口,吴海涛却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凝:“但是,王超同志,你要看清楚现在是什么时候!全国都在搞建设,到处都在伸手要设备!机械厂、农机厂,哪个不比我们一个玻璃厂要紧?咱们地区轻工系统,一年才能分到多少指标?”
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看着王超:“你再看看你要的这些东西,新的切割机、制瓶机、退火窑……哪一样不是紧俏物资?别说我们县,就是地区工业局的仓库里,也未必有现成的!”
“吴局长,我们厂的情况确实特殊,这些老设备已经……”王超试图再争取一下。
“设备老,就要想办法克服!”吴海涛打断了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我听说你们前阵子就做得很好嘛!雷师傅他们用手工修齿轮,张老头日夜守着窑温,工人们三班倒,任务不也推进下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事在人为!困难压不倒有心人!”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踱了两步,背对着王超,语气沉重:“王超啊,你有想法,想把厂子搞上去,这很好。但我们不能一遇到困难就只想着向上级伸手要。现在国家也困难,我们要体谅。新设备,没有!至少眼下,想都不要想!”
王超沉默着,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吴海涛转过身来,语气稍缓,但态度依旧坚决:“局里能支持的,就是在维修配件、计划内原料指标上,尽量给你们行方便。但设备问题,最终还是要靠你们自己想办法。修、改、造,把现有家底的潜力给我挖干净!这才是我们当下该走的路,也是对你这个厂长能力的考验。”
他看着王超,最后强调:“百货大楼的订单,是政治任务,必须万无一失。在这个前提下,你们要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回去把我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厂里的同志们。”
离开工业局,八月底的日头依然毒辣,白晃晃地照在身上,灼得人皮肤发烫,却驱不散王超心头的寒意。 吴海涛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他沿着来路慢慢回去,最初的失落和沉重,却渐渐被一种不甘和倔强所取代。
吴海涛有他的立场和难处,话虽严厉,却点出了一个现实:等待和依赖,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回到厂里,他径直走向车间。雷师傅和张老头看到他回来,立刻迎了上来,眼中带着探询。
王超看着他们,看着那些轰鸣中透着疲态的老机器,看着工人们沾满油污却专注认真的脸庞,他深吸一口气,将吴海涛局长的答复,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家。
围拢过来的工人们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失望。
“同志们,”王超的声音打破了沉寂,清晰而有力,“吴局长说了,新设备,暂时没有了!”
人群中响起低低的叹息。
“但是!”王超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力量,“吴局长也说了一句硬道理——‘事在人为’!设备是死的,可咱们是活的!没有新机器,咱们就认输了吗?前些天咱们是怎么闯过来的?靠的就是咱们自己这双手,和胸口这口不服输的气!”
他大步走到那台老切割机旁,用力拍了拍它的机身:“它老了,不中用了,可咱们比它硬气!它趴窝,咱们就把它修好!一遍不行就十遍!咱们偏要用这些老家伙,干出新机器的活儿来!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们南水玻璃厂的工人,是什么成色!”
“对!厂长说得在理!”
“咱们不靠别人,就靠自己!”
“跟它干上了!修不好不算完!”
工人们的情绪被瞬间点燃,失望化作了更炽热的斗志。雷师傅和张老头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久违的火光和决心。
“老雷,老张,”王超看向两位顶梁柱,“新设备的路堵死了,咱们就闯另一条路!从今天起,咱们成立‘设备革新小组’,不指望换新的,就琢磨怎么把这些老的,修得更好,改得更灵,用得更久!你们说,行不行?”
“行!”雷师傅言简意赅,拳头已然攥紧。
“厂长,你就领着大伙儿干吧!”张老头也重重点头。
看着群情激昂的工友们,王超心中那点因被拒绝而产生的阴霾彻底消散了。他忽然意识到,吴海涛的拒绝,或许是逼着他们走上了一条更为艰难,却也更能锤炼筋骨、彰显价值的道路。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不仅仅是上级的要求,也必将成为南水县玻璃厂刻入骨髓的厂魂。前路依然坎坷,但他和他这支不屈不挠的队伍,已经准备好用汗水和智慧,去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不一样的明天。
http://www.c8e.cc/40479/4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