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锁链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八月初十。

  京师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殿内燃着安神香,浓郁的药味却依然无法被完全遮盖。

  空气凝滞,沉重得让人胸口发闷。

  康熙皇帝端坐于御案之后,面色还残留着大病初愈的苍白,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得吓人,直直地钉在阶下肃立的周培公身上。

  索额图、明珠、佟国维等一众朝廷重臣,此刻都屏住呼吸,垂手侍立在两侧,殿内安静得只剩下细微的呼吸声。

  周培公一身风尘,显然是得了消息便星夜兼程赶回了京师。

  他年已过五旬,身形却依旧挺拔,面容带着边关风霜刻下的沧桑,整个人沉稳得同一座山。

  他手中捧着一份厚厚的奏疏,开口时,字字句句都砸在殿中每个人的心上。

  “启禀皇上。”

  “河西败报,臣已详阅。”

  “孙思克轻敌冒进,急于求成,于卧龙谷地利、敌情未明之际,强攻坚城,以致损兵折将,丧师辱国。”

  “此乃其一失!”

  周培公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辩驳的断然。

  “汉逆李信,盘踞卧龙谷多年,深谙火器之利,工事之坚。”

  “其‘燧发枪’、‘五雷神机’、‘惊雷重炮’,乃至‘辣椒毒烟’等诡谲之物,皆非一日之功。”

  “孙思克不明敌情,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能不败?”

  “此乃其二失!”

  “其三!”

  周培公的声调陡然转厉。

  “河西走廊,地广人稀,补给艰难。”

  “孙思克五万大军,粮道绵长数百里。”

  “竟未遣重兵护卫粮道,反被贼骑屡屡袭扰,乃至最后粮草尽焚。”

  “此乃取死之道。”

  “三失并犯,焉有不败之理?!”

  康熙的脸色铁青,手指在光滑的御案上无意识地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周培公的分析,每一个字都戳在他的心口上,将孙思克败亡的缘由剥得干干净净,也让他胸中的怒火烧得更旺。

  那怒火之中,更夹杂着对前线将领无能的极度愤懑。

  “周卿。”

  康熙开口,声音低沉,透着一股病后的疲惫。

  “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当务之急,是剿灭李信,收复河西。”

  “卿久镇边陲,深谙兵事,可有良策平此巨寇?!”

  周培公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精光爆射,向前踏出一步,整个人的气势为之一变。

  “皇上。”

  “李信此獠,已成心腹大患。”

  “其盘踞卧龙谷,挟大胜之威,收拢流民,扩军备战。”

  “更兼火器犀利,工事坚固。”

  “若任其坐大,则河西不保,陕甘危矣,甚至祸延中原。”

  他猛地展开手中的奏疏,纸张发出“哗啦”一声脆响。

  “臣以为,剿灭李信,非一役之功。”

  “需行‘三面锁链’之策。”

  “步步紧逼,断其根基,耗其元气,方可毕其功于一役。”

  “其一,锁链之箍,严密封锁。”

  “着令甘肃提督殷化行,宁夏总兵赵良栋,陕西提督陈福。”

  “各率本部兵马,并抽调固原、延绥、临洮诸镇精兵。”

  “于肃州、甘州、凉州一线,构筑三道锁链防线。”

  “第一道,肃州锁链。”

  “以肃州城为核心,于城周险要隘口、水源地,广筑堡寨烽燧。”

  “驻兵三万,严防死守,绝不容汉逆一兵一卒东出。”

  “第二道,甘州锁链。”

  “以甘州城为枢纽,沿黑水河布防。”

  “深沟高垒,扼守水路要冲。”

  “驻兵两万五千,与肃州互为犄角。”

  “第三道,凉州锁链。”

  “以凉州城为后盾,控扼祁连山南麓通道。”

  “驻兵两万,以为纵深。”

  “三道锁链,深沟高垒,屯田戍守。”

  “各锁链间,以精锐骑兵日夜巡弋联络。”

  “遇小股贼骑袭扰,就地围歼。”

  “遇大股贼军来攻,则依托工事固守,待援军合围。”

  “务必将李信锁死在河西走廊西端,使其不得东窥关中半步。”

  “其二,锁链之刃,经济窒息。”

  “严令陕甘总督,封锁一切通往河西之商道。”

  “严禁盐、铁、茶、布、药材等一切战略物资流入河西。”

  “违者,以通逆论处,诛九族。”

  “着户部、工部,严查与河西有贸易往来之晋商、陕商。”

  “抄没家产,严惩不贷,断其财源。”

  “令理藩院,严谕蒙古诸部、畏兀儿各部。”

  “严禁与汉逆交易马匹、牛羊、毛皮。”

  “违者,视为叛逆,大清必发兵剿之。”

  “同时,密遣粘杆处精锐,潜入河西,散布流言。”

  “言朝廷百万大军将至,李信覆灭在即。”

  “动摇其治下民心,诱使其部众逃亡。”

  “其三,锁链之铆,内部分化。”

  “李信所部,成分复杂。”

  “有原明军残部、流民、归附部族、乃至降俘。”

  “其心未必齐。”

  “着粘杆处、理藩院,遣精干细作,携重金,秘密潜入卧龙谷及新筑之城。”

  “联络其军中不得志之将领、心怀怨望之部族头人、贪生怕死之降官。”

  “许以高官厚禄,策动其内变。”

  “或刺杀李信,或献城投降。”

  “尤其注意分化其新附之马贼贺连山部。”

  “此獠野性难驯,未必真心归附李信,可暗中接触,诱其反水。”

  周培公一口气说完,整个西暖阁内,落针可闻。

  索额图与明珠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脸上的震动。

  此策环环相扣,狠辣至极,老练至极。

  军事封锁、经济扼杀、内部分化,三管齐下,这是要将李信活活困死、饿死、耗死在河西。

  非深谙边事、洞悉人心之人,绝无可能提出如此周密而歹毒的计策。

  康熙的眼中爆出骇人的亮光,他猛地一拍御案。

  “好。”

  “好一个‘三面锁链’。”

  “周卿老成谋国,此策甚善。”

  他霍然起身,病后的虚弱被一股强大的帝王威压所取代。

  “传旨。”

  “即日起,擢升周培公为钦差大臣,总督陕甘军务,全权负责剿灭河西李信逆党。”

  “陕甘总督、甘肃提督、宁夏总兵、陕西提督及沿边诸镇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悉听周卿节制。”

  “有敢阳奉阴违、贻误军机者,周卿可先斩后奏。”

  “户部。”

  “即刻拨付白银一百万两,粮草五十万石。”

  “火器、甲胄、药材等军需物资,由兵部、工部全力保障,优先供给河西前线。”

  “粘杆处,理藩院。”

  “按周卿所策,即刻部署细作、分化事宜。”

  “所需金银,内务府支取。”

  “务必隐秘,高效。”

  一道道旨意从康熙口中发出,不带一丝迟疑。

  最后,他的视线重新落在周培公身上,那里面是托付,也是期许。

  “周卿。”

  “朕将西北托付于卿。”

  “望卿不负朕望,早日荡平逆寇,还河西朗朗乾坤。”

  周培公撩起官袍,单膝跪地,头颅深深低下。

  “臣,周培公,领旨谢恩。”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回荡在空旷的殿宇之中。

  “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灭李信,誓不还朝。”
  http://www.c8e.cc/40790/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