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回到东汉当赵云 >第222章 陈宫密信献连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22章 陈宫密信献连环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张辽带着满腔的失望与悲愤,离开了小沛,星夜兼程赶回那座摇摇欲坠的孤城——郯城。他此行,与其说是求援,不如说是替吕布完成了一次绝望的试探。试探的结果,冰冷而现实:刘备,这位以“仁义”着称的邻居,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选择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冷静”与“自保”。

  刘备婉拒吕布求援的消息,很快在小沛高层内部传开。关羽、张飞等人虽觉有些不够“义气”,但也深知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与曹操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整个刘备集团,更加专注于自身的备战,气氛凝重而压抑。

  然而,就在张辽离去后的第二天深夜,一个更加隐秘、也更加出人意料的消息,再次从郯城方向传来,而且是以一种极其诡秘的方式。

  是夜,月黑风高,小沛城头戒备森严。一队巡夜士卒在城墙根下,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浑身是血的乞丐模样的人。此人怀中紧紧揣着一封被血浸透的密信,声称有十万火急之事,要面见刘使君,口中反复念叨着“陈公台……信……”便昏死过去。

  守城军官不敢怠慢,火速将人和信送往州牧府。

  刘备此时尚未安歇,正与关羽、赵云在书房商议军务。闻报,立刻命人将信使抬入府中,召来军中医官救治,同时小心翼翼地取过那封被血污浸染、几乎黏在一起的信件。

  信是写在极薄的绢帛上的,字迹潦草而焦急,显然是在极其仓促和危险的情况下写就。刘备屏退左右,只留关羽、赵云在侧,小心翼翼地展开绢帛。借着摇曳的烛光,他们辨认出了信末的落款和一个小小的、独特的印记——陈宫!

  刘备心中猛地一跳!陈宫?吕布的首席谋士?他怎么会给自己写信?

  他急忙阅读信的内容。信中的信息,远比张辽的求援更加震撼,也更加……阴险!

  陈宫在信中,丝毫没有为吕布求援的意思,反而开门见山地指出:吕布刚愎自用,残暴不仁,郯城陷落已在旦夕之间,其败亡纯属咎由自取,无可挽回!

  然而,笔锋一转,陈宫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可以说是毒辣的计划——“献城”之计!

  他在信中详细写道:他已暗中联络了城中对吕布不满的将领和士族(信中甚至列出了几个关键人物的名字),并买通了东门的部分守军。他愿意在曹军发动最后总攻、吕布亲临前线督战的最关键时刻,突然打开东门,放曹军入城!届时,城内必将陷入极度混乱。

  而陈宫要求刘备做的,不是救援,而是趁火打劫!

  他的计划是:当曹军从东门涌入,与吕布军在内城巷战、杀得难分难解之时,刘备军可预先埋伏在郯城西门之外。待城内杀声最盛、双方精疲力竭之际,突然从西门杀入!届时,可一举达成三个目的:

  趁乱击杀或擒拿吕布!以刘备的名义,除掉这个国贼,立下不世之功!

  收编吕布溃兵!尤其是张辽、高顺等精锐及其部下,可大幅增强刘备的实力!

  抢占部分郯城库藏!尤其是吕布积累的财宝和部分粮草军械(陈宫甚至标注了几个秘密仓库的位置)!

  陈宫声称,此举可谓“一石三鸟”:既借曹操之手除了吕布,又让刘备得了实利,还能在曹操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撤离,让曹操吃个“哑巴亏”,徒得一座空城和残兵,主力却损耗惨重。最后,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此举并非背叛,而是“弃暗投明”,为徐州择一明主(刘备),并愿在事成之后,率众归附刘备,共图大业。

  看完这封信,刘备、关羽、赵云三人面面相觑,背后都感到一丝寒意。

  这陈宫,好毒的计算!好狠的心肠!他这是要拿旧主吕布的人头和全城军民的性命,作为投靠新主的“晋身之礼”!

  关羽丹凤眼微眯,冷声道:“陈宫此人,卖主求荣,其心可诛!此计虽妙,然太过阴损,恐有伤天和,亦损大哥仁德之名。”

  赵云剑眉紧锁,沉吟道:“云长兄所言极是。然,此计若成,确能极大削弱曹操,壮大我军。只是……风险极大!万一陈宫有诈,或是时机把握不准,我军恐陷入曹吕两军夹击,万劫不复!”

  刘备将信放在案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深邃,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陈宫的计策,充满了诱惑,但也布满了陷阱。这确实是一个能够极大改变力量对比的天赐良机,但同时也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一步踏错,便是粉身碎骨。

  他思考着陈宫的动机。陈宫为何要背叛吕布?是因为对吕布彻底失望?还是看到吕布大势已去,急于寻找新主子?或者……这根本就是吕布和陈宫设下的一个圈套,想诱使自己出兵,然后与曹操合力围歼?

  可能性很多,真伪难辨。

  但刘备敏锐地注意到一个细节:陈宫在信中反复强调,要在曹操发动“总攻”、吕布亲临前线时动手。这说明,陈宫判断曹操的总攻即将发动,而且他有机会在那个时候控制东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时间点的判断,至关重要。

  “大哥,此事……关系太大,需慎重啊!”关羽见刘备久久不语,再次提醒道。

  刘备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最终化为一丝决断:“二弟,子龙,陈宫此人,虽行径不堪,然其智谋,确非常人。此计虽险,却也是我军目前唯一能重创曹操、壮大自身的机遇!若成功,则徐州格局,将彻底改写!”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郯城:“我们不能完全相信陈宫,但也不能完全放弃这个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将计就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利益!”

  赵云眼神一亮:“主公之意是?”

  刘备沉声道:“立刻加派最得力的细作,潜入郯城,核实陈宫信中所列内应名单,并密切关注曹军动向,尤其是总攻的迹象!同时,精选五千精锐,由子龙你亲自统领,秘密运动至郯城西侧山林中潜伏,多派斥候,监视城门动向。没有我的明确命令,绝不可轻举妄动!”

  “若陈宫所言为真,东门火起,杀声震天确系曹军主力入城巷战,子龙你可视情况,率军突入西门,依计行事,但切记,以收拢溃兵、抢夺物资为主,不可与曹军主力纠缠,一击即走!”

  “若情况有变,或判断是陷阱,则立刻撤回,不可有丝毫犹豫!”

  “云长、翼德紧守小沛,随时准备接应!”

  这是一个谨慎而又大胆的计划,既抓住了可能的机会,又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

  关羽、赵云闻言,心中佩服刘备的缜密与果决,齐声领命:“遵命!”

  一场围绕着郯城存亡的惊天阴谋,随着陈宫的密信,悄然展开。刘备集团,如同最耐心的猎手,在黑暗中睁大了眼睛,绷紧了神经,等待着那决定命运的信号。

  郯城的丧钟,即将由它自己的谋士亲手敲响。
  http://www.c8e.cc/41092/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