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宗室的刁难与反击
推荐阅读:
战帝归来顾靖泽白今夏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快穿101次:男神,帅炸天!
重生都市仙帝
踏碎凌霄日,棒染诸佛血!
精灵:每天一个随机天赋
错爱成瘾:傅少追妻火葬场
阴气撩人:鬼夫夜来
成为天师一甲子,金手指才来?
山海共生之御灵之主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秋意渐浓,太极殿前的汉白玉石阶在清冷的晨光中泛着微光,殿内却已聚满了文武百官。今日大朝,气氛较之往日更多了几分山雨欲来的紧绷。原因无他,久不露面、以皇帝胞弟身份备受尊崇的安王萧玮,今日竟破天荒地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位列宗室之首。他年近五旬,面容与皇帝有几分相似,却更多了几分养尊处优的圆润与久居人上的倨傲,此刻正半阖着眼,捻动着腕间一串油光水亮的沉香木佛珠,仿佛超然物外。
沈如晦依旧立于珠帘之后,这是萧珣为平衡朝臣观感所设,既全了她参与朝政之实,又稍减“后宫直面朝臣”的非议。她今日穿着一身更为庄重的皇贵妃朝服,虽隔着帘子,那通身的威仪与沉静,依旧透过珠玉的间隙,隐隐传递出来。萧珣端坐于御座之下的摄政王位,面色平静,目光深邃,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想。
一番常规议事之后,安王萧玮终于动了。他缓缓出列,并未如其他官员般手持玉笏,只是对着御座方向及摄政王微微拱手,声音带着一种慢条斯理的腔调:
“摄政王,诸位同僚。”
他顿了顿,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珠帘方向,继续道:
“本王近日听闻,后宫之中,竟有人屡屡逾越祖制,干涉朝政,搅动风云。”
“这……恐怕于礼不合,于制不符吧?”
他并未直接点名,但矛头所指,清晰无比。殿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目光或明或暗地投向了珠帘。
萧珣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并未立刻开口。
安王身后,几位早已通过气的宗室子弟及部分守旧老臣立刻出声附和:
“安王殿下所言极是!祖宗之法不可废!”
“后宫干政,乃乱政之源,前朝教训,犹在眼前啊!”
“正是!皇贵妃娘娘虽得陛下恩宠,协理六宫已是殊荣,岂可再染指前朝事务?”
“此风断不可长!请皇贵妃娘娘恪守妇德,退回后宫,专心打理内宅,以正视听!”
声浪渐起,仿佛要将那珠帘后的身影吞噬。
珠帘微动,沈如晦清越平静的声音透过珠玉传出,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安王殿下,诸位大人。”
殿内重新安静下来。
“本宫奉皇上明旨,‘参议朝政,御前奏对’。”
“敢问安王殿下,遵旨而行,何来‘逾越祖制’之说?”
她直接搬出了皇帝旨意,堵住了“祖制”之口。
安王萧玮冷哼一声,佛珠捻动的速度快了几分:
“皇贵妃娘娘,皇上旨意,乃是在龙体欠安之时的权宜之计!”
“如今朝中有摄政王总揽大局,文武协力,何需后宫妇人置喙?”
“娘娘还是安心居于后宫,教养皇子公主,方是正理!以免……惹人非议,徒增烦扰!”
这话已是相当不客气,直接将沈如晦的参政定义为“多此一举”,甚至暗指其行为不端。
沈如晦在帘后轻轻笑了一声,那笑声带着几分凉意:
“安王殿下此言,恕本宫不敢苟同。”
“皇上旨意,金口玉言,岂有‘权宜’与‘非权宜’之分?”
“莫非殿下认为,皇上圣旨可随意解释,因人而异?”
她一句反问,将“不尊圣意”的帽子反扣了回去。
不等安王反驳,她语气一转,变得沉凝有力:
“至于本宫是否‘多此一举’……安王殿下久不理朝政,或许不知。”
“本宫参与朝议以来,所提议‘减免北方三州赋税、以工代赈’之策,已使数十万流民得以安置,避免饿殍遍野之惨剧,北方民心渐稳,此乃‘多此一举’?”
她声音清晰,列举事实:
“推行‘女官选拔’,广纳民间才女,充实内府、典籍、医官之职,人尽其才,此乃‘多此一举’?”
“核查宫中用度,削减奢靡,每年为国库节省银钱数十万两,此乃‘多此一举’?”
她每问一句,声音便提高一分,气势也随之攀升:
“若安王殿下认为,安抚民心、选拔人才、节俭开支皆为‘多此一举’,那敢问殿下,何为‘正事’?”
“莫非整日高谈阔论祖宗之法,而对民间疾苦、朝廷弊端视而不见,方是‘正理’?!”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连珠炮般,砸得安王脸色阵青阵红,他身后那些附和之声也瞬间低了下去。沈如晦提出的这些政策,成效显着,有目共睹,尤其是在减免赋税一事上,民间赞誉极高,他们根本无法反驳。
安王气结,指着珠帘,怒道:“你……你强词夺理!”
“纵然有些许微末之功,也改变不了后宫干政的本质!”
“此例一开,后患无穷!本王绝不能坐视!”
“后患?”沈如晦的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锐利。
“安王殿下口口声声为国为民,担忧后患。”
“却不知,殿下可知晓,您那位嫡次子,在封地之内,强占民田千顷,纵容家奴打死佃户,地方官员惧您权势,不敢上报,这笔血债,又该如何算法?!”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安王更是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手指颤抖地指着珠帘:“你……你血口喷人!”
沈如晦却不理会他,继续冷声道:
“还有礼郡王,您府上每年从江南采买的‘贡缎’,其中半数以次充好,中饱私囊,账目做得倒是漂亮,可惜……经不起细查!”
“肃国公,您纵容门下子弟,把持漕运,私自加征‘护航费’,盘剥商贾,致使漕运怨声载道,这笔账,又该如何算?!”
她每点一个名字,便说出一桩隐秘的罪行,证据确凿,时间地点人物皆清晰无比!这些宗室子弟,平日里仗着身份,横行不法,许多事情都被压了下去,如今却被沈如晦在这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一一揭露出来!
被点名的宗室成员个个面如土色,冷汗涔涔,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其他官员亦是心惊胆战,看向珠帘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恐惧。这位皇贵妃,不仅手段了得,其情报网络更是可怕至极!
安王气得浑身发抖,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嫡子的罪行,他并非全然不知,只是被他强行压下,如今被当众揭穿,他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更别提什么质问皇贵妃了!
沈如晦立于帘后,目光冰冷地扫过那群噤若寒蝉的宗室,最终定格在面如死灰的安王身上,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却带着毋庸置疑的威严:
“安王殿下,诸位宗亲。”
“本宫参政,凭的是皇上旨意,行的是利国利民之策。”
“若有人自恃身份,罔顾法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那么,无论他是皇亲国戚,还是勋贵重臣,本宫……定不姑息!”
她微微停顿,语气放缓,却更具压迫感:
“至于后宫是否干政……本宫行事,但求问心无愧,于国于民有利即可。”
“若有人心存异议,不妨也拿出些利国利民的良策来,而非在此空谈祖制,攻讦他人!”
说完,她不再言语。珠帘之后,那抹绯色的身影依旧挺拔。
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宗室们,此刻如同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安王萧玮脸色灰败,仿佛瞬间老了十岁,他深深地看了一眼珠帘,又看了一眼始终沉默不语、神色莫辨的摄政王萧珣,最终颓然一叹,踉跄着退回了班列。
萧珣直到此时,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却为这场对峙画上了句号:
“皇贵妃所言,乃是实情。”
“安王,约束子弟,好自为之。”
“至于皇贵妃参政之事,乃陛下旨意,诸位不必再议。”
“退朝。”
一场来势汹汹的宗室刁难,就这样被沈如晦以确凿的政绩和雷霆般的手段,彻底粉碎。经此一役,她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巩固。无人再敢轻易以“后宫干政”之名质疑于她。
沈如晦在阿檀的搀扶下,缓缓步出太极殿。秋日的阳光照在她身上那身繁复庄重的皇贵妃朝服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萧珣走在她的身侧稍前一步,两人之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皇贵妃今日,锋芒过露了。”他声音低沉,只有两人可闻。
沈如晦脚步未停,目视前方,唇角微勾:“摄政王是觉得,本宫不该动安王?”
萧珣侧首看了她一眼,目光掠过她发间那支玉簪,复又转回:“安王在宗室中威望不低。”
“正因如此,才需敲打。”沈如晦语气淡然。
“唯有让他们痛了,怕了,才知道什么是规矩。”
萧珣沉默片刻,终是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你心中有数便好。”
两人不再交谈,一前一后,向着权力的深处走去。经此朝堂风波,他们之间的纽带似乎更加紧密,但那无形中的较量与试探,也从未停止。
http://www.c8e.cc/43609/2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