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综影视之泠雪 >第135章 甄嬛传(135)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5章 甄嬛传(135)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紫禁城的春天,在梅花的残香中悄然来临。冰雪消融,柳条抽新,但氛围却并未因春意而变得轻松。

  长春宫依旧冷清。齐妃宠爱平平。四公主体弱,甄嬛产后调养,母女二人皆需静养。

  常来拜访的只有沈眉庄,时常带着温补的药材前来说些宽心话。这日,沈眉庄刚走,宫女便通传端妃娘娘来了。

  甄嬛强撑着起身迎接。端妃齐月宾穿着一身素净的月白旗装,由吉祥扶着,缓缓走入。

  她脸色苍白,却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关切。

  “妹妹快躺着,不必多礼。”

  端妃在床边的绣墩上坐下,目光落在摇车中瘦小的女婴身上,眼中流露出真切的怜爱。

  “这便是四公主吧?真是惹人疼的孩子,只是瞧着单薄了些。”

  她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无限的怜悯与担忧:

  “这深宫里头,没有皇子傍身,将来的路……唉,妹妹还需早作打算,多为公主考量才是。”

  甄嬛脸色一白,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被角。

  端妃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话锋一转,似是无意般提起:

  “华妃娘娘近日似乎常往承乾宫跑,对昭贵妃所出的三阿哥(弘朔,按叙齿为三阿哥)喜爱得紧,直呼干儿子呢。也是,昭贵妃圣眷正浓,三阿哥又健壮可爱,自然是人见人爱。只是苦了其他不得见的皇子公主了。”

  她语气平淡,却暗指华妃踩低捧高。

  甄嬛垂眸,心中五味杂陈。

  华妃的张扬,昭贵妃的得宠,自己女儿的孱弱,父亲的失势……种种不如意交织在一起,让她胸口发闷。

  端妃又坐了片刻,说了些“静心养病,公主自有福佑”的宽慰话,便起身告辞了。临走前,她又深深看了一眼摇车中的女婴,眼神中的渴望与算计,虽一闪而逝,却未逃过甄嬛的眼睛。

  送走端妃,甄嬛独自靠在床头,心中波澜起伏。她不是不明白端妃的挑拨之意,但端妃有一句话没说错,她必须为女儿的将来打算。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难以遏制。

  与此同时,前朝正经历着一场风暴。

  早朝之上,准噶尔使者上殿呈上了国书。国书以“永结盟好”为名,求娶大清公主,美其名曰“安边民之心”。

  满朝哗然。

  年羹尧当即出列,怒斥道:

  “狂妄!准噶尔屡犯我边境,安敢妄求天朝公主!此乃奇耻大辱!臣请皇上发兵,踏平准噶尔,扬我国威!”

  一众武将纷纷附和,群情激愤。这简直是打整个朝廷的脸!

  然而,亦有老成持重之臣出列劝阻:

  “皇上,西北战事刚息,国库空虚,民生疲敝,实不宜再启战端。若允和亲,可暂缓边患,予我朝休养生息之机……”

  “荒谬!”

  年羹尧厉声打断:

  “姑息养奸,后患无穷!我大清天威,岂容亵渎!”

  双方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龙椅之上,胤禛面沉如水,指尖一下下敲着御座扶手,冷眼旁观着臣子的争论,未发一言。

  他心中雪亮,准噶尔此求,试探之意远大于真心。允了,有损国体,且公主嫁过去必是羊入虎口,生死难料。不允,则必起战端,虽劳民伤财却也正合他整顿武备、解决西北隐患之心意。

  关键在于,时机和代价。

  退朝后,养心殿内气氛凝重。

  胤禛摒退左右,只留苏培盛伺候。他负手立于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盯着准噶尔所在那片广袤区域。

  “皇上,喝口参茶定定神吧。”

  苏培盛小心翼翼奉上茶盏。

  胤禛接过,并未饮用,良久,才冷冷开口:

  “英格可汗……好大的胃口。”

  他语气中的杀意,让苏培盛打了个寒颤。

  “皇上,年大将军和诸位将军们主战之心甚切……”

  苏培盛低声道。

  “朕知道。”

  胤禛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年羹尧想打仗,想立功。但朕,不能只凭一时意气用事。”

  他顿了顿,问道:

  “承乾宫那边,今日如何?”

  苏培盛忙道:

  “回皇上,贵妃娘娘和小阿哥一切都好,娘娘经常带着阿哥在院里晒太阳呢。”

  听到承乾宫,胤禛冷峻的脸色稍稍缓和,他沉吟片刻,道:

  “摆驾,去承乾宫。”

  承乾宫院内,阳光正好。泠雪坐在铺了软垫的藤椅上,看着乳母抱着咿咿呀呀的弘朔在铺了厚毯子的空地上练习翻身。小家伙努力撅着屁股,吭哧吭哧的样子,惹得她唇角微扬。

  胤禛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温馨场景。他挥退宫人,走到泠雪身边坐下,很自然地将儿子抱过来,放在膝头逗弄。弘朔挥舞着小手去抓他的朝珠。

  “下朝了?今天议事这么久,可是有棘手的事?”

  泠雪递给他一杯温茶,随口问道。

  胤禛逗弄儿子的手顿了顿,脸上的笑意淡去,将朝堂上准噶尔求亲之事简单说了,末了,冷哼一声: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泠雪安静地听着,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西北局势,她一直暗中关注。她淡淡道:

  “和亲……是最无能的下策。嫁过去一个公主,换不来真正的和平,只会助长敌人的气焰,寒了将士的心。”

  胤禛看向她:

  “那依你之见?”

  “打,自然要打。”

  泠雪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西北不宁,国无宁日。但怎么打,何时打,却有讲究。如今朝廷需要时间恢复元气,整顿内务。不如……先虚与委蛇,假意考虑和亲,拖延时间。同时,加紧备战,囤积粮草,操练兵马,派精干之人深入准噶尔,探查虚实,分化瓦解。待时机成熟,一击必杀,永绝后患。”

  她顿了顿,看向胤禛,目光清亮:

  “至于公主……大清的女儿,金枝玉叶,岂是蛮夷可以觊觎的?皇上不妨放出风声,就说皇室适龄公主皆已订亲,尚未定亲的公主体弱不宜远嫁。若准噶尔执意求娶,需让公主调理好身体才可远嫁。”

  胤禛听着她条分缕析,心中震动。她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甚至更加周密老辣。

  虚与委蛇,暗中备战……这完全是最符合当前利益的策略。他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激赏:

  “皎皎,你真乃朕的智囊。”

  泠雪笑了笑,抽回手:

  “我随口说说。最终如何决断,自然由皇上圣心独运。”

  她将目光重新投向正努力翻身的儿子,语气慵懒:

  “我希望等朔儿长大了,西北已全然是我大清稳固的疆土,再无战乱之忧。”

  胤禛看着阳光下她恬静的侧脸和儿子稚嫩的身影,胸中豪情顿生。他沉声道:

  “你放心,朕绝不会让朕的儿子,生活在蛮夷的威胁之下。准噶尔……朕必灭之!”
  http://www.c8e.cc/44671/2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