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奇袭邓州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十一月十六日下午

  邓名率军隐藏在邓州城外的一片密林中,他通过千里镜仔细观察着城防情况。

  早在十月下旬,赵天霞实施坚壁清野之策时,就已将邓州以南的百姓尽数南迁。

  因此,当邓名率部自古城县东南渡口悄然渡过汉水后,一行人沿着偏僻小路北行。

  沿途竟未遇见半个百姓,清军的探马也没探查如此远的地方。

  使得他们的行踪得以完全隐蔽。

  尽管形势有利,邓名却一直不敢放松警惕,一路很小心。

  全军昼伏夜出,专择荒僻小径行军;

  沿途严禁举火造饭,人马皆食冷食干粮;

  所有甲胄兵器以布包裹,防止反光与碰撞声响;

  并在经过处仔细消除脚印车辙等痕迹。

  因此花了四天,才到达邓州北门附近。

  自从顺治皇帝将行在设于此地,邓州这里就成了清军在湖广前线最重要的枢纽。

  邓名与陈义武站在隐蔽处,用千里镜远远观察着邓州城的防务。

  陈义武皱眉思索片刻,低声道:

  “军门,但末将另有一忧。”

  邓名的千里镜紧盯着邓州城。

  “但说无妨。”

  “如今岳乐十万大军围攻襄阳、樊城不下,若久攻不克。”

  “会不会效仿当年多铎下江南之旧事,分兵绕过坚城,南下奔袭?”

  “届时我军主力皆在北岸,南方空虚,恐有不测。”

  邓名闻言,目光从远处的邓州城墙收回,赞许地看了陈义武一眼:

  “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

  他略作沉吟,继续道:

  “不过,此事无需过虑。当年多铎能率主力长驱直入,前提是江北四镇已降,南京门户洞开。而今形势大不相同。

  他的语气带着笃定:

  “你要明白,绕过坚城深入敌境,除非麾下尽是来去如风的骑兵,且能确保后方粮道无虞,否则便是取死之道。”

  “襄阳、樊城就像两颗钉子,牢牢钉在汉江之上。”

  “只要这两座城还在我们手中,清军若敢绕城南下,他们的粮道便时刻悬于利刃之下。”

  “我军随时可以出城断其归路,届时深入南方的清军便是瓮中之鳖。”

  其实还在后世上大学的时候,邓名就曾经在军事论坛上看到相关的讨论。

  结论是襄阳和樊城不能绕过,不然蒙元早就绕过攻宋了。

  不可能在襄阳耗了六年。

  能绕过的前提是,不担心对方会出城偷袭你粮道。

  哪怕真的要绕,也会有极大的风险。

  李星汉围住岳阳攻长沙,是因为有足够的兵力分兵。

  再加上长沙空虚,另外岳阳围城阶段,李星汉布置了很多疑兵,让岳阳守军没有发现端倪。

  陈义武眼睛一亮,随即又追问:

  “若...若清军不惜代价,以偏师牵制我守军,主力强行南下呢?”

  邓名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那更是自寻死路。兵法云‘倍则分之’。清军若分兵,则攻城兵力不足;”

  “若全军南下,则后方空虚,粮道漫长。”

  “我水师可控汉江,随时可断其联络。届时,谁包围谁,还未可知。”

  他顿了顿,语气重新变得果断:

  “所以,当务之急,仍是打乱清军在邓州的部署。”

  二人对话间,邓名始终没有停止对邓州城的观察。

  就在夕阳西斜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每隔约一个时辰,就有一支运粮队从北门入城。

  他屏息凝神,连续观察了两批运粮队的入城过程。

  发现守军只是例行公事地掀开几袋粮食查看。

  对押运人员几乎不加盘问,便挥手放行。

  “看来清军完全没想到我们会出现在这里,戒备很松弛。”

  邓名放下千里镜,对身旁的陈义武低声道。

  他目光锐利,脑中飞速权衡:

  敌军戒备松懈,确是良机;

  但伪装深入,风险亦大。

  他沉默片刻,将整个计划在心中反复推演,直到每个细节都清晰。

  “守军对运粮队检查松懈,这正是我们大好机会。”

  他声音沉稳,显然已深思熟虑。

  “传令下去,立刻挑选二百名最机警、会些河南口音的士兵。”

  “剃掉头发,编好金钱鼠尾,换上我们之前仔细保管的那些清军号衣和铠甲。”

  “再去仔细检查那些缴获的空粮车,”

  他特别叮嘱。

  “车辆、绳索、麻袋,所有细节都要与真运粮队无异。我们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

  -

  夜幕渐渐降临,一支特殊的“运粮队”在城外五里处完成了集结。

  负责带队的是个机灵的把总王挺,他是襄阳本地人,能说一口地道的河南话。

  实际上,本身襄阳方言和河南话也很像。

  “记住,”

  邓名亲自为这支奇兵送行。

  “进城后先控制城门,以三支火箭为号。若到子时还未能得手,立即撤退。”

  王挺抱拳道:

  “军门放心,末将定不辱命!”

  戌时三刻,王挺率领的运粮队缓缓行至邓州北门。

  夜色已深,城门即将下锁,只有几个守军无精打采地守在城头。

  哪部分的?这么晚才回来?

  城楼上一个守军探出身来,语气中带着不耐烦。

  王挺抬头,用地道的河南话回道:

  南阳府押粮的,路上车轴断了一回,耽搁了时辰。这大冷天的,兄弟行个方便,让咱们交了差事好歇着。

  这时,一个守军队长提着灯笼走近,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车队:

  文书呢?

  王挺从容地从怀中取出文书,手心却已沁出细汗。

  这队长比想象中更谨慎,正借着火把的光,仔细核验文书上的每一个字。

  这印鉴...

  队长突然皱眉。

  颜色似乎不太对。

  王挺心中一惊,面上却堆起笑容:

  前几日下雨,文书被淋湿过,许是洇了色。

  说着不动声色地靠近,袖中滑出一块碎银。

  兄弟们辛苦,这点酒钱不成敬意。

  队长掂了掂银子,脸色稍缓,正要挥手放行。

  远处忽然传来马蹄声。

  一队巡夜骑兵正朝城门而来。

  王挺暗叫不好,急忙压低声音:

  车上还有几坛南阳特酿,不如先搬下来给弟兄们暖暖身子?

  队长眼睛一亮,立即吩咐手下:

  快,帮他们把酒卸下来!

  就在这当口,巡夜骑兵已到跟前。

  带队把总勒住马缰,狐疑地打量着车队:

  怎么回事?这么晚还在进城?

  王挺心念电转,抢先答道:

  回把总的话,小的们是南阳押粮的,路上耽搁了。这不,正要请守城的兄弟们喝两杯暖暖身子。

  说着,他故意掀开一辆车上的苦布,露出几个酒坛。

  酒香顿时飘散开来,巡夜骑兵们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

  把总见状,笑骂了一句:

  算你们会来事。快些进城,别堵着门!

  王挺连忙指挥车队缓缓通过城门。

  就在最后一辆车即将入城时,一个年轻守军突然指着车辙叫道:

  “等一下!”

  顿时,王挺等人都觉得背脊一阵发凉。

  他们心想,难道被识破了?

  他们不由得时刻准备着,打算去摸身上的腰刀。

  那年轻守军叫道:

  这车印怎么这么浅?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车辙上。

  王挺眼睛骨碌一转,立刻有了主意,他笑道:

  “哦,这小兄弟观察真仔细!城外是泥土地,自然压得深;这儿已是硬实地,车印看着不就浅了?”

  队长不耐烦地挥手:

  行了行了,赶紧进去,别磨蹭了!

  车队终于全部入城。

  王挺等人暗中松了口气,立即按照预定计划分头行动。

  -

  在临时征用的知府衙门里,索尼刚刚批阅完最后一封公文。

  这位老练的议政大臣总觉得心神不宁,却又说不出缘由。

  “来人,”

  他唤来亲随。

  “再去巡视一遍城防,特别要叮嘱他们小心火烛。”

  “嗻!”

  亲随退下后,索尼走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不禁喃喃自语:

  “不知皇上在樊城那边战事如何了..”

  -

  王挺亲自带着二十名好手,以送酒为名接近城门守军。

  为了不引起怀疑,他故意让士兵们抬着酒坛。

  在秋风中大声说笑,装作与守军套近乎的模样。

  兄弟们辛苦,这天气开始转冷了,都来喝碗酒暖暖身子!

  王挺亲自斟酒,热情地招呼守军。

  就在他弯腰倒酒时,头上的暖帽不慎滑落在地。

  一个年轻的守军正要弯腰帮他拾起,目光却突然定在了王挺的头上:

  你的辫子......

  这时另一个守军也凑近细看,惊疑道:

  他们的辫子怎么都这么短?发茬都是新的!

  守军队长闻言神色一凛,右手立刻按在了刀柄上,厉声喝问: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这辫子分明是新剃的!说!什么时候当的兵?在哪位佐领麾下?

  王挺心知不妙,脸上却堆着笑:

  队长说笑了,咱们都是在南阳大营新补的兵,前几日才剃的头......

  放屁!

  队长猛地拔出腰刀。

  南阳大营上月就没补过新兵!快说!你们是不是明军细作?

  眼见周围的守军都围了上来,王挺知道再拖下去必会误了大事。

  他眼中寒光一闪,突然暴起发难,袖中短刀直取队长咽喉。

  动手!

  几乎在王挺出手的同时,他身后的二十名好手也一齐发动。

  有人掀翻粮车,从麻袋中抽出兵刃;

  有人直奔城门绞盘;

  还有人迅速抢占城楼制高点。

  那队长虽被王挺一刀毙命,临死前还是嘶声喊道:

  敌袭!关城门!

  快!控制城门!

  王挺一边格开刺来的长枪,一边大喝:

  发信号!让大军进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名明军士兵立即取出号箭,三支火箭接连射向夜空,在黑夜中划出耀眼的轨迹。

  -

  索尼正看着星空发呆,突然升起三支火箭,划破了寂静的夜幕。

  “不好!”

  索尼脸色骤变。

  “有情况!”

  火箭就是信号!

  隐藏在城外的邓名立即率领主力杀出。

  迅速按照王挺打开的城门涌入城中。

  一时间,邓州城内杀声四起。

  刚刚躺下的清军士兵慌忙起身,很多人连铠甲都来不及穿戴,只能提着兵器仓促应战。

  明军老兵们展现出了过硬的战斗素养。

  火铳手迅速占领制高点,几轮齐射就将试图组织抵抗的清军打得溃不成军。

  这些老兵装填火铳的速度极快,射击精准度更是令清军胆寒。

  在知府衙门内,更是乱作一团。

  刚刚被提拔为邓州知府的候补道员张建修,连官服都穿反了,惊慌失措地跑进索尼的房间。

  索、索大人!明军...明军杀进来了!

  索尼闻言大惊:

  什么?明军怎会突然出现在此?

  但他很快强自镇定,深吸一口气道:

  慌什么!速去组织人手抵抗!

  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邓名率领的主力已经冲入城中,这些久经沙场的明军将士如猛虎下山。

  很快就控制了各条主要街道。

  清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毕竟都是八旗精锐。

  很快就有满清将领迅速组织起了抵抗。

  在通往衙门的主街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靖西将军穆里玛率领亲兵据守酒楼,在二楼窗口布置弓箭手进行阻击。

  箭雨倾泻而下,数名明军士兵应声倒地。

  火铳手压制!虎蹲炮准备!

  陈义武立即下令。

  明军火铳手迅速抢占制高点,一轮精准射击后。

  虎蹲炮喷出霰弹,将酒楼窗口的清军弓箭手打得千疮百孔。

  陈义武同时注意到穆里玛的镶黄旗将军装束。

  这是条大鱼!务必生擒敌将!

  火铳手们于是刻意避开了穆里玛,集中火力清除其护卫。

  保护将军!

  一名清军佐领挺身挡箭,身中数弹倒地。

  明军士兵突入酒楼,当即变换战法,弃刃用背,易刺为扫,力求生擒敌将。

  穆里玛见状怒吼一声,挥刀迎战,沉重的腰刀带起凌厉风声。

  陈义武亲率精锐迎上,刀光交错间已过数招。

  穆里玛膂力惊人,每一刀都势大力沉,震得明军士卒虎口发麻。

  困住他!

  陈义武一声令下,士兵们顿时结成战阵。

  穆里玛虽勇,终究双拳难敌四手,在连续格开三把腰刀后,力道已显不济。

  陈义武窥准破绽,刀锋疾挑,精准地击在穆里玛手腕。

  只听的一声,腰刀应声脱手。

  两名士兵趁势扑上,一左一右将其死死按在柱上。

  放肆!本将军......

  穆里玛怒目圆睁,挣扎着还要再喊,却被迅速反剪双手,缚了个结实。

  主将被擒,残余清军见大势已去,纷纷弃械请降。

  -

  结枪阵,推进!

  邓名挥剑前指。

  明军士兵组成战斗队形稳步向前。

  突然,从一条小巷中杀出二十余名清军白甲兵。

  这些精锐身披重甲,手持长刀,凶猛地扑向明军侧翼。

  佛郎机炮!

  邓名大喝。

  随军的小型火炮立即开火,炮弹在白甲兵群中炸开,顿时残肢断臂四处飞溅。

  一个白甲兵被直接命中,上半身瞬间化作一团血雾。

  结阵!

  其中一名刀盾兵将领大吼。

  盾牌手迅速上前组成盾墙,长枪手从缝隙中突刺。

  冲在最前的白甲兵被三杆长枪同时刺穿胸膛,鲜血如泉涌般喷出。

  另一个白甲兵挥刀劈开一面盾牌,却被后排的火铳手近距离射中面门,整张脸顿时血肉模糊。

  不要恋战!

  邓名在乱军中大声指挥。

  直取衙门!控制马厩!

  这个决策十分明智。

  明军很快就在局部形成了兵力优势,一步步向衙门推进。

  沿途到处都是清军尸体,有的被火铳打得千疮百孔。

  有的被长枪刺穿咽喉,有的被炮弹炸得面目全非,青石路面上血流成河。

  -

  就在邓名率主力与清军在街道上激战正酣时。

  王挺之前已完成了夺取城门的首要任务。

  此时,王挺已集结了先前潜入城中的两百名精锐老兵。

  随着他一声令下,这支奇兵从一条偏僻小巷杀出,直插清军后方。

  王挺一马当先,双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他如猛虎般扑入清军阵中,刀锋过处血光迸现。

  一名清军把总见状举刀迎战,却被王挺侧身闪过。

  反手一刀削去半个头颅,红白之物顿时飞溅四散。

  在明军前后夹击之下,清军顿时阵脚大乱。

  残余清军被分割成数个孤立无援的小部队,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另一支明军小队成功夺取了城西的马厩。

  这里的战斗尤为激烈,负责看守马厩的五十名清军试图拼死抵抗。

  但是一阵阵枪响过后。

  那些清军身体冒着血窟窿,纷纷被射倒。

  马厩内,众多战马受惊嘶鸣。

  明军士兵迅速控制住场面。

  几个试图反抗的马夫被当场格杀,尸体被扔进马槽,鲜血染红了饲草。

  当邓名踏进知府衙门时,最后的抵抗正在这里上演。

  十余名索尼的亲兵组成最后的防线,但明军燧发枪一轮齐射就将他们全部放倒。

  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台阶上。

  整个邓州城已经基本落入明军掌控,只有零星的抵抗还在继续。

  街道上到处都是清军的尸体,有些地方的血水已经没过脚面。

  明军士兵正在逐屋清剿残敌,不时传来短促的厮杀声和垂死的哀嚎。

  当邓名走进知府衙门时,只见一位满清大员端坐堂上。

  此人头戴双眼花翎,身着绣鳞补服,气度不凡,显然地位尊崇。

  邓名打量片刻,开口问道:

  看阁下装束,必是满清朝中重臣。不知尊姓大名?

  堂上官员缓缓抬头:

  本官乃大清内议政大臣索尼。阁下又是何人?

  在下乃大明四川,湖广两省提督——邓名。

  索尼闻言,瞳孔猛然收缩。

  他霍然起身,难以置信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你...你就是那个三年来在四川,湖广屡挫我军的邓名?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在清军战报中频频出现、令多位满汉将领折戟的对手。

  竟然就出现在他眼前!而且竟如此年轻!

  只见邓名虽风尘仆仆,却掩不住眉宇间的英气。

  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不凡气度,竟隐隐透着几分王者之风。

  邓名从容不迫地拱手:

  正是在下。索大人,久仰了。

  索尼缓缓落座,苦笑道:

  好一个邓名。只可惜皇上早已移驾别处了,你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邓名不以为意:

  能请到索大人,也是大功一件。更何况...

  邓州城有那么多战马和粮草辎重武器弹药,这些收获已经远远超出预期了。

  邓名大手一挥,士兵们立即上前,准备将索尼捆绑起来。

  就在此时,一名潜伏在暗处的侍卫突然跃出,持匕首猛扑邓名而来。

  邓名身后的亲卫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但邓名的反应却极快,瞬间转身,以惊人的速度抽出腰间燧发短铳,并扣动扳机。

  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他的燧发短枪,一直都是装填了火药的。

  所以此时刚好派上用场。

  整个过程不过一秒,一气呵成。

  的一声巨响。

  铅弹正中那名跳出来的侍卫胸口。

  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整个人击飞出去。

  侍卫倒地不起,鲜血从胸前的伤口汩汩涌出。

  索尼目睹这一幕,大吃一惊!

  没想到这邓名居然有如此快的反应速度。

  而且他手中的枪械威力如此之大。

  最终,他大声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这最后的杀招,也失败了。
  http://www.c8e.cc/48191/1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