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军营里的“八卦”
推荐阅读: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农民将军
汉末三国路
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虚张声势吓跑溃兵的经历,让陈默在小队里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依旧是个新兵蛋子,但再没人把他当成纯粹需要照顾的累赘。连疤脸张听说此事后,再操练他们时,骂陈默“蠢材”的次数都明显减少了,偶尔还会扔过来一句“脑子还算没完全锈住”。老王头对陈默的态度更是耐人寻味。他不再完全把陈默当成需要手把手教的新兵,有时布置侦察任务或分析情报时,会下意识地问一句:“汉默,你怎么看?”这让陈默受宠若惊,又压力山大,每次都得绞尽脑汁,把那些来自不同轮回的模糊“经验”包装成合理的推测,生怕露了马脚。
【王什长好感度持续提升。当前关系:赏识。效果:获得更多实践机会,遭遇危险时被优先救援概率微幅增加。警告:能力与身份不匹配可能引发更高层级关注,福祸难料。】系统的分析总是这么冷静(且扫兴)。
日子在训练、巡逻、侦察中一天天过去。这日正好是难得的休整日,没有催命的哨声,也没有繁重的任务。天空阴沉,飘着细密的雨丝,但营地里却比往日更加“热闹”。不能外出操练的士兵们聚在各自的营帐里、伙房旁、甚至马厩的干草堆边,进行着军营里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嚼舌根,传八卦。
陈默本来想抓紧时间补觉,修复一下被“醉兄”颠得快散架的筋骨,却被精力过剩的李狗蛋硬拉了出来。
“默哥,别睡了!听他们说书去!可有意思了!”李狗蛋两眼放光,仿佛要去参加什么盛大的庙会。
所谓的“说书”,其实就是几个识点字、或者走南闯北见过些世面的老兵,在人群中心吐沫横飞地讲述各种真伪难辨的消息和传闻。听众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不时发出惊叹、哄笑或咒骂。
陈默被李狗蛋拉着,挤进一个围着最多人的圈子。中心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卒,正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要说咱们汉王,那可是真龙天子!你们知道吗?前几天刚传来的消息,汉王在洛阳,又纳了一位美人!听说那女子肤白如雪,能歌善舞,是当地大户献上的!啧啧,这才是真英雄该有的排场!”老卒说得口沫横飞,仿佛他亲眼所见。
底下士兵一阵羡慕的啧啧声,有人感叹:“还是当大王好啊!”有人则猥琐地笑道:“不知道咱们将来立了功,能不能也赏个婆娘?”
陈默听得暗自摇头。刘邦好色,这倒是史书有载,不过在这种时候还忙着纳妾,恐怕不仅仅是“英雄排场”那么简单,或许也包含着安抚地方势力的政治意味。但这些底层士兵显然不会想那么深。
另一个角落里,话题则严肃一些。一个看起来像是当过小吏的士兵正在抱怨:
“唉,别提了。我有个同乡在萧何丞相手下当差,听说关中日子的日子也不好过。粮草催得紧啊!咱们在前面打仗,后面征粮的官吏腿都快跑断了。这仗,打得就是钱粮啊!”
旁边有人附和:“可不是嘛!听说为了运粮,渭水上的船都快堵满了!就这样,送到咱们手里的,还不是这点粟米咸菜?”
这话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抱怨声四起。陈默心中一动,汉军的后勤压力看来不小,这或许是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历史上刘邦能打赢项羽,萧何稳定的后方支援是关键之一,但现在看来,这个过程绝非轻松。
最让陈默竖起耳朵的,是关于东方战事的议论。
“嘿,你们听说了吗?项王在齐地,可是碰上硬茬子了!”一个消息似乎更灵通的士兵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田荣那家伙,不服项王分封,扯旗造反了!项王亲自带兵去平叛,听说打得很惨烈,城阳那边杀得血流成河呐!”
“活该!”立刻有人叫好,“让他霸道!让他把咱们汉王赶到巴蜀去!现在后院起火了吧!”
“就是!最好项王在齐地陷住,脱不了身,咱们汉王正好一路东进,直捣彭城!”
人群中弥漫着一种乐观甚至轻敌的情绪。仿佛项羽被困齐国,汉军东进就真的是一片坦途,彭城指日可下。
陈默的心却随着这些议论一点点沉下去。没错,项羽主力被牵制在齐地,这是汉军的机会,但同时也是巨大的陷阱。项羽用兵神速,万一他迅速平定齐乱,或者干脆舍齐地而率精锐轻骑回师,那么深入敌境、战线拉长的汉军,就会立刻成为砧板上的鱼肉。
他注意到,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乐观。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兵,听着这些议论,只是默默地抽着烟袋,眼神里带着忧虑,很少插话。老王头也不知道溜达到哪里去了,估计是懒得听这群新兵蛋子呱噪。
李狗蛋却完全被这种乐观气氛感染了,兴奋地对陈默说:“默哥!听见没?项王不行了!咱们很快就能打进彭城了!到时候,说不定能抢……哦不,是领赏!领好多钱!”
陈默看着李狗蛋那充满憧憬的脸,实在不忍心泼冷水,只能含糊地应道:“嗯……但愿吧。”
他挤出人群,想找个清静地方喘口气。细雨飘在脸上,带来一丝凉意。他信步走到营地边缘,靠近辎重堆放的地方。这里相对安静一些,只有几个看守物资的士兵在闲聊。
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略显不同的身影。那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色长衫、头戴方巾的中年人,正坐在一个倒扣的木箱上,就着微弱的天光,在一块木牍上写着什么。他身形瘦削,气质斯文,与周围五大三粗、满口粗话的军汉格格不入。旁边放着一个打开的竹简箱,里面似乎装着不少文书。
书吏?陈默心里一动。在等级森严的军队里,识文断字的人地位特殊,他们负责记录功过、传递文书、管理档案,虽然不一定有实权,但往往能接触到普通士兵接触不到的信息。
那书吏似乎感觉到了陈默的目光,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平静,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审视和疏离感,但没有敌意。
陈默连忙低下头,假装路过。但他心里已经记下了这个人。或许,这是一个潜在的信息渠道?想要了解更高层的情报,光靠听大兵们吹牛是不够的。
休整日的“八卦狂欢”一直持续到傍晚。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士兵们心满意足地散去,各自回味着听来的各种消息,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
陈默却毫无轻松之感。军营里弥漫的盲目乐观情绪,像一层温吞的雾气,掩盖着下方汹涌的暗流。他知道,历史的巨轮正在加速,而他自己,以及身边这些鲜活或不那么鲜活的生命,正被这股洪流裹挟着,冲向那个名为“彭城”的瀑布口。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准确的判断。不能再满足于被动地听天由命了。
【信息收集:军营舆论倾向(过度乐观)、后勤压力(存在)、高层动态(模糊)。情报网络节点(书吏先生)已标记。生存点 5(信息价值评估)。】
系统的提示冷冰冰的,但陈默却从中感受到了一丝紧迫感。
他望向营地中心那几顶最大的、属于高级将领的帐篷,又看了看远处那个刚刚合上木牍、起身准备离开的书吏背影。
“得想办法……接触一下。”陈默低声自语,握紧了拳头。
这一次,他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了。哪怕最终依旧无法改变什么,他也要挣扎着,睁大眼睛,看清楚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
http://www.c8e.cc/48256/1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