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意外的“面试”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休整日过后,训练照旧,但疤脸张给老王头这一什安排的任务明显多了起来,而且不再是单纯的巡逻,开始涉及更远距离的侦察和地形绘制。显然,汉军东进的步伐在加快,对前方情报的需求愈发迫切。

  这日,老王头带着小队完成了一次对东北方向一片河谷地的侦察。任务不算危险,但路程不近,返回营地时已是傍晚,夕阳将人影拉得老长。众人人困马乏,只想赶紧交了差事回去啃干粮。

  然而,老王头却没直接带他们回营帐,而是径直朝着营地中心区域一处相对整洁的帐篷区走去。那里飘扬着几面标示着不同职能的旗帜,其中一面写着“记室”二字。

  “王什长,咱这是……”李狗蛋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疲惫。

  老王头头也不回:“屁话多,跟着走就是了。侦察回来的情况,得跟记室的书吏先生禀报清楚,画成图,记录下来。不然你们跑断腿也是白搭。”

  陈默心中一动。记室?就是管理文书档案的地方。他立刻想起了休整日那天在营地边缘见过的那个青衣书吏。难道今天能见到他?

  果然,老王头在一顶较大的帐篷前停下,示意众人等候,自己整了整皮甲,清了清嗓子,才朝里面喊道:“报告!斥候营丙什三伍队率王贲,巡哨归来,特来禀报!”

  “进来。”里面传来一个平和沉稳的声音,略带些文气,与军营里的粗犷格格不入。

  老王头示意黑夫和麻秆带着其他人在外等候,只单独叫上了陈默:“汉默,你跟我进去。河谷那边有几个拐弯和岔路,你记性好,来说清楚。”

  陈默心跳漏了一拍,强作镇定地应道:“诺。”

  掀开帐帘,一股淡淡的墨汁和竹简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帐篷内部比士兵的营帐宽敞整洁得多,两侧堆放着高高的卷起来的竹简和木牍,中间一张简陋的木案后,坐着一位青衣方巾的中年文士,正是陈默那日所见之人。他正伏案书写,手边放着一盏油灯,灯芯如豆,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

  “王队率,辛苦了。”书吏先生抬起头,放下笔,脸上带着程式化的温和笑容,“此番巡哨,河谷一带情形如何?”

  老王头抱拳行礼,然后开始一板一眼地汇报,主要说了道路状况、河流水深、有无桥梁损坏、以及遇到的零星百姓情况。他语言简练,但多是客观描述,比如“路宽约可并行两车”、“河水及腰深”、“遇樵夫三人,言近日未见大队人马”等。

  书吏先生一边听,一边在一块空木牍上快速记录着,偶尔点点头。

  老王头说完,补充道:“先生,河谷往里有几个岔路口,地形有点绕,让这小子汉默跟您细说,他看得仔细。”说着把陈默往前推了推。

  书吏先生的目光这才正式落到陈默身上,依旧是那种平静的审视,但似乎比那日营区边缘的一瞥更专注了些。“哦?你叫汉默?新补入的斥候?”

  陈默连忙躬身:“回先生话,是的。”

  “不必多礼,说吧,有何发现?”书吏先生指了指案前的地面,示意他近前。

  陈默深吸一口气,走到案前。案上铺着一张粗糙的羊皮地图,上面用炭笔画着简单的山川河流标记,正是他们刚才侦察的那片区域。他凭借记忆,开始补充老王头汇报的细节:

  “回先生,从主路进入河谷约三里处,有一向左的岔路,路窄,但可通一处高地,视野极佳,可见河谷大半。再往前约五里,有一向右的岔路,沿小溪上行,尽头是一小片猎户废弃的营地,有生火痕迹,但应是旧痕。此外,河谷中段西侧山壁,有轻微滑坡迹象,碎石较多,大队车马通过需小心……”

  他尽量让自己的描述清晰、有条理,并且刻意加入了一些基于“经验”的判断,而不仅仅是现象罗列。比如,在提到猎户营地时,他加了一句:“根据灰烬凝结程度和周围脚印的模糊程度判断,废弃至少半月以上。”在提到滑坡时,又说:“看碎石新旧和植被覆盖,应是前几日大雨所致,近期若再无大雨,应无大碍。”

  这些判断,有些是来自老王头教的“辨痕”知识,有些则夹杂了他前世轮回中积累的、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痕迹的模糊时间感。

  书吏先生听着,记录的速度慢了下来,不时抬头看陈默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等陈默说完,他没有立刻评价,而是沉吟了一下,问道:“你观察得很细致。依你之见,这片河谷,若我军大队通过,需注意些什么?或者……有无可能被敌军利用设伏?”

  这个问题超出了简单的情况汇报,带有一定的策略分析意味了。老王头在一旁微微蹙眉,似乎觉得书吏问得有点深了。

  陈默心里也是一紧,知道关键时刻来了。他不能说得太超纲,但又要展现价值。他斟酌着词语,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说:

  “先生明鉴。河谷整体利于行军,但有几处隘口,如方才所说的高地岔路口、以及河谷末端收窄处,若被小股敌军占据,以弓弩阻击,会迟滞我军速度。至于大队设伏……河谷两侧山势虽陡,但林木不算特别茂密,难以完全隐藏大军踪迹。不过,需警惕敌军轻骑利用河谷外的复杂地形,快速机动,迂回袭扰我军侧翼或后勤。”

  他这番话,既点出了可能的战术风险,又否定了大规模埋伏的可能性,最后还提到了轻骑袭扰——这其实是他基于对项羽用兵风格的“先知”而埋下的一个极其隐晦的伏笔。

  书吏先生听完,手指轻轻敲打着木案,久久没有说话。帐篷里只剩下油灯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老王头也屏住了呼吸,看着书吏,又看看陈默。

  终于,书吏先生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思路清晰,言之有物。你……读过书?”

  来了!陈默最怕的问题。他连忙按照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回答,语气带着适当的惶恐和谦卑:“回先生,小子家境贫寒,哪有机会读书。只是……只是自幼
  http://www.c8e.cc/48256/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