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他也统统要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秦国早已将周边的西狄、北戎诸部降服。

  若连这些边地部族都无法征服,秦国也就别谈东出灭六国、一统天下了。

  正是因为将西狄、北戎这些周边势力都征服归顺了,秦国才得以安心,不必担忧边疆不安,能够全力对外,集中力量攻打六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同样也正因为这些部族早已臣服,所以每逢秦国册立新太子、新君继位这样的大事,他们通常都会主动献上贺礼,以表忠心。

  像扶苏太子被正式册封之时,原本按照惯例,西狄、北戎等部都应前来进贡牛羊牲畜,表达敬意。

  此刻扶苏刚一开口,嬴政便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望着眼前这些农家子弟,毫不避讳地笑了笑,淡淡说道:“你是看上他们的牛了?”

  扶苏故作正色道:“孩儿并非贪图那些牛,只是当年父王被立为太子时,西狄、北戎都曾送来牛羊作为贺礼。”

  “如今孩儿也受册为太子,理应有同样的礼遇,为何却不见他们有所表示?”

  “去年册封之时,孩儿并未收到任何进贡之物,这难道不是对孩儿这位秦国太子的轻视,也是对父王的不敬吗?”

  其实并非西狄、北戎有意怠慢,而是他们至今都尚未得知扶苏被立为太子的消息。

  毕竟在如今这个时代,消息传播极为缓慢。

  更何况,这些部族在秦国眼中本就远不如六国重要。

  若无实际利益需要,秦国也不会特意派人通知他们太子更替一事。

  因此,西狄、北戎若想得知此事,只能依赖往来商旅带来的消息。

  而这样的传播方式,往往需要一两年,甚至两三年时间也属寻常。

  所以即便扶苏是去年才被册立的,今年西狄、北戎尚未进贡,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但不论合不合理,如今扶苏就是表明自己没有收到贺礼。

  秦王嬴政听了微微一笑,点头说道:“你说得有理,西狄、北戎如此怠慢,确实有失礼数。”

  “回头寡人便发令,命他们进贡牛羊,以贺我大秦太子确立。”

  扶苏听了,面露喜色,随即又补充道:“不过,不要羊,全要牛。”

  “若他们觉得养大牛不易,送来牛犊也行。”

  “这些牛犊稍加喂养,便可用于耕田。”

  “那些还不适合耕作的小牛,可以送到我这里,由农部下属的畜牧司负责喂养。”

  “至于那些已经可以耕作的牛,则分发到各地乡里,缓解因男丁出征,家中只剩妇孺而造成的耕力短缺问题。”

  “这样一来,也能提升百姓日常耕作的效率。”

  嬴政略作思索,便点头应允:“好,此事寡人会为你安排妥当。”

  扶苏闻言,笑得眼角弯弯:“谢谢父王!”

  一旁始终未曾插话的许子,在秦王与太子谈话结束后,忽然上前拱手行礼,郑重说道:“陛下与殿下心系黎民疾苦,仁德广布,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微臣代天下百姓,叩谢陛下与太子殿下。”

  嬴政坦然受礼,他本就做了实事,自然担得起这份敬意。

  而扶苏则连忙伸手虚扶道:“许师快请起,这些本就是我与父王应尽之责。”

  许子顺势起身,心中对嬴政与扶苏的敬重更胜一分。

  甚至恨不得秦国能在嬴政的率领下,早日扫平六国,一统天下。

  如此,天下百姓便能在他们的治理下,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待许子起身之后,扶苏太子微微蹙眉说道:“不过,秦国人口众多,仅靠西狄、北戎进贡的牛羊,恐怕难以满足国内所需。”

  秦王嬴政听后略一沉吟,便开口道:“无妨,寡人曾听闻有一位商人名叫乌氏倮,精于畜牧买卖,所养牲畜之多,以山谷计数。”

  “回头寡人再下旨意,从他那里采买一些牛畜,用以补充所需。”

  听闻此言的扶苏太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开口道:“不知父王是否可以将其召入咸阳?孩儿想亲自见一见此人,另外也有些事情,或许还需他协助。”

  对于太子的小小请求,秦王嬴政自然没有反对,当即点头答应。

  “我就说嘛,太子扶苏殿下所提出的耕作新法,怎么可能就这么简单呢,原来还有后续啊!”

  “原来在耕作过程中,还需将垄上的土分几次慢慢培在作物根部,直到将垄填平为止!”

  “这个方法操作起来也不难,我已经记下了。”

  “我也记住了,就等着天幕上的农人们去实际验证一下了。”

  “要是能有耕牛帮忙拉犁,那就好了,省力又高效。”

  “太子殿下为了百姓耕作省力,让西戎、北狄进贡耕牛,不知道始皇帝会不会也下令让这些部族进贡耕牛?”

  “如果始皇帝也这么做,并将这些耕牛分给我们百姓使用,那可就太好了。”

  “哪怕需要花些粮米换用耕牛,我们也愿意。”

  “是啊,只要能换得耕牛短暂使用,我愿意出这笔钱。”

  “要不,我们去找地方官说说,让他们代为向朝廷禀报,请求朝廷多分配一些耕牛。”

  “这个主意不错,我们现在就去。”

  天幕之下,各地的百姓看着太子扶苏在天幕中的讲解,纷纷议论起来。

  他所提出的“代田法”其实并不复杂,是在当前普遍使用的“畎亩法”基础上改良而来,对于常年耕作的百姓来说,只要看过一遍,基本上都能掌握。

  真正让他们心动的,还是耕牛。

  虽然牛耕早在商代已有,至战国时期有所发展,但长期以来并未普及。

  直到汉武帝时期,也只是少数富户、权贵才能使用,普通百姓依旧依靠木制或铁制的耒耜耕作。

  不是百姓不想用牛耕,而是因为耕牛数量稀少,价格昂贵,普通人家根本无力负担。

  因此,当他们看到太子扶苏为了减轻百姓负担,特意从西戎、北狄征调耕牛,准备发放给百姓使用时,各地百姓也都希望始皇帝能采取同样的举措。

  至于西戎、北狄是否愿意进贡耕牛,百姓们反倒不担心。

  他们有几十万大军吗?

  大秦想要的东西,他们敢不给?

  当初六国也曾试图抗拒秦国统一,结果如何?

  若西戎、北狄真敢违逆大秦,届时只要始皇帝一声令下,出兵“索牛”,百姓们也愿意自备甲胄,踊跃参军随征。

  更何况,自从上次天幕出现以来,一向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似乎也开始关注起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疾苦。

  不仅派官吏出面安抚,还承诺会改善民生,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因此,各地百姓,尤其是关中一带的秦人,胆子也壮了不少,时常去找地方官,把各种想法和建议提出来,请他们代为呈报给皇帝。

  对此,地方官们也只能无奈接受,毕竟圣意难违,百姓热情也难以推拒。

  首先,若是仅有一两位平民百姓前来申诉,他们倒是可以装作没听见、没看见,也就不用上奏了。

  但若是一大群百姓前来陈情,那他们就算再想回避,也得做个样子出来,至少表面上要应付过去。

  毕竟,万一激起民愤,后果也不好收拾。

  最近始皇陛下格外注重民意,甚至还特意派遣几位皇子、公主巡游各地,去慰问孤寡老人,体察民情。

  其次,之前始皇也明确交代过,要各地官吏注意收集百姓的意见。

  对于那些百姓反映强烈的事情,务必要记录在案,并及时呈报到咸阳。

  因此,对于百姓希望获得耕牛的诉求,他们也老老实实地写了下来,打算之后正式上奏,交由始皇与朝中重臣斟酌处理。

  此时,咸阳城内,秦始皇嬴政望着天幕,忽然开口道:

  “秦国如今一统天下,如此盛事,四夷怎能不献上贺礼,以表敬意!”

  “传朕旨意,四夷必须进贡百万头牛羊!”

  “若不奉诏,便派我大秦锐士前去取之!”

  当年太子扶苏尚且年幼,只能在西戎与北狄之间挑拣牛羊。

  但如今他是始皇,岂止西戎北狄,便是东夷、南蛮的牛羊,他也统统要了!

  以前未曾留意四夷的牛羊对于百姓有如此大的用处,也就罢了。

  如今既然明白其中价值,若四夷不肯以百万牛羊作为贺礼,那便休想在大秦周围安享太平。

  须知,未统一之时,大秦的势力仅限于西戎、北狄一带。

  可如今,东夷、南蛮也都在大秦掌控之下。

  所谓掌控,便是若有一日大秦不悦,便可挥军前往讨伐!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大秦,确实拥有让四夷寝食难安的军力。

  眼下刚灭六国,正是一国军威最盛之时。

  更何况,自上次天幕事件之后,太子扶苏曾指出军功爵制度的弊端。

  不少老秦人担心以后没了立功受爵的机会,心中早已不安。

  若此时有哪个部族胆敢拒不上贡,那正好给大秦出兵的理由。

  待战事结束,便可用战功赏赐安抚这些忧虑军功爵制将被废除的老秦人。

  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等文武百官听闻诏令,皆低头应命:

  “遵陛下旨意!”
  http://www.c8e.cc/48400/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