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经验和本领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对于始皇的命令,朝中群臣皆无异议,反倒觉得合情合理。

  想那大秦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如此功绩,四方蛮夷若不献上百万牛羊以示庆贺,岂非无礼?

  岂非不合常理?

  朝臣们皆认为,大秦愿意接受四夷的贡品,已是给他们脸面。

  若不给面子,那连进贡的机会都不会留,直接大军压境,连草皮都要翻个底朝天。

  与此同时,隗状与王绾也在琢磨,始皇所说的“牛羊百万”究竟作何解?

  是牛羊合计一百万头?

  还是牛羊各一百万?

  又或者,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自进贡一百万?

  还是四地合计进贡一百万头牛、一百万头羊?

  亦或每地各自进贡一百万头牛与一百万头羊,总共四百万牛与四百万羊?

  毕竟始皇刚才并未明言具体数目。

  若为此事再去请示,又显得太过琐碎,未免惹人非议。

  略作思量后,左丞相隗状与右丞相王绾便达成一致,决定按照“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献牛、羊各百万头”的标准来执行贡赋任务。

  这种事,不怕索取得多,只怕索取得太少。

  因为如果贡额过高,即便无法完成,责任也不在他们身上;

  但若贡额太低,结果却未能完成,那责任可就完全落在他们头上。

  至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是否真能拿出各百万头牛羊,那是他们自己的事,与大秦无关。

  倘若真的拿不出来,大秦自然会以武力相逼。

  当然,若真是困难重重,实在无法短时间内凑齐数目,

  只要他们态度恭敬顺从,秦国也并非不能通融一二,给予三五年宽限。

  只要他们能在限期内补齐数目,秦国也可以勉强接受。

  本着这样的想法,隗状与王绾开始思索该派何人出使四夷,担任大秦使者。

  与此同时,乌氏倮也没料到,天幕中自己的身影竟然能比原历史提前十几年与秦始皇建立联系。

  不过,对他来说这反而是个良机。

  借助天幕的昭示,加上眼下秦国对牛羊特别是耕牛的需求必定极为迫切,

  若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为秦国提供大批耕牛,想必秦国和始皇必然会给予他远超牛羊价值的回报。

  对他而言,财富与牲畜早已不再是追求。

  他如今所看重的,是更显赫的身份和更高的地位。

  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他现有的财富与势力不被他人夺走。

  而趁着这次天幕的契机与秦国、始皇建立联系,极有可能帮他实现这一目标。

  想到这里,乌氏倮立即行动起来,着手清点自己所拥有的山谷中牛羊的数量,准备在天幕事件结束之后,将其中大部分耕牛献给始皇。

  太子扶苏用简短几句话敲定了西戎、北狄进贡耕牛之事,目光随即又回到田间劳作之中。

  他回想起刚刚农家弟子两人协作的耕种方式:一人在前用耒耜开沟,一人随后小心翼翼地撒种。

  片刻之后,扶苏随手折下一根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不久之后,众人便看见他在地上勾勒出一个模样奇特、只有一条腿的器具。

  他抬起头,对身边的章邯吩咐道:“去请工部的墨家弟子过来,让他们带上工具,孤要他们协助打造一件新器物。”

  章邯立刻领命,转身示意身旁的中书谒者前去传令。

  一旁的许子忍不住问道:“请问殿下,这是什么器具?”

  扶苏简要答道:“暂且称它为‘耧车’。”

  “刚刚我见你们两人分工劳作,一人开沟,一人播种,效率较低,所以我就在想,有没有办法用一个器具一次性完成这两项工作。”

  随后他指着地上的图示,一一讲解道:“这是耧架,用来支撑整个装置。”

  “这是耧斗,用于装盛种子。”

  “这是耧腿,中空并与耧斗连通,种子便能顺着耧腿落入土中。”

  “这是耧铲,可以在平整的土地上开沟、播种,同时完成覆土和镇压。”

  “如此一来,只需一人或一头牲畜牵引,另有一人扶着耧车,便可同时完成开沟与播种。”

  “比起之前两人协作的方式,省时省力,效率大大提升。”

  听完扶苏的讲解,在场的农家子弟,包括许行在内,皆面露惊喜之色。

  正如那句话所说,他们耕作一生,虽技艺娴熟,却因身处其中,往往忽略了还可以借助器具来提升效率。

  但当太子扶苏提出耧车的构想后,凭借他们多年躬耕的实际经验,这些人几乎立刻就明白了太子所说的内容,意识到这个想法是可行的。

  于是,在场的农家子弟们也不再打算等待墨家的人到来,当场便忍不住动手尝试,按照扶苏太子描述的样式,自己先试着做一个出来。

  可惜,农家子弟在制造器具方面的技艺,终究还是比不上专攻器械制造的墨家弟子,再加上手头缺乏相应的专业工具。

  所以在墨家一众人赶到之前,许子等农家子弟也没能造出一个真正能用的耧车。

  直到身为工部尚书的相里季带着墨家弟子抵达现场,并听完了太子扶苏关于耧车的构想之后。

  他们立刻就展现出墨家在器械研究与制造方面的专业水准,没过多久,便迅速做出了一台看上去便可投入使用的耧车。

  “出门太急,我们没带合适的铁片,太子殿下提到的铁制耧铲一时还做不了。”相里季举着刚做好的耧车解释道。

  “但我们已经将木制耧铲削得非常尖锐,短期内使用的话,效率应该和铁制的差别不大。”

  “等验证了这个耧车的实用性后,工部会回去专门制作配套的铁制耧铲。”

  扶苏太子听后点头表示,可以先试一试。

  早已跃跃欲试的农家子弟们,立刻行动起来,往耧斗里装上种子。

  接着便由一人在前牵引,另一人负责操控耧车,进行开沟和播种。

  起初由于生疏,开的沟深浅不一。

  但不愧是长年务农的农家子弟,很快便展现出他们在耕作方面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本领。

  不过一会儿,那两名操作的弟子便熟练掌握了使用方法。

  随后,在场的众人便看到他们操作着耧车飞快地播种,转眼间便播完了一大片土地。

  与此同时,另一群农家弟子则在播种后紧随其后,把种子翻出来查看,检验播种质量。

  约莫半个时辰过去,负责演示的两名弟子满脸兴奋地跑回来报告:“这耧车完全没问题,开沟下种又快又省力!”

  “有了这个,就算没有牲口帮忙,两个人一天也能种十亩地!”

  “如果配上耕牛牵引的话,我估计一个人加一头牛,一天种二三十亩田不在话下!”

  另一边,负责检验播种质量的弟子也兴奋地汇报:“刚开始不太熟练,有几处种子播得不够好。”

  “但后面基本都播得非常合格。”

  “而且相比以前的手工播种,这耧车播下的种子分布更加均匀、合理。”

  “我建议今年夏种就全面推广使用耧车!”

  听到操作与检验两方的反馈,即便是一直在旁听的秦王嬴政,也忍不住愣住了。

  虽然他之前并不清楚普通人一天能种多少地,但刚才听了这些汇报后,心中已有数。

  以往,一个人在前用耒耜开沟,另一个人在后撒种,两人配合一天最多也只能种两到三亩地,顶多四亩。

  而扶苏这次设计的耧车,直接将效率提升了三到四倍!

  若再用耕牛代替人力牵引,效率更是翻了近十倍!

  不,不止,这还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如果把这个省下来的人力也投入到同样的耕作中去……

  原本仅凭两个人力,但在用上了耕牛和耧车之后,开沟播种的效率竟提升了将近二十倍!

  这可是二十倍的提升啊!这意味着秦国能多开垦出多少良田!

  其实有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如今的秦国,乃至其他六国,其实并不缺土地。

  毕竟整个战国时期,全国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多万而已。

  从理论上讲,就算这三千多万人人人都封地受田,以秦国与其他六国目前所拥有的国土面积来看,

  即便其中大量田地早已被贵族、公卿占据,也理应还剩下不少土地,可以赏赐给有军功的将士。

  那么,为何现在却出现无田可赏的情况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许多所谓的土地其实都是荒地。

  这些荒地必须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长期开垦和经营,才能逐渐变成真正可耕作的田地。

  荒地和熟田,完全是两回事。

  否则,如果随便一块荒地都能用,那秦军士兵又何必等着朝廷赏田,自己去开垦一块不就行了?

  其实,秦国对开垦荒地是持鼓励态度的。

  只要你肯下功夫开垦,那块荒地就是你的。

  但问题是,开垦一块荒地往往需要两三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和投入,才能变成真正的熟田。

  相比之下,将士们自然更希望获得已经耕熟、可直接种植的田地,毕竟这可以省去多年的辛劳。
  http://www.c8e.cc/48400/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