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全在赚钱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海岩之所以会注意到《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一个是因为这是“海马”出品的电视,而且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很难不引起注意,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部剧确实是太火了。

  这段时间里,不论是海岩的家人还是街坊邻居,还是昆仑饭店的职员,走到哪儿讨论的都是《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见了面儿少不了问一句《编辑部的故事》新一集播出了没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海岩就算是不想注意到这部《编辑部的故事》都很困难,除非他和社会隔绝,而他的职业身份注定没办法和社会不去接触。

  而且最关键的是,海岩这段时间和电视剧和央视都联系很密切。

  他的《便衣警察》刚在央视播完,讲的大概是周志明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刑15年,在经历了无数磨难后,周志明终于得到了平反,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警察。

  剧情在后世再看的话,已经有点俗套,甚至是有点狗血了。

  但是这部剧在这会儿有多火呢?

  嗯,当时一经亮相,便迅速引发街头巷尾的轰动,据传连小偷都会准时收看,间接导致当时社会犯罪率大幅下降。

  另外这部剧的主题曲,同样响彻街头巷尾,电视剧一播出,耳边便经常有人哼唱:“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少年壮志不言愁,金色盾牌热血铸就。”

  这首刘欢演唱的《少年壮志不言愁》,直接火进了几代人的DNA里,后来《我是刑警》一播出,又大火一阵,旋律还是让人无限感动。

  另外呢,《便衣警察》这部剧造成的影响力太大,影响了后来很多事情。

  就说陈思诚吧,陈思诚讲起自己报考中戏的时候,直接承认自己沾了这部剧的光。

  据说,陈思诚报考中戏时,因为他有打架的前科,所以报考北电被拒,但是在洗手间碰到了刘国平老师,刘国平一看见他,就说了一句“你很像我的一个学生胡亚捷”。

  后来陈思成考上中戏,而中戏的班主任正是刘国平的爱人。

  正是因为对陈思诚印象深刻,刘国平向爱人推荐了陈思诚,然后以浪子回头金不换鼓励陈思诚,给了他艺术上的第二次生命。

  胡亚捷是谁呢?当然就是《便衣警察》的男一号饰演者了。

  另外还有一段野史,说当年拍《便衣警察》的时候,男一号胡亚捷和女一号谭小燕假戏真做,而这一点呢,剧组里的人都心知肚明。胡亚捷演技好,人也长得帅,谭小燕被迷得神魂颠倒,可惜谭小燕后来资源太好,两人便渐行渐远。

  时间回到现在,《便衣警察》的播出,给海岩带来了巨大的名气上的提升。

  一时间,身边亲戚、朋友、同事全在讨论自己改编的电视剧,海岩这也是头一回在艺术作品上取得这么大的名气。

  即便再谦逊,也难免生出几分飘飘然,一抹自豪也骄傲从心底油然而生。

  然而这样的好日子还没过多久。

  海岩就发现《便衣警察》没什么讨论度了。

  也不能说没什么讨论度。

  主要大家的注意力就那么一点儿,《编辑部的故事》一播出,就全去讨论《编辑部的故事》了,没空来想《便衣警察》的事情。

  总而言之就是,电视剧《便衣警察》的热度被《编辑部的故事》盖下去了。

  这便让海岩有些克制不住的郁闷。

  虽然这郁闷表露的不明显,但海岩确实是心里有点儿膈应。

  既生瑜,何生亮啊?

  或者错开一点儿上映也行呐。

  他又不是没看过电视,深知能像他这部《便衣警察》一样火爆的电视,十年里或许才能诞生这么一部。

  结果就这么巧,很快又诞生出一部,就这十年里影响力最大的两部爆款电视剧,偏偏就撞一块儿了。

  这让海岩上哪儿说理去。

  这种郁闷大抵只有汪峰能明白。

  刚准备冲上热搜,马上大伙儿的注意力就被别的事情拉扯走了。

  什么王菲和李亚鹏宣布离婚、刘恺威杨幂公布婚讯、鹿晗关晓彤官宣恋情、爽子姐分手、张恒发文爆出孩子、赵丽颖冯绍峰分手.

  如果说这些还不算什么,那还有像是懂王被射击、电鳗入狱、李小路做头发、翟博士不知知网甚至恒大都能拿个亚冠。

  这都堪称离奇。

  一堆奇葩事儿,不早也不晚,偏偏是汪峰准备上头条的时候就蹦出来了,就跟专门针对他似得。

  要不是太过离谱,都得怀疑是不是汪峰亲自策划的。

  而海岩这会儿就是如汪峰一般的郁闷。

  热度被《编辑部的故事》抢去了,被“海马影视创作中心”抢去了。

  关键抢走他热度的这个“海马”,当初还邀请他加入来着,只不过海岩那会儿没看上。

  现在可真是,当初你爱答不理,如今你高攀不起。

  海岩眼里的“乌合之众”,迅雷不及掩耳般亲手击败了他的《便衣警察》收视神话。

  当然了,“乌合之众”这个词肯定有点过了,毕竟人海岩也没太看不起这群人,还请他们吃饭,让他们来自己酒店蹭吃蹭喝,他就是单纯觉得自己跟着这群人折腾是浪费时间,捞不着啥好处。

  毕竟像他这样的成功人士,非常明白什么叫无效社交,比起什么收益都带不给他的朋友,海岩更期望能把时间用来结交一些高质量的圈子。

  但现在就是被打脸。

  事实证明,人“海马”弄出来的东西,一点儿不比《便衣警察》次,甚至可以说更好。

  而这份成功,原本海岩也可以分享其中的一份,《编辑部的故事》这份荣光,原本也是可以属于他的。

  可惜就可惜在,他亲自给江弦拒绝掉了,如今也只能后悔。

  不说对“海马”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此刻海岩对“海马”的看法也渐渐有了些改变。

  另一边,央视。

  “好看,情节好,演得好,尤其是那个牛大姐,哎呦,太真实了,我们单位那大姐就是这样的。”

  “不错,六位主角性格各异,形象立体,这些个戏剧冲突制造得极为自然,看得出编剧功力深厚。”

  “编辑部里个个儿都是人精,全都戏精上身,把人物都演活了,每集看得都乐得前仰后合,太逗了。”

  “这几集每一集片头曲都准准时时的听完,生怕错过一点儿,太好听了这歌儿,我们家孩子现在天天都哼。”

  “什么时候播下一集啊?你们能不能给个预告,让我们有个盼头,现在每天晚上都守着等,生怕错过了,哪怕是重播也看,只要是这个电视剧只要在电视上播,我肯定要看的。”

  “.”

  《编辑部的故事》首播反馈,很快汇到了央视这里。

  老百姓简单,热情,提意见也充满真诚,

  “不错不错,紧跟时事,针砭时弊,通过编辑部这个窗口呈现着人情冷暖、家长里短,李冬宝那个演员演的看着真舒服,虽然长的有点儿丑,但是这演员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

  办公室内,看着这些如潮水般寄来的信件,郑小龙松了一大口气。

  虽然自己对《编辑部的故事》很有信心,也提前找很多领导、专家分析过,但是电视剧嘛,观众的喜欢最重要,哪怕他们觉得再好,最后一播出口碑很烂,那也只是笑话一场。

  “小郑啊,你引进的这个项目可以啊,没辜负台里对你的信任。”

  吴清笑道:“故事出色,拍的也好,能吸引人往下看,我现在每天都迫不及待的想看下一集。”

  “您客气了领导。”

  郑小龙抿了口茶水,乐呵呵一个战术后仰,“这不还是您领导有方么,还有呐,咱们张永经同志亲手抓的电视剧,我相信,一定有质量、有保障。”

  “哈哈哈,你瞧瞧,把自己的功劳撇的一干二净,这过分的谦虚可就是骄傲了。”

  “领导,我没有.”

  “好了好了,目前紧盯着‘海马’那边的拍摄才是重要任务,对了,和他们下一集谈的怎么样了?咱们得尽快安排播出。”

  “下一集啊。”

  郑小龙挠挠头,“这价格正谈着呢,他们那边儿要的不低.”

  “多少?”

  “第七集、第八集,一集十六万。”

  “夺少?!”

  吴清跟碰着劫匪似得,一脸震撼,“他们疯了吧!光是前三集就花了30万了,这后面一集卖这么贵?这代价比拍电影都高,我们从哪儿弄钱给他们?”

  “.”

  郑小龙也很无奈,听着领导的话,他总不能回一句:

  你选的嘛偶像。

  当初江弦卖的便宜那会儿,那不是台里一片反对的声音?

  便宜的时候你们不买啊。

  但凡那会儿有点儿魄力,这钱不也就省下来了?

  现在这个时候了,人家上面儿的人发话了,观众们也都叫好了,收视率也上去了。

  一部讨论度不比《便衣警察》低的电视剧,你再说贵?

  那贵你别买啊?

  你看全国观众能不能把咱们央视给拆喽?

  郑小龙的话虽然没说出口,吴清也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如今箭在弦上,就算江弦给出的价格离谱,只要不超出承受范围,那他们央视就得硬着头皮整,硬着头皮跟“海马”买下来。

  “先买吧,尽快安排播出,那个你回头把江弦叫出来和我坐坐,这工作不能这样子往下做,这才第七集,就十几万,再往后得成什么样子?”

  “哎。”

  郑小龙答应一声,全无心理负担,此刻看自家领导吃瘪的样子,再回想自己当初被骂的狗血淋头的场景,反倒生出几分报复成功的快意。

  央视痛并快乐着的同时,也有其他人在快乐,有其他人在痛苦。

  快乐的是百龙矿泉壶。

  总经理孙寅贵快乐疯了。

  他这个人,从小胆子就大。

  82年,当时还是一个毛头小伙的他,发现把自己湘西老家的“雪峰蜜桔”卖到外地能赚一笔差价。

  年轻人赚钱心急,本想使个心眼,和当地桔农约定晚上收购,趁夜色在秤上动手脚。

  结果反被桔农算计了。

  在夜色掩护下,桔农把大量青中泛黄的次等蜜桔充当好桔装箱,中间还掺杂了石块、碎砖一起装车。

  孙寅贵自己一心在秤上做文章,完全未觉察。

  直至到达目的地,收货人开箱验货破口大骂,他才傻了眼。

  虽然初次经商就被骗,但孙寅贵还是凭借这份大胆,以及这份脑子活,赚到了一笔钱。

  利用这笔钱,不安分的他开始在老家放起了高利贷,偶尔再投资一些自己中意的小专利或小项目。

  当时正值下海风潮兴起,民间资本需求大,孙寅贵为人仗义,借贷也爽快,很快成为十里八乡的风云人物。

  可惜,就在他坐地收利、春风得意之时,陷阱再次悄然而至。

  有个借了钱还不上的朋友告诉他,附近金矿有人低价出手一块黄金,如果能买来转手卖给广东人,那就是一笔横财。

  从不拒绝机会的孙寅贵自然心动,在“唾手可得”的财富面前,全然忘了“利高本无归”的训诫,抱着五万现金前去验货,结果被假扮成卖主的公安当场“伏击”,在监狱里关了7天,还被罚了款。

  出来以后,孙寅贵怀揣几张多功能合页、防风合页、多功能闭门器等小专利、小发明图纸,到了京城碰运气。

  结果,这次很顺利。

  卖完专利,孙寅贵和朋友一块儿干塑钢门窗,但很快因为利益分道扬镳,他另起炉灶,搞了现在这个百龙绿色科技所。

  单干后的孙寅贵,第一眼就盯上了“矿泉壶”。

  在他看来,国内还没有这种可移动的饮用水净化装置,于是他借鉴国外产品,自己动手改良,发明了一款带壶芯显示装置的矿泉壶——“百龙矿泉壶”。

  在孙寅贵手里,钱是有一些的,但不多。

  而投资《编辑部的故事》,着实是一次冒险,江弦开的价,不是一笔小钱。

  对孙寅贵来说,他吃到过兵行险着的红利,也挨过兵行险着的教训。

  偏偏这一次,他就邪住了似得,不顾公司其他人反对,豪掷数十万金出去。

  而从结果上看。

  他完全赌对了!

  市场给“百龙”的反馈,比观众们给央视的都热烈
  http://www.c8e.cc/4842/5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