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闯祸的娃
推荐阅读:
都市神医叶辰孙怡夏若雪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都市之最强狂兵陈六何沈轻舞
女神的上门豪婿赵旭李晴晴
赵旭李晴晴
我的极品女老师
陈六合沈清舞
混沌天帝诀楚剑秋柳天瑶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萧晨苏晴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一百万在这年头是什么概念?嗯,89年年初的时候《市场报》发了一篇文章,标题叫《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控,国家正拟定法规》。
报纸说的是商品房价混乱猛涨的现象。
说据最近统计呢,如今全国储蓄存款加上私人口袋里的现钞,大概5500亿元,大概四分之一个“恒大”。
然而买房对普通干部来说,有人打比喻,犹如从夜空里摘颗星星。
89年年初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了11000多套住房,但是成交不到1/10,幢幢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
原因是价格昂贵。
每平方米多少钱呢?
2300元!
京城最近也首次推出350套位于黄金地段的商品房,大概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多少钱呢?
没上海那么夸张。
但也达到了1600元到1900元。
按照这个价格,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
最后这些房源最终仅被预订了250套。
报纸最后计算了一下,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大概能存储50元,这也是这年头一名大学生能存下的最高极限了。
这么一算,这个大学生还得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就按这个版本的收入情况来算,一名大学生要日日节衣缩食一百年才能攒六万元,那么要攒够一百万元得大概一千六百多年。
这什么概念。
大概从汉末晋朝开始攒钱,一直攒到解放后才大概能够。
当然了,这报纸是89年年初发的,已经在87年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好多个版本。
如果是这年头,一百万对于一名大学生可能要从战国时期开始攒才能攒的够。
所以也就难怪郑小龙听见这个数字会觉得心惊胆颤了。
这光是打个广告,就豪掷这么大一笔数字,这老板是多欣赏《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不言而喻。
“还有.三九胃泰药厂,这个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三九胃泰的老板是这时代下海潮的一大代表。
后世总结过,从80年代开始的下海潮大概能细分为三拨人。
第一拨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因为农村出现自由市场,一些农民当中的“能人”,包括乡镇干部开始经商、办企业。
当时城市里也有一些人经商,主要都是被计划经济排挤在外的人,没有出路,政府顾不了,国企进不了,集体企业也不要,大部分都是小流氓,这些人没出路,所以就去倒买倒卖,成了个体户。
第二拨的开始,主要是86年,上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
大概就是国营企业招用工人,必须“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废除了子女顶替制度。
再加上84年的南巡,促成了这次下海潮。
这次下海的主体是一些干部、教师,都是群体辞去公职经商,形成了第二批“下海潮”。
像王石,本来是外经贸委的,这会儿就跑去倒玉米了,还有咱们大柳老师,本来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的科研人员,这会儿也按捺不住了,搞起了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也就是后来的联想。
三九胃泰的老板,名字就不提了,也是这个时期的一员。
他本来是医院的主任,眼见时代浪潮滚滚而来,直接借了500万,带着6个医院的员工,还有8个聘用来的工人,其中一个还是他老婆,以及自己的科研成果,南下深圳,在当时深圳茅草丛生的笔架山上建成了中国第一条中药自动化生产线,然后把自己手里治疗胃药的中药配方开发成了个纯中药复方冲剂,也就是所谓的“三九胃泰”。
“这个‘三九胃泰’的老板,塞给我们50万赞助,就只想我们稍微植入点儿他们药的广告在里面,再请我们给编两句广告词。”
江弦道,“光是这两家,就一百五十万了,小龙,你说光赞助费我们就拉来这么多,你们央视想买我们的播放权,我知道你们诚意很足,可是我给你讲了这些,你还觉得你们给的够多么?”
“.”
郑小龙压力倍增。
现在看来,他们央视和江弦谈《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实在是一点儿主动权都拿不到手里,始终都很被动。
“江老师,那您觉得多少钱合适?”
郑小龙面露难色,“我们给的这个价,台里也是做了很久思想工作的,我们不是什么富裕单位,您就说我们电视艺术中心吧,这还是一差额拨款的单位,财政一次性拨一年的款,其实算下来,只够发五个月的工资,剩下七个月员工工资怎么发,拍摄影视剧的经费从哪儿来,员工福利待遇怎么给,那全得我们自己想办法。
不瞒您说,我们北视现在还欠着几百万的外债呢,天天都得躲着债主,一听说对方公司来人了,就得赶紧让手底下人关灯锁门,装成没人上班的样子,想拍一部电视剧太不容易了.”
“哎哎哎。”
江弦拎得很清,“又不是你们北视买,你跟我哭什么穷,找你们上面央视啊。”
“是啊。”
郑小龙一脸沮丧,“可你说,我们这个央视手底下的单位都穷成这样,央视又能掏多少钱出来呢?说实话,今天这个数字,您再添一点儿,说不定上面还能咬咬牙接受,您要是真超出我们承受范围,那顶着老百姓的怨气,我们也只能就把《编辑部的故事》播到这儿了。”
“.”
郑小龙说的这倒是实话。
央视播的电视剧,它还真敢给你“太监”了,毕竟这样的事儿他真没少干。
第一部被停播的电视剧就是1980年上映的《加里森敢死队》,这部美国引进的电视剧,当时在央视唯一的一个频道上每周六播出。
但是最后只播了16集,央视就宣告“播放完毕”。
“粗暴”的停播,导致当年观众们非常愤怒,投诉信、反对信雪花一样寄到央视,骂人的电话也一通通都没停过,但硬顶着这么大压力,央视还是给停播了,具体原因一直没人正面答复,剩下的10集直到1992年才全部播出,拖了十多年。
还有就是88年前后,央视上了一部武侠剧叫《怒海萍踪》,是那个年代在大陆颇有市场的新加坡剧,讲的是清末“戊戍政变”失败后,康有为逃亡到南洋后,当地人如何保护他免遭清廷鹰犬追杀的故事。
总的来说,情节紧张惊险,内容曲折感人,文情武戏并重,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剧集,片头曲《怒海萍踪》也很带劲儿。
可惜播了不到10集就被停播了,一直到后世也没有再复播,成为了第一部在大陆观众屏幕上被停播的武侠剧。
顺带一提,片头曲《怒海萍踪》和片尾曲《没有缘分也枉然》并没有销声匿迹,在当时红极一时,词作者是当时著名的电视人梁立人,曲作者则是那时初露锋芒的李偲菘,嗯,在他做了过江龙之后,他给张学友写了《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后来还给冷门歌手孙燕姿写了《天黑黑》等歌曲,成为狮城无可争议的音乐教父级人物。
再有就是,这部剧的主角吴岱融,后来跑到香港发展做了过江龙,一度在TVB混得风生水起,出演《绝代双骄》中的花无缺与梁朝伟饰演的江小鱼可以说是整个80年代最难让人忘记的经典武侠人物。
也因为他的经典古装扮相,让他后面领衔主演了无线的年度大戏《边城浪子》《玉面飞狐》等数部有影响力的电视剧。
可惜后来脑子缺根弦竟然跑到TVB的竞争伙伴ATV亚洲电视去做唱片宣传,直接导致被无线封杀至解约。
嗯,这位曾经的新加坡第一小生迫于生存压力只好去拍三级片,拍三级片又没有黄sir那样的“狗屎运”,人生从此走向了抛物线的另一端,令人喟叹。
所以说,江弦虽然掌握着主动权,可以不能真就狮子大开口,换句话说就是差不多得了,毕竟他赚的也不少了,不能真跟央视撕破脸,毕竟以后双方还有很多机会多合作呢。
“这样吧,你回去和你们领导商量商量,三百万,你看行不行?”江弦干脆利落把方案递回给郑小龙。
300万,这个价格比央视愿意拿出的两百三十五万多出了六十五万。
算下来,也就是剩下的14集每一集二十一万多的价格,比起再一集一集跟“海马”商量,这个价格大概率会优惠不少,但是比起央视愿意出的价位,这个价格大概贵出了四分之一。
江弦用《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的商业价值,再多争取到多出四分之一的价格,在他看来也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可以收手的了。
再多?
再多恐怕央视真的要被他掏空了,而且人央视又不是吃素的,到时候和他闹起来,上面再出手协调,你猜会偏袒谁?
所以说,差不多得了,该收手时就收手,赚的真不少了。
想通这一切,江弦才给出了一个央视大概能承受的300万的报价。
相信央视也能看到如今《编辑部的故事》所具备的商业价值,江弦能赚到北极星的一百万、三九胃泰的五十万,央视把这300万赚回到手里只是很快的事情。
“那行,我回去再和我们领导商量商量,回头再来给您消息。”郑小龙站起身来和江弦道别。
“好。”
江弦站起身把郑小龙往外送了送,“最近没什么空,我这这几天也就写完了,到时候时间多,我们坐下来慢慢详谈。”
“江弦,该接孩子去了。”
送走郑小龙,朱琳着急忙慌的催促,江弦答应一声赶紧出了门,也没让徐晨辉开车,就自个儿骑着自行车,溜溜达达过去了。
江年年刚上幼儿园,去了幼儿园,江弦和朱琳这对爹妈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可是心里也多了一层惦记,老担心自家孩子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哭,会不会受欺负。
到地方等了一会儿,孩子们就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出来了,江弦左顾右盼,看到丁点儿大小的江年年在老师的陪伴下出来,小脸看上去不大开心的样子。
“哎?江年年的家长是吧?”老师看到江弦,气冲冲朝他过来。
“是我,老师您好,我是江年年的父亲。”
“您好,我姓于,您叫我小于就成。”对方客气的和他打声招呼。
“老师,这是江年年在幼儿园表现不好么?”江弦试探性问了一句。
“是啊。”
于老师皱着眉头,“你们家江年年在幼儿园里把人别的小朋友给推倒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人家家长说,您先等着,一会儿人家父母过来你们自己谈谈。”
“哎呦,好的好的。”
江弦皱着眉头蹲下来,盯着江年年看,“江年年,你怎么欺负人家呢?”
“嘁。”
江年年嘴撅老高,“他坏。”
“哎呀,是这样。”
于老师跟江弦解释了一下,大概就是幼儿园有滑梯,被江年年推倒的小男孩霸占着滑梯,不给江年年这些女生玩,好些小女孩儿玩不到滑梯就哭鼻子,江年年就火了,趁着人小男孩刚从滑梯上下来的时候,冲过去把他推倒了。
嗯,毕竟江年年营养好,体格相较于其他同岁数的小孩儿“强健”了不少,一般的小孩子还真不是她的对手。
“对方孩子情况怎么样?”江弦赶紧问道。
“鼻子和腿上蹭破了点儿。”
于老师给江弦说,“您说这是小伤吧,确实也是小伤,可我们也得给对方家长个交代您说对吧,总不能让人家孩子就这么回家里去。”
“嗯,这个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会和对方家长好好说的,该怎么赔偿都没有问题,对方家长来了么?”
“嗯,已经在办公室里了,我带您过去。”
“好。”
江弦拉着江年年的手,跟着这位于老师去到办公室里
http://www.c8e.cc/4842/5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