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一百万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当然了,戴军也是个能想通的角色。

  大丈夫能屈能伸。

  谁还能跟钱不痛快是吧?

  他也特果断,这年代敢下海的,哪个不是特有魄力的人?赶紧就领着手下夹着三十万巨款往“海马”去了。

  风尘仆仆赶到,找到地方,却被传达室大爷给拦住,“你们几个什么人啊?”

  “唉,您好。”

  戴军满脸谄媚,从怀里掏出张名片毕恭毕敬的递过去,“我是‘代劳力洁厕灵’的经理,想过来找江弦同志谈谈投资的事情,麻烦您帮我们说一声。”

  “嗯啥?”

  听前面儿的时候,大爷还没怎么样,听着“代劳力”三个字,霎时间怒目圆睁,大手一挥。

  “滚滚滚。”

  “???”

  戴军和他带来的“代劳力洁厕灵”的人相互看上一眼,都有点儿懵。

  “大爷,我们是来投资的。”

  “滚犊子。”

  大爷抄起脚上塑料拖鞋,指着戴军鼻子开始臭骂:“还敢说你是‘代劳力’的!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你,别以为我不清楚,我都打听明白了,就是你们那帮孙子那天早上来我们这儿撒野,在我们门口逼逼赖赖,我告诉你啊,那天也就我们领导拦着,不然指定没你好果子吃。

  好嘛,厚着脸皮还敢来?怎么地?还敢惹事?你别看你大爷我上岁数了,你们几个一块儿上你看我能不能给你撩趴下地上,老子年轻那会儿砍过鬼子,现在治不了你们几个龟儿子?

  走不走?你走不走?”

  “不是.大爷您误会了我们不是惹事儿的啊。”

  戴军被大爷逼得后退,边往后退边哭丧着脸解释,“那天来的几个人,我都已经教育过了,这回我们过来,是真心实意的想和江弦同志谈生意,您看,我们钱都带来了。”

  “Tui!”

  大爷丝毫不惧资本糖衣炮弹,“有俩臭钱了不起啊?谁稀罕你们的臭钱,弄脏我们的地方,赶紧滚听着没?再不滚,你大爷我今天可开戒了。”

  眼见大爷袖子都撸了起来,气氛剑拔弩张,闻讯赶来的朱虹赶紧拦住。

  “怎么了?刘大爷,这是怎么了?您消消气,什么情况啊?”

  “小领导。”

  刘大爷见是朱虹过来,立马换了副面孔,手上的塑料拖鞋也赶紧穿回脚上,规规矩矩汇报:

  “这几个啊,说自己是什么‘代劳力’的,我一琢磨,那天来惹事儿的不就这几个‘代劳力’的人么?我老刘年纪大了,记性可不差”

  “领导!领导!”

  戴军认识朱虹,三步并两步迎上去,满脸委屈,“领导,那生意谈不拢,这事儿很常见,可不能因为这就伤了和气吧,再说了,我们这回都是带着诚意来的,你说说,这门还没进呢,就快被你们单位看门的撵走了.”

  “操你的。”

  刘大爷脾气又上来,“说,尽管说,今儿我就算是被开除了,你看我干不干你?”

  “这、这、这”

  “好了好了,刘大爷,您别说了。”朱虹拦住了刘大爷,不让他继续嚷嚷。

  戴军见状,像得胜了似得,挺胸抬头准备走进大院,结果被朱虹拦住。

  “谁让你们进去了?”

  “这、这不是说好了么?”

  “说好了也不是现在让你们进去啊。”

  朱虹乜他们一眼,“‘代劳力’的是吧?你们先登记一下,明天再来吧。”

  “登记?”

  戴军傻了,“登什么记?”

  “当然要登记了,你们这不是废话么?”

  刘大爷冷笑一声,“我们江主任那是什么人物?那一天天日理万机的,你们想见就能见啊?再说了,这两天来拜访我们江主任的企业干部、工厂领导太多了,严重影响我们江主任的创作,要预约,分批次进行!”

  “那我们分批次,啥时候能轮上呢?”戴军连忙问道。

  “到你们的时候就到了,哪那么多废话?”

  刘大爷一摆手:“排号去!”

  得。

  戴军愤愤不平的登了记,心中也是一阵暗恨,这“海马”什么个破单位,稍微有点儿阳光就灿烂,显摆什么啊?怎么的,拍了个《编辑部的故事》就给你牛成这样行吧,确实牛逼。

  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谁让他现在是求着江弦给他们打广告呢,低三下四也就只能低三下四了。

  “江主任!”

  “小龙!你来得正好。”

  团结湖,经朱虹特许,郑小龙终于见到闭关多日的江弦,一见着他江弦就把他胳膊拉住了,给他摆到脸前面儿几幅画,从其中挑出一张:

  “你看看,这个画的怎么样?”

  “这是?”

  郑小龙捧着端详一阵儿,感觉是个电钻往一坐在弹簧上的小人的脑袋上钻过去似得。

  “这是我闺女画的。”

  江弦满脸骄傲之色,“这是天文学家坐在椅子上,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

  “哎呦,真是活灵活现呢。”郑小龙赶紧夸了两句,心里一个劲儿的庆幸自己没说“这电钻画的真不错”这种话。

  “还有这些,这也都是我闺女画的。”

  “我看看。”

  郑小龙表面不露声色,心里觉得很奇怪,江弦这人向来都低调,这是出了名的,就说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吧,别的作家拿了,恐怕恨不得要给自己天天贴在脸上去了,但人江弦拿了好几个,根本没怎么当回事儿。

  但是这会儿,就这么几幅画,就让他骄傲成了这个样子。

  唉,这就是当爹的滋味儿?

  还没结婚的郑小龙一边想一边琢磨。

  他代入了一下,虽然这些画画的确实抽象,但却不失童真,再想想,这还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子画出的画,那就更难得了。

  这如果是他闺女画的,那他这个当爹的恐怕也会跟江弦一样骄傲。

  “小龙,你别见怪。”

  朱琳过来倒水的时候笑了笑,“你们江老师他啊,这几天忙着交作业呢。”

  “交作业?”

  郑小龙不理解,“交什么作业?”

  “人北大让他交毕业,这些画是他里的插图。”朱琳解释说。

  “哎呦。”

  郑小龙听完一琢磨,“意思是,江主任写的,年年画的插图?”

  “是啊,要不他那么乐呢。”朱琳笑眯眯回话。

  “这挺好啊!”

  郑小龙听完眼前一亮,“父亲和女儿共同创作的一篇,这事儿太有意义了啊!江老师,写完了吗?能让我看看么?”

  “回头吧,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的。”江弦卖个关子,没把交给郑小龙,“先说说你的事情吧,小龙。”

  “哦,是这样。”

  郑小龙整理了下思绪,“江老师,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和您谈谈《编辑部的故事》后面几集的合同,既然央视打定主意播出了,那咱们要不还是提早签完,省的一集一集的谈,太浪费功夫,您说是不是?”

  “嗯。”

  谈到这事情上,江弦立刻从刚才的女儿奴切换成平时沉稳的状态。

  按理说这会儿他还得抽根烟,但为了闺女健康,这烟现在他是能不抽就不抽,他本来也不是什么烟枪,所以也谈不上烟瘾太大,戒不掉。

  “听明白了,你意思咱们直接把这电视谈完是么?”江弦道。

  “对。”

  郑小龙点点头。

  他这次过来,也是上面领导给他逼得没办法,毕竟按现在《编辑部的故事》这个播出的节奏,真要一集一集的买过去,最后还不知道“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得给他们抬到什么价钱?

  干脆还是谈个一口价,省的夜长梦多。

  “《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一共24集,你们还没拍完,可能后面会多会少,这个不确定,那咱们就先按24集来算,多了补,少了我们也不让您退,您看可以不?”

  “可以。”

  江弦对此没什么意见。

  毕竟央视开出的条件已经相当客气了。

  24集,少了他们也不用“海马”退钱,多了他们再加钱进来,这样一来,不管“海马”怎么拍《编辑部的故事》,都不会亏钱出去。

  “我们这边暂时拟定了个方案,您看行不行?”郑小龙把一份方案递过去。

  江弦扫了一眼,目前《编辑部的故事》已经播出到了第10集,江弦给第10集开出的报价是16万5。

  央视也聪明,给剩下的14集一共开了两百三十五万的价格,这样一来,均价大概在十六万八,都比第10集高出一些。

  说实话,江弦还挺满意的对于这个数字。

  《编辑部的故事》拍摄成本总共也就大概六十多万,要是这份方案签下来,一部电视剧就让他们“海马”赚了两百多万。

  才刚刚成立,就创下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这在整个中国影视界都是非常耀眼的。

  见江弦看那么久,朱琳也凑过来看了眼方案,看到是两百多万的天文数字,吓一大跳,恨不得当场替江弦答应下来。

  但江弦反应就出乎她预料,只见他平静的把方案推回去,冲着一脸期待的郑小龙摇摇头。

  “恐怕.不行。”

  “不行?”

  郑小龙倒也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赶忙开始劝说:

  “江老师,虽然《编辑部的故事》现在播出的很好,但是很多电视剧,也都是一开始收视率很高,后面随着剧情的铺展开,节奏的松散,成绩都会慢慢掉下来。

  想必您也发现了,《编辑部的故事》中间几集的剧情,相比于前面,质量有点儿下滑,尤其是小保姆那一块儿,确实没有一开始写的精彩,评价也没那么高,您说都这个情况了,我们还愿意在现在的价格上出更高价,我们央视可以说是非常的看好你们这部电视。”

  郑小龙说的是《编辑部的故事》最近播出的几集内容,魏人写的《小保姆》。

  讲的是《人家指南》编辑部刊发了一篇真实故事,讲述家庭保姆橘子被雇主虐待,故事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一位同样从事保姆工作的年轻女子米继红看到报道后找到《人间指南》编辑部,希望编辑们能帮她找到一家理想的雇主。

  经过宣传,人们蜂拥而至,最终将米继红雇回家的雇主很快就后悔了,原来,这个米红好吃懒做还蛮横无理,最后被来家访的戈玲和李冬宝赶了出去。

  这故事呢,哪怕是在后世看都很莫名其妙,因为这样的保姆欺压雇主的现象很少见,也让你不禁怀疑编剧究竟想表达什么。

  值得一提,在电视剧《我爱我家》、《都不容易》里都有这样一位好吃懒做、尖酸耍滑的保姆。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两部剧的编剧也都是魏人。

  魏人写的方向和海岩差不多,他写了一篇《刑警队长和杀人犯的内心独白》拿到了首届金盾文学奖,这是《啄木鸟》编辑部主办的文学奖项。

  因为这篇,崭露头角的魏人顺利调入了《啄木鸟》杂志编辑部。

  但是不知道为啥,他似乎是憋着一团火,总忍不住想要讽刺保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这也就致使《编辑部的故事》里《小保姆》这几集在精彩度上打了折扣。

  这也没办法,多编剧的创作模式是“海马”创作的优势,但也有缺陷,编剧技术的参差不齐,总归是《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的硬伤。

  “小龙,也不是我狮子大开口,现在比起收视的问题,我觉得咱们还是多谈谈商业价值。”江弦绕开《小保姆》这事儿,“你知道最近《编辑部的故事》拿了多少商业投资么?”

  “嗯?”

  “我这么给你说吧,烟台有家企业,造表的,叫‘北极星’你知道不?”

  “知道啊。”

  郑小龙有印象,好多人家的客厅都会摆一个立式的座钟,一个整点报一次时,显得很有档次,而“北极星”当时就是这个领域当中的龙头老大。

  央视新闻联播之前的广告都是它提供的。

  “嗯,他们老板前些天派人拉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大钟过来,让我们摆在编辑部显眼的位置,让演员表演的时候尽量围着这个北极星的大钟演,你猜他们给我开了多少钱?”

  “多少?”

  “一百万。”

  “夺少?!”

  听清这个数字,郑小龙差点没钻桌子底下去.
  http://www.c8e.cc/4842/5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