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专辑计划-《毕业季》
推荐阅读: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我每周随机一个新职业
官途纵横,从镇委大院开始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开局女友就改嫁
人生重启二十年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
无敌六王爷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眼神里藏着点儿没说透的顾虑——毕竟前两张合作得顺风顺水,要是因为环球的合约黄了这档子事,不光是可惜,他心里也犯嘀咕。
杨皓一看他那副提心吊胆的小模样,赶紧把话兜底儿给他抖落开:“毕哥,把心放肚子里!
跟环球签的是全英文的专辑,专做海外市场的,跟咱这中文专辑一点儿不搭界。
中文这块儿还是咱俩搭伙,一根儿钉子都不会少您的!
咱该咋合作还咋合作,录音、制作、发行,还按以前的路子来,保准不耽误!”
这话一落地,老毕那攥着烟的手立马松了,长长舒了口气,跟卸下块大石头似的,连肩膀都垮下来不少。
他把手往大腿上一拍,笑着说:“得嘞!有您这句话,我这颗心算是踏踏实实落回腔子里头了!
早前听人瞎传,我还琢磨呢,别刚跟你聊完新专辑的谱儿,
转头就因为合约的事儿黄了——那我这趟来可就白跑了!”
小周在旁边也跟着笑:“我就说嘛,皓子不能干那撂挑子的事儿!老毕你就是瞎操心,
刚一路上还跟我嘀咕,说‘万一合作不成,咱前期瞅的录音棚不白瞅了’。”
老毕也不藏着掖着,挠了挠后脑勺:“这不没听杨皓亲口说嘛,心里没底。
现在踏实了,咱接下来就一门心思盯专辑的事儿,争取比前两张还火!”
杨皓看着老毕这松快的样子,也乐了:“放心吧,指定不耽误。”
老妈瞅着仨人又要围着新专辑的事儿往下唠,这仨人又要开“茶话会”。
赶紧打断说道:“得,别在这儿叭叭了!麻溜儿拾掇碗筷,吃完饭赶紧奔录音棚去,你刘叔还眼巴巴等着下班呢!”
这话一落,老毕收拾碗筷,嘴里连连道歉:“哎哟对不住对不住!
您不说我都忘了——光顾着跟杨皓聊专辑的谱儿,一聊嗨了就忘了时辰,还耽误人刘叔下班!
咱赶紧收拾,这就去录音棚,可别让人家等着!”
杨皓也赶紧收拾碗筷,顺便把桌上的U盘拿起来:“走走走,别磨蹭了!”
小周则手忙脚乱地把茶几上的空盘子、空杯子归拢到一块儿,跟着老毕往厨房端。
没两分钟,几人就收拾利索了,跟着老妈往门口走。
大黄还想凑过来蹭杨皓的腿,被杨皓笑着拍了拍脑袋:“乖啊,等我回来再陪你玩,先跟咪子待着!”
说着就跟着老毕、小周往录音棚走,老妈在门口还不忘喊:“别太晚了!聊完早点睡觉!我回去了。”
杨皓冲老妈挥挥手告别,猫和狗也不跟老妈回去了,跟着杨皓走了
跟着老妈往门口走时,大黄颠儿颠儿就凑了过来,
脑袋直往杨皓裤腿上蹭,尾巴摇得跟小马达似的,嘴里还“呜呜”哼着,显然是舍不得他走。
“得嘞,乖啊!”杨皓蹲下来,伸手揉了揉大黄毛茸茸的后脑勺,指了指蜷着的咪子,
“我去录音棚聊会儿就回来,你跟咪子待着,别瞎折腾,回头给你吃肉干!”
大黄像是听懂了,用湿乎乎的鼻子蹭了蹭他的手心,才往后退了两步。
谁知刚迈出门槛,就见咪子悄没声儿跟了过来,爪子轻得跟没沾地似的,
绕着杨皓的鞋边打转转,喉咙里还发出“呼噜呼噜”的声儿——这俩活宝竟都不肯跟老妈回家,铁了心要跟着。
“你们俩咋还黏上了?”杨皓又气又笑,想把咪子抱回去,可小家伙爪子一扒他的裤腿,死活不撒手。
老妈在旁边瞅着,也乐了:“得了得了,让它们跟着吧,反正那录音棚宽敞,搁外头候着也不碍事,省得在家瞎叫唤。”
说着老妈叮嘱:“你们别熬太晚喽,聊完赶紧回屋睡觉,皓皓明儿还得学习呢!我先回了啊!”
“知道啦妈!”杨皓冲老妈挥挥手,“您快回家吧!天太晚了,都快八点了。”
老毕也跟着喊:“您放心,保证不耽误杨皓休息!”
仨人俩宠,热热闹闹往录音棚去。
-----------------
仨人推门进了录音棚的休息室,屋里暖乎乎的,杨皓熟练的开始泡茶。
大黄跟咪子也不怯生,进门就寻着了上次来的老位置,
咪子轻巧地跳上沙发扶手,蜷成个团团,尾巴尖儿还轻轻扫着扶手,喉咙里“呼噜呼噜”的,跟哼小曲儿似的;
大黄则往杨皓脚边一趴,脑袋搁在爪子上,眼睛半眯着,瞧着就快打盹,可耳朵还支棱着,听着仨人的动静。
等仨人围着小茶几坐定,手里捧着热乎的茶盅,指尖都暖了。
杨皓没急着让老毕掏U盘放demo,反倒先开了口:“其实我打一开始琢磨做专辑,就心里有数,总共规划了三张。”
他抿了口茶,“你们也知道,我最开始弄这些歌,根本没想着要火——就是想给杨奶奶找个事儿干着,省得她一闲下来就给我补课。
我就琢磨着,让她帮我听听歌、挑挑调子顺不顺耳,她不就没空催我补课了嘛!”
说到这儿,杨皓自己先乐了,“哪儿承想,这歌刚录了个小样,就被老毕你给瞅上了,追着我要合作;
更没料到,俩专辑一出来还真火了。说真的,这真不是我一开始的打算,纯属赶巧了。”
话音刚落,他抬眼冲老毕举了举杯子:“不管怎么说,这事儿得跟你说声谢谢——要是没你推着我把歌发出去,这些歌可能就搁我电脑里积灰了。”
老毕一听,赶紧摆手:“哎哎,可别这么说!该谢的是我才对!
要不是你有这些好歌,我哪儿能碰着这么好的活儿?是我沾了你的光,该我跟你道谢!”
旁边小周早等得急了:“得得得,您二位别在这儿互相捧了!
再客气下去,今儿个专辑的正事儿就甭聊了!赶紧说重点——第三张专辑到底咋弄?
曲目想好了没?风格跟前两张比要不要调整?啥时候能开录?您给个准话,我也好提前跟编曲、乐队约时间啊!”
杨皓被小周这急脾气逗乐了,指了指他:“你别急啊,这就说!咱先把风格定了,再挑曲目……”
杨皓慢悠悠开口:“其实咱说透了,青春校园范儿的毕业歌,为啥能成一代人的‘时光钥匙’?
关键是它能抓着俩东西——咱校园里都有的‘共同回忆’,还有青春里最能戳心窝子的情感。
具体说,能从四方面掰扯明白,每样都得贴地气。”
老毕刚抿了口茶,闻言往前凑了凑,手肘搭在膝盖上:“你接着说,我听听——我以前跑校园演出,
就发现底下学生一听见唱‘课桌’‘蝉鸣’的歌,立马就安静,跟被按了开关似的。”
“好吧!”杨皓笑了笑说:“得,不跟你俩绕弯子了!第三张专辑我早琢磨透了,名儿就叫《毕业季》,
主打就是离别那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劲儿,再掺着点对未来的盼头——俩情绪揉一块儿,才够味儿!”
仨人围坐着茶台,热茶的热气在眼前飘着,接着唠:“这专辑的核儿,就是借着每首歌,把咱毕业那阵子的心思全倒出来。
毕业生们要跟高中校园说再见,要么奔大学,要么扎进社会,心里头又高兴又发慌,那股子劲儿得多真实?
所以每首歌都得跟咱上学时写的日记似的,一笔一划记着这些。
比如上课传纸条被老师抓、运动会上喊哑了嗓子、散伙饭上碰杯时洒了的酒,都得有。”
他端起茶杯抿了口:“风格上,咱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就得是那种透着真感情的活儿。
歌词里得有对以前的念想——比如想起后桌总借半块橡皮,想起操场边的夕阳;
也得有对以后的盼头——比如琢磨大学宿舍长啥样,想知道自己将来能干啥。
重点是得写出咱跟同学一块儿使劲儿、一块儿笑、一块儿掉眼泪的日子,
现在要各奔东西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目标,这种感觉得抓准了。”
“而且啊,”杨皓组织了一下措辞,“这毕业的阶段,一辈子就一回,过了就没了。
咱这专辑得把那种要跟校园说再见的激动,还有舍不得的劲儿,再加上对未来的盼头,都给抓着。
它不只是张专辑,更像咱攒的回忆册,是一段实打实的经历,跟毕业旅行似的,把青春那阵子的日子都装进去。”
停顿一下,杨皓继续说:“我把毕业前那点儿心思拆成了好几样,你们瞅瞅漏没漏。
不舍与眷恋、释然后的空落、偷偷的兴奋、遗憾与留白、成长与远方、Z世代专属彩蛋、毕业旅行Vlog、十年同学会。”
“卧槽,你这考虑的已经挺周全了,连‘空落落’这点都想到了——可不是嘛,
考完最后一科既松快又慌神,就怕以后见不着了,我暂时没什么补充的。”老毕叹服的摇摇头。
“我也没有,先按照这个来吧。”小周也没提意见。
杨皓见俩人都认可,也不磨蹭,打开话匣子就唠起了创作的思路:“咱说真的,青春校园范儿的毕业歌,为啥能成一代人的‘时光钥匙’?
核心在于它们精准捕捉了校园生活的“集体记忆锚点”与青春成长的“情绪共鸣点”,
具体说,可从歌词表达、旋律曲风、情感内核、场景关联四个维度,拆解出鲜明共性。”
“先说说歌词,”他掰着手指头数,“歌词用“校园具象符号”写尽青春心事,拒绝空泛。
这类歌曲的歌词从不是抽象的“伤感”或“怀念”,绝对不能玩那些虚头巴脑的。
而是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细节,搭建起能让听众“瞬间代入”的场景。
一开口,就把人拉回教室、操场、食堂的某个午后。
就得用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小细节——一开口就把人拽回教室、操场、食堂的某个下午。
比如环境上的,蝉鸣、夕阳、课桌、黑板、图书馆跟操场;
再比如咱干过的事儿,递小纸条、写日记、藏情书、一块儿合唱;
还有心里的小九九,暗恋谁不敢说、跟同桌好得跟一个人儿似的、对未来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以后干啥。”
杨皓喝了口茶,接着说:“而且咱不藏着掖着,青春里的小遗憾、小笨拙,
该咋说就咋说——比如没跟喜欢的人表白,考试没考好哭了一场,
这些不圆满的事儿,才是最能共情的,谁的青春没点没说出口的话、没干完的事儿啊?”
小周在旁边插了一嘴,手指头敲着茶几:“可不是嘛!我毕业那会儿,后桌总戳我后背递小纸条,
有回写着‘老师来了’,结果我一回头,老师正站在我身后,差点没把我魂儿吓飞!
还有藏情书,我把给隔壁班女生的信塞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里,
后来被我妈收拾书包找着了,揍得我一星期不敢坐直了!”
杨皓被逗乐了:“你这还算好的!我同桌写日记,藏在课本里,
被她爸翻着了,里头写着‘暗恋班长’,结果她爸直接去学校找班主任,闹得全班都知道了。
你看,这些事儿咱都经历过,歌词里写这些,比说一百句‘我怀念青春’都管用。”
老毕搓了搓手,想起自己早年的事儿:“我年轻那会儿在乐队,写过首校园歌,
里头唱‘没送出去的磁带还在抽屉里’,结果演出的时候,底下有个学生哭了,
说他也有盘没送出去的磁带,现在想送都不知道人在哪儿了。你看,这就是实在的力量。”
“再说说旋律,”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别搞那些复杂的编曲,也别炫技,核心就是好唱、好记,
还能一块儿合唱——毕竟毕业晚会大伙儿得能吼起来。
曲风上就三类最合适:一类是校园民谣风,用吉他、钢琴这些简单的家伙事儿,弄出那种坐在操场边弹边唱的松弛感;
一类是轻流行,旋律线得清楚,副歌部分多重复几遍;
还有一类是温柔抒情的,用弦乐或者和声提提气氛,适合散伙饭上哭鼻子、写毕业册那种慢节奏的场景。”
“节奏上也得讲究,”他顿了顿,“大多时候节奏慢点儿,贴合回忆时的懒劲儿,还有离别的舍不得;
但也得有几首带劲儿的,给大伙儿鼓劲儿,毕竟毕业也是奔未来,得有那股子冲劲儿。”
http://www.c8e.cc/48939/3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