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内卷娱乐圈 >第285章 春节节奏--中文版《Love Runs Out》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85章 春节节奏--中文版《Love Runs Out》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声声慢》的尾音还没完全散尽,后台那头的导播已经在耳机里喊:“快转场——灯光组准备!电光矩阵上电!一二三!”

  就在观众还沉浸在那种温柔的江南氛围中时,舞台灯光——啪!骤然一暗。

  就在这时——

  嘭——!

  重低音突然炸响,墨色背景瞬间碎成漫天光点,如同整座江南梦境被撕开。

  瞬间,全场一片惊呼。

  下一秒,重低音的节奏砸了下来。

  灯光、音浪、电子纹路同时爆开,舞台屏幕上的水墨画面瞬间破碎,画面一转——化作一片炽烈的红与黑。

  激光划破天顶,像闪电刺穿夜色;

  鼓点如心跳般一层层叠加,如心跳般震颤,一声吉他失真音爆在空气中炸开,空气都在抖。

  全场观众几乎是同时惊醒——从温婉的梦,直接坠进了沸腾的现实。

  舞台背景瞬间黑屏——紧接着“嘭”地一声炸开。

  电流光纹像血脉一样从舞台底部向上窜,白光、蓝光、红光交织成闪电瀑布,照亮了整座演播大厅。

  江南烟雨化作工业风暴——一秒钟前还在梦里的江南,此刻被撕成了一片工业风暴。

  春晚舞台,被重构成一座金属与能量共鸣的“声场工厂”。

  地板是透明亚克力拼接,内部埋着LEd灯带,

  鼓点一落,节奏一到,灯光跟着跳动,像心脏在胸腔里狂跳。

  两侧钢铁支架挂满频闪灯,光影一层层扫过。

  灯光师边操作边喊:“亮点、再亮点!这段要炸——!”

  背景大屏幕切出黑金调的视觉语言:

  电流、火花、跳动的心电波——每一帧都跟着节奏线狂跳,每一帧都踩在节奏线上。

  激光灯扫向观众席,全场像被一阵能量风暴席卷。

  杨皓站在舞台中央,刚才那身江南长衫已经换下,

  但他已经换了一身造型——一身深黑外套,内搭银灰金属闪纹t恤,胸前项链闪着一抹冷光,随呼吸轻微晃动。

  内衬透光纱织,肩线笔挺,整个人的气场从温润书生变成了冷峻舞台王者。

  头发略带湿感,被造型师用定型喷雾压出凌乱的层次感,灯光一打,发梢泛起微金的冷辉。

  额角那一缕头发贴着皮肤,配着灯光打出的光圈——有点少年,也有点“狼性”。

  眉眼仍旧清俊,却多了几分锐气,整个人气场像换了芯。

  化妆师没修饰太多,只加强了眼线,让他眼神一抬,全场都能被点燃。

  他握紧无线麦,目光扫过观众席。

  那一眼的沉默,比鼓点还震撼。

  音乐爆起。

  节奏由低到高,低频一层层推进,贝斯、鼓点咬合如心跳。

  舞台屏幕的视觉也跟着变了——水墨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火焰、机械、脉冲光影在屏幕上跃动。

  仿佛从古意江南,瞬间穿越进赛博未来。

  鼓点一出,观众席就炸了。

  这不是温柔的《声声慢》,这是命脉在跳的摇滚电音。

  贝斯和鼓的节奏一层层叠上,

  杨皓一脚踏在舞台边缘,拿着无线麦,猛地抬头,

  那一瞬间,灯光从背后轰然炸开。

  他第一句一出——声音低沉、沙哑、锋利,像刀划开空气。

  跟《声声慢》的那种“软糯”完全不同。

  他的气息咬得狠,尾音几乎是掐出来的:

  “I got my mind made up... and I can’t let go!”

  那种爆发力,透过麦克风直接砸到观众的胸口。

  他的声线干净又有颗粒感,那种爆发力不是喊出来的,是从胸腔里往外冲的。

  发音干净利落,字音精准,气息饱满。

  舞台的低音震得地面微颤,而他的声音压得住节奏,既有力量,又保持着一种近乎冷静的控制感。

  杨皓的步伐稳,身体微前倾,跟着节奏一拍一拍往前压,

  手势一扬,肩线一抖,那种控制力让人不敢眨眼。

  台下的观众傻眼——谁能想到,同一场舞台,一个少年能在十分钟内

  从“吴语轻吟”切到“电音摇滚”?反差大得让人喘不过气。

  一时间,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四位伴舞自两侧滑入,舞步强劲,节拍一拍不落,精准得像机器,灯光转为冷蓝与金红交替闪烁。

  鼓点每一次落下,敲在人心上,震得人头皮发麻,都像心跳打在观众的胸口。

  杨皓的动作干净利落,脚下的步伐像在“写节奏”。

  随着节奏前行、转身、击掌——动作利落而不张扬,是那种“精确到毫秒”的舞台训练痕迹。

  每个甩头、每个转身都正中拍点。

  他在“唱”,也在“打”,用身体与舞台对话。

  “we’ll run out of love, run out of love——”

  副歌来临时,全场灯光瞬间全亮,鼓点连击,节奏重拍一波一波地往上推。

  他唱到副歌处,猛然抬头,灯光正中打在他脸上,汗光与笑意同时闪现。

  那一瞬间,他整个人的能量像被点燃。

  舞台下方的火焰喷口随着节拍喷出一簇簇火光,巨型屏幕上的“心脏”同步跳动——每一下都和杨皓的肢体动作同步。

  他直接冲到舞台前沿,手臂一挥,示意现场观众打拍子。

  观众席立刻跟上,整个现场像在震动。

  摄像机抓到他那双发光的眼,汗珠顺着下颚滑落,他根本没在演,而是彻底融进了节奏里。

  到最后一段,他干脆摘下耳返,直接用真声吼出那句高音——

  “Love runs out!”

  那嗓子几乎是烧开的金属,每个字都在空气里炸开。

  观众席上已经有人站了起来,挥手、跟着节奏喊。

  导演席,导播几乎不敢眨眼。

  “这段不切!全程主机位——他在‘爆’!”

  杨皓的脚步掷地有声,身体的每一个转动都卡在节拍上,连甩头的弧度都恰好对应灯光的闪烁。

  他不是在表演,而是在引爆现场。

  “we’ll run out of love, but tonight we’ll start the fire——!”

  鼓点打到最后一轮,杨皓冲着镜头做了一个斜侧身的动作,灯光正好从背后扫过,

  那一瞬间——汗光、烟雾、火焰,全凝成一个定格画面。

  尾音收得干净,他低头,气还没缓过来,嘴角却轻轻一扬。

  “谢谢。”短短两个字,像是又平静地收回了所有爆炸的能量。

  尾音拉长,灯光忽然全灭——只剩心跳一样的鼓声。

  当最后的鼓点收尾,全场灯光骤灭。

  一秒的黑暗,紧接着观众席爆出海啸般的掌声。

  黑暗中,他猛地抬手,“啪”的一声,火花灯从脚下喷起。

  一瞬间,整个舞台被金色火线环绕。

  他立在中央,肩膀起伏,呼吸急促,脸上带着一丝笑——那笑不是温柔的,是征服者的笑。

  掌声雷动,有尖叫、有欢呼。

  有人喊:“这反差太绝了!”

  也有人惊叹:“这小子是怪物吧?!”

  镜头再次推进,杨皓低下头,轻轻擦去额角的汗,

  对着观众笑了一下——“谢谢。”

  仅仅两个字,干净、纯粹,却足以让台下再一次沸腾。

  连现场的伴舞都愣了几秒——刚刚那段嗓音,像是真刀真枪砍出来的。

  导演在导播席一拍桌子:“行啊小子!这小子是真疯——还真给我整出国际范儿了!”

  旁边音响总监笑得直摇头:“这哪是高考生?这他妈是火山啊!”

  后台看监视器的秦姨也被吓了一跳,

  嘴上笑着骂了一句:“哎哟喂,这小崽子是真会玩儿——前一秒是江南梦,后一秒就炸街了!”

  当舞台再次亮起,杨皓气还没完全缓过来,头发被汗浸得湿漉漉的,

  他笑着朝镜头比了个手势——那种随意、狂放、纯粹的少年劲儿。

  后台切画面那一刻,导演又低声说了一句:“这才叫舞台的命——不是唱出来的,是活出来的。”

  后台的秦姨激动得直拍腿,连耳返都差点掉下来:“阿皓啊,这孩子——真有出息!”

  导演组那边已经在商量:“这两首必须连播,不剪断!他这对比感太强了,前后呼应,像在讲一个故事。”

  全场沸腾。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有人喊:“疯了!这就是今年春晚的王炸!”

  有人忍不住对旁边的朋友说:“这孩子……才几岁啊?这控制力也太稳了吧!”

  后台的秦姨早就笑成了花:“阿皓啊,这回是要红透半边天了!”

  导演也冲工作人员喊:“别切镜头,全保留——他这段是现场最炸的部分!”

  舞台灯光渐渐暗下。

  杨皓深吸一口气,手还在微微发烫,胸口的节奏却还在跟着鼓点跳。

  这一刻,他知道——《声声慢》让人记住了他的温柔,而这首歌,让人记住了他的力量。

  秦姨眼眶有点红,她回头看着林小阳,小声说:“你说这孩子……真能唱出那股信。”

  “他不唱‘信仰’,他唱‘真’。”林小阳低声接道。

  灯光缓缓熄下,杨皓摘下耳返,冲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谢谢各位!”他的声音哑得发抖,可笑容真得发亮。

  走下舞台的时候,导演追出来拍他肩膀:“小伙子,你这一场,定了!”

  杨皓笑得腼腆:“导演,您别夸太早,我这人要是一骄傲,容易摔跟头。”

  “得了吧!”导演笑,“摔跟头也摔在春晚舞台上,这事儿够吹一辈子!”

  后台的人都笑成一片,气氛松了下来。

  杨皓拿毛巾一擦汗,笑着冲秦姨说:“秦姨,我这算完工了吧?”

  秦姨愣了下:“完工了!您这大腕儿可真行——你是先吃饭还是先接受采访?”

  杨皓咧嘴一乐:“嗐,先接受采访吧,采访完了咱们再吃。”

  秦姨拿出手机说道:“行,我问一下那边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咱就先接受采访。”

  说着走到人少的地方打电话去了。

  这边,林小阳激动地说:“皓子,摇滚现场太牛了,没想到现场这么炸裂,你是没看到底下的观众……”

  “哈哈,那挺好。”杨皓笑着,“也算给全国学生打打气。”

  他边说边往外走,舞台灯光还亮着,照得他背影长长的。

  空气里还回荡着余音——那是一个少年,把信念唱进了时代的夜色里。

  后台的喧嚣还在继续,空气里混着电气味、汗味,还有一点烧焦的灯泡气。

  杨皓刚换下外套,t恤还在冒热气。

  秦姨提着保温杯一路小跑过来:“喝口水,别再干咳了。”

  杨皓接过水,笑着点头,嗓子却哑得发紧。

  他抬眼望了一眼舞台方向,灯光正一点点熄灭,余音在空中像尘埃一样慢慢落下。

  刚刚那十分钟,他几乎是用尽全力在燃烧。

  还没等喘匀,秦姨已经回头喊:“阿皓,采访准备好了,《可凡倾听》的那边催着呢!”

  “来了——”他用嘶哑的嗓音应了一句。

  秦姨一边看表,一边催:“快点快点儿,皓皓,采访那边都等半天了!”

  她那语气里带着点儿小心思——不是怕迟到,是怕这孩子一言不合,真就拂袖不去了。

  杨皓这脾气她太清楚了,骨子里有股“认死理”的劲儿,一旦不愿意的事,十头牛都拽不回来。

  其实,这回她也不是非得逼他,只是台里和节目组早就打好招呼,这采访是特批的——

  其实真不怪秦姨这么急——打从杨皓两张专辑火了,就没接见过半拉记者,

  甭管是纸媒还是电视台来约,全让他姑给挡回去了。

  杨皓他姑跟秦姨是发小儿闺蜜,本身就在媒体圈里混了半辈子了,里头那些弯弯绕、猫腻儿门儿清:

  谁为了博眼球瞎编料,谁采访完断章取义搞事情,她门儿清,

  也正因为知道这圈子水有多深,才把杨皓藏得比啥都严实。

  杨皓从出道到现在,几乎没接受过公开采访。

  之前有回本地报社想拍杨皓的校园日常,他姑直接跟人说“孩子还得高考,别来叨扰”,连面都没让见;

  还有音乐杂志想约专访,她也给婉拒了,转头就跟杨皓说“咱先把书读明白,别让那些虚头巴脑的采访分了心”。

  别说媒体,就连很多圈里人,都只听过“那个少年唱功了得”的传闻,真见过真人的,屈指可数。
  http://www.c8e.cc/48939/4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