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今日朝议决策者,皇太孙是也!
推荐阅读:
花豹突击队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医毒狂妃路子野
我娘子天下第一
军工科技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战场合同工
1627崛起南海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老爸让我从十个女神中选一个结婚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朱标的视线落在了朱雄英的身上。此事虽然还未与英儿说过,但他总觉得,从英儿刚才的心声来推断,英儿应该有更为合适的方法。
早知道,就不应该按照父皇所说的,让英儿体验一下真正上朝时,被突发事件打个措手不及的感受,应该提前商量一二的。
“爱卿们,你们觉得太子的提议怎么样?”
朱元璋一席话,将所有人的思绪拉了回来。
这会儿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都被清理、补齐了好几茬。
不论是郭桓案还是后来的军改,查抄被地方官府侵占的官田,又或者是温州通倭案,把一个州府从上到下涉案人员全砍没了,朝臣们都看得出来,陛下这是打算对地方动手。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谁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充当地方官员的靠山。
再加上京城还有不少赚钱的门道,比如拿酒证卖国酒,倒卖牙刷以及盖大棚卖菜,都是正经营生还能给陛下内库里增加收入,不收地方官员的孝敬,日子反倒过得踏实潇洒。
因此,朝堂上对于太子提出来的督造黄册,加强对地方人口与田地管控的事,他们并没有什么需要反对的利益和立场。
“陛下,臣认为太子殿下说得有道理。”
“此举确实能够减少各个地方核对赋税的流程,而且也不会产生偷税漏税的事。”
“只是十年一更改太长了,不如改成五年。”
随着土改的进行,老百姓手里的田地增加,而贪官污吏减少,医改推进,有更多由朝廷派发的郎中,到了地方,甚至到了乡镇上,降低大家看郎中的门槛。
在场的朝臣,无论是熟读史书的文官,还是被士兵拥护的武将,都看得明白,要不了三五年,大明的人口就会随着这些政策的推进,而迎来爆炸式的增长。
“嗯,爱卿们言之有理!”
朱元璋见文武百官,没有一个出声反对的,心情十分愉悦。
这就对了。
利民利国的事,能够顺利推进下去,而不是亡于一堆朝臣的唇枪舌剑里。
基本上这件事议到此处,那么剩下的,就是在地方上推行。
就在文武百官,等着陛下下达旨意,户部准备这几天再点灯熬蜡,继续辛苦一阵时,不料。
朱元璋扭头看向依旧在思考的朱雄英。
“乖孙,你对你爹提出来的意见,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提前告知这件事,就是想让乖孙体验一把当皇帝与朝臣议事时的刺激感,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想看看乖孙的应变能力,让乖孙大胆一些,不要把冒出来的想法,先在脑子里多过几遍,再告诉他。
因为乖孙提出来的意见,哪怕有些细节不合适,他可以自行改动,怕就怕乖孙当上皇太孙后,像昨日提醒他,不要天天板着脸,以免吓坏朝臣似的,年岁越长,说话越弯弯绕绕。
爷孙俩互相明白彼此之间的想法,但文武百官不清楚。
听到朱元璋的话,满朝愕然,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了。
陛下这是对太子殿下的意见满意还是不满意?
都议到这个进度了,却突然要问皇太孙的意见?
皇太孙要是不同意的话,难道陛下就真的要收回成命?
陛下这是有了皇太孙,不要皇太子了?
文武百官朝着太子看去,却见太子殿下同样一脸期待地盯着玉阶之上,但却不是在看陛下,而是在看皇太孙。
这让他们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怎么回事,今日早朝真正的决策人,不是陛下,难道还能是皇太孙吗?
“黄册该立。”
朱雄英在理清头绪后,不紧不慢地开口。
“税目还是太杂了。”
黄册是以人口与田地为主的。
但官绅不在其列。
尤其是黄册登记的最终解释权,掌握在里长手里,目前来看,三代人里面不会出现问题。
在爷爷和爹爹的强压下,弄虚作假,偷税漏税的少,可之后呢。
朱雄英可不想自己以后还想为税法的事情烦忧,想改革的时候,被“祖制”这种话柄卡脖子。
【爷爷,爹爹,利用登记黄册时清丈土地,上承唐代两税法,再加上赋税折算现银的现有制度,直接施行一条鞭法。】
朱元璋和朱标对视一眼。
不懂这一条鞭法是什么意思,但这个名字听上去,就挺合他们的胃口。
【一条鞭法是把各州县的田税、徭役还有其他的杂税,全部折算成现银来收,另外,不再交人头税了,全部按照产出交税,这样无地的少地的也能多吃几口饭。】
除了一条鞭法,朱雄英还借用了后来借用一条鞭法所制定的摊丁入亩,即地人合一的税收法子。
只是这些制度也有利弊,朱雄英便按照刚才捋好的思路,接着往下说。
【不用交人头税了,人口爆发是一定的,未来商绅发展势力很强,民生发展也要跟上,徭役就按以工代赈的法子来,不能让地方官府扒这一层皮,统一由地方官府提出申请,朝廷负责派发。】
许多地方官府,曾利用这一点,将民生的力量拿去干私活。
既然要结束皇权不下乡的时代,那就必然下些猛药!
百姓减免了赋税,任由那些不支持的官府和商绅,想要教唆百姓抵抗也是无用的。
但是,朱元璋听到这里,还是有一事不解,只能小声和朱雄英交流。
“乖孙,咱要是免了这么多税,那咱还能收什么税,总不能光靠你给咱挣钱吧?”
那当然不能!
朱雄英又不是摇钱树,摇了摇脑袋,就能给大明想出源源不断的生财之道。
但是!
有人能!
【爷爷,你换个思路呢,虽然不收人头税,不收田税,但大家已经不处于以物易物的年代了,只要有商品流通做买卖,就能收商税,还有就是,谁家地多收入多,也可以按照一定数额收税,多劳多得,但朝廷保护他们这些财富不被得不到的人迫害,是不是应该收一些税来维持稳定呢?】
“乖孙,你这么一说,怎么感觉像是在劫富济贫呢?”
朱雄英见老朱误解了自己的想法,双手抱臂,一本正经地解释。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http://www.c8e.cc/17980/6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