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疑云重重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储秀宫的暖阁内,烛火彻夜未熄,跳跃的火光将窗棂上的缠枝莲纹映得忽明忽暗,仿佛藏着无数未说尽的心事。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与檀香,药香的苦涩与檀香的沉静交织在一起,压得人喘不过气,将这深宫的凝重气息渲染到了极致。和贵人侧卧在铺着软垫的拔步床上,身下的锦被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却掩不住她浑身的虚弱。她脸色苍白如宣纸,唇瓣毫无血色,往日温婉柔和的眉眼此刻紧紧拧在一起,额上沁着一层细密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濡湿了枕巾。她不时发出一声压抑的呻吟,气息微弱得仿佛随时会断绝,每一次呼吸都带着难以言说的痛楚。

  甄嬛身着青绿色绣兰草云锦常服,兰草绣得栩栩如生,叶片舒展,透着几分清雅之气。她端坐在床侧的紫檀木椅上,神色沉静如深潭,不见半分波澜。指尖轻轻叩着椅扶手,节奏平缓,却难掩她内心的焦灼。目光落在和贵人虚弱的面容上,眼底藏着几分真切的担忧,却依旧保持着贵妃的端庄沉稳,一举一动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仪。殿内的宫女们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地为和贵人擦拭冷汗、更换药碗,连脚步声都压得极低,生怕惊扰了孕中虚弱的贵人,更怕触怒了这位心思深沉、手段莫测的娴贵妃。

  令妃魏嬿婉站在一旁,一身杏黄色绣缠枝海棠宫装,海棠花团锦簇,娇艳欲滴,鬓边簪着的珍珠小花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衬得她眉眼愈发温婉。她手中捧着一盏刚沏好的参茶,茶烟袅袅,散发着淡淡的参香。她不时轻声吩咐宫女:“药温了便及时换,莫要烫着贵人,动作轻些,仔细伺候着。”语气平和柔软,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她的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殿内的陈设与宫人,从墙角的香炉到案上的药碗,从宫女的神色到太监的站姿,无一不被她收入眼底,暗自记在心中。

  “太医,和贵人的胎象如何?”甄嬛终于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让殿内的气息更加凝滞。

  正在为和贵人诊脉的太医连忙收回手,躬身回话,神色凝重却比先前多了几分缓和,额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回娴贵妃娘娘,令妃娘娘,和贵人的胎象已暂时稳住。臣用了凝神安胎的重方,如今脉象虽依旧微弱,却已趋于平稳,龙裔总算是保住了。只是贵人动了胎气,伤及根本,身子已是亏空到了极致,需卧床静养至少三月,切不可再受半点惊扰,饮食起居、汤药进补,都需格外谨慎,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甄嬛微微颔首,眼底的担忧稍稍缓解,却依旧没有放松:“既已稳住便好。你即刻写下详细的安胎药方,字迹务必清晰,交由舒妃亲自看管。每日的药材需由舒妃过目查验后再煎制,煎药的过程需有专人盯着,万不可出任何差错。”

  “臣遵旨。”太医连忙应下,不敢有丝毫耽搁,转身便去案前写下药方,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令妃将手中的参茶递到宫女手中,轻声道:“给贵人喂几口参茶,补补元气,切记慢些,莫要呛着。”她转头看向甄嬛,语气带着几分忧虑与疑惑:“和贵人素来安分守己,性子温婉,与人相交向来谦和,尤其与同宫的武常在最为投契,怎会突然遭此横祸?今日是三阿哥大婚的喜宴,宫中处处都是喜庆祥和,偏生出了这等事,依臣妾看,怕是有人暗中作祟,蓄意谋害龙裔。”

  甄嬛目光微沉,指尖摩挲着腕上的羊脂玉镯,玉镯的温润触感让她愈发冷静:“储秀宫守卫森严,舒妃又素来谨慎,和贵人的饮食起居向来打理得妥帖周到。何况她与武常在交好,寻常人根本无从下手,能悄无声息地让她动了胎气,绝非偶然,背后定然有人精心策划。此事关乎皇家龙裔,乃是天大的事,绝不能轻易放过,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她看向令妃,眼神锐利如刀:“今日喜宴之上,各宫妃嫔齐聚,你可有留意到什么异常举动或是神色不对劲之人?”

  令妃沉吟片刻,仔细回想了一番,缓缓道:“宴席之上,各宫妃嫔虽各怀心思,却也都恪守礼仪,不敢太过放肆。只是咸福宫的颖贵人似乎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地看向储秀宫方向,神色略显焦躁;晋贵人则一直低眉顺眼,默不作声,仿佛事不关己;谨贵人倒是与太后说了几句话,神色如常,看不出什么异样。景仁宫的忻贵人一直跟在愉妃身边,言行举止都中规中矩,也无异常举动。”她顿了顿,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倒是和贵人的贴身宫女方才悄悄告诉我,今日午后,有位宫女送来一碟杏仁糕,说是武常在特意让送来的,知道贵人怀着身孕,口味清淡,特意做了些甜润的小食给她尝尝鲜。”

  “武常在?”甄嬛眸色一动,显然对这个名字颇为在意,“她与和贵人同住储秀宫,东西偏殿相邻,听闻二人性情虽有差异,却素来交好。武常在爽朗,和贵人温婉,倒也互补,平日里时常互相送些小物件、小食,姐妹情谊颇为深厚,可有此事?”

  “确是如此。”令妃回道,“武常在出身武将世家,性子爽朗直率,却并非粗疏之人,待人和善;和贵人则温婉娴静,不喜争执,待人谦和。二人同住一宫,非但没有寻常妃嫔间的猜忌隔阂,反倒因脾性相投,走得极近。武常在时常会亲手做些家乡小食送给和贵人,和贵人也会将皇上赏赐的笔墨纸砚分些给武常在,一来二去,关系愈发亲近。也正因如此,今日送来杏仁糕,和贵人才未曾设防。”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皇上驾到——”

  甄嬛与令妃连忙起身相迎,和贵人也挣扎着想要起身行礼,却被甄嬛轻轻按住:“贵人身子虚弱,不必多礼,安心躺着便是,皇上不会怪罪的。”

  弘历一身明黄常服,龙纹刺绣在烛火下熠熠生辉,衬得他帝王威仪十足。只是他面色沉郁,眉头紧紧皱着,带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怒气,刚踏入殿内便直奔床前,目光落在和贵人苍白憔悴的脸上,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关切与心疼:“身子如何?胎象稳了吗?”

  “回皇上,太医说胎象已暂时稳住,只是臣妾身子虚弱,让皇上挂心了,还搅乱了三阿哥的喜宴,臣妾罪该万死。”和贵人声音微弱,气若游丝,眼中泛起泪光,满是愧疚与不安。

  弘历颔首,神色稍缓,抬手示意她不必多言:“无妨,龙裔要紧,喜宴不过是形式。”他转头对身后的舒妃道:“和贵人需卧床静养,储秀宫的琐事便交由你全权打理。每日的饮食、药材、作息,你都要亲自过问,一一查验,万不可有半分疏忽。若是需要人手或是物资,可直接向内务府调取,不必有所顾虑。”

  舒妃连忙屈膝领旨,语气恭敬:“臣妾遵旨,定当悉心照料和贵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负皇上所托。”

  弘历又叮嘱了和贵人几句安心休养、切勿多想的话,便转身对甄嬛与令妃道:“你们二人随朕回养心殿,朕有话要问。”

  夜色已深,紫禁城笼罩在一片沉沉的寂静之中,唯有巡夜的太监敲着梆子,声音悠远绵长,在空旷的宫道上回荡。弘历带着甄嬛与令妃并肩而行,月色如水,洒在明黄的龙袍与华贵的宫装上,映出淡淡的光晕,将三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宫道两旁的宫灯昏黄,光影摇曳,像是在诉说着这深宫的无尽秘密。

  养心殿内,烛火通明,鎏金的龙椅静静矗立,殿内的陈设威严而肃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涎香,透着不容侵犯的帝王之气。弘历坐在龙椅上,神色依旧沉郁,目光扫过阶下的甄嬛与令妃,语气严肃冰冷:“今日储秀宫的情况,你二人细细说来,不得有半分隐瞒。”

  甄嬛率先回话,条理清晰,语气沉稳:“回皇上,臣妾与令妃赶到储秀宫时,和贵人已腹痛难忍,蜷缩在床上,胎象极为不稳。太医全力施救后,胎象方才稳住,但贵人身子虚弱至极,需卧床静养三月方能恢复。据太医诊断,贵人是沾染了寒性之物,又受了极大的惊吓,双重刺激之下才动了胎气。”

  “沾染寒凉之物?受了惊吓?”弘历眉头紧锁,语气中满是疑惑与愤怒,“储秀宫向来温暖,炭火供应充足,和贵人又素来畏寒,平日里更是格外注意,怎会沾染寒凉?她深居宫中,有舒妃照料,宫人伺候,何来惊吓?”

  令妃连忙补充道:“回皇上,据和贵人的贴身宫女所述,今日午后,有位宫女送来一碟杏仁糕,说是武常在特意吩咐的。因武常在与和贵人素来交好,时常互赠吃食,和贵人便未曾设防,收下后食用了几块。食用后不久,贵人便觉腹中不适,起初以为是孕期正常反应,未曾在意,直到傍晚时分,腹痛加剧,才知大事不好。宫女还说,那送糕点的宫女面生得很,并非储秀宫宫人,也未曾见过是武常在身边常年伺候的人,只是想着二人关系亲近,便未曾多问。”

  “武常在?”弘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她与和贵人交好,断无理由害她。传朕旨意,即刻宣武常在前来养心殿问话!”

  “皇上息怒。”甄嬛连忙劝阻,“夜色已深,骤然宣召恐让武常在心生惶恐,反倒说不清楚。不如先派人暗中询问武常在,了解情况后再做定夺,也免得错怪了好人。”

  弘历沉吟片刻,点头应允:“也好,便依你所言,速去速回。”

  甄嬛当即吩咐心腹太监前往储秀宫询问,不多时,太监便回来回话:“回皇上、娴贵妃娘娘、令妃娘娘,武常在听闻和贵人出事,已是焦急万分,说今日午后一直留在三阿哥大婚的喜宴之上,从未离开过半步,更未曾派人给和贵人送过杏仁糕。她还说,自己身边的宫女也都可以作证,今日并未指派任何人去送糕点,且她素来知晓和贵人怀着身孕,饮食格外谨慎,断不会随意送吃食,更不会送寒性的杏仁糕。”

  “哦?”弘历眸色一沉,“这就奇怪了,既非武常在所送,那送糕点的宫女是谁?又是受何人指使?竟敢假借他人之名,谋害龙裔!”

  令妃也面露疑惑:“想来是有人知晓武常在与和贵人交好,便借此机会,假借武常在的名义送糕,既让和贵人不设防,又能在事后嫁祸给武常在,当真是心思歹毒。”

  甄嬛神色凝重:“可能性极大。此事愈发蹊跷了,那送糕点的宫女面生,又无人认识,显然是有意隐藏身份。皇上,臣妾恳请即刻派人彻查此事,先找到那名送糕点的宫女,或许便能顺藤摸瓜,找到幕后真凶。”

  弘历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准奏!朕命你二人全权负责此事,调动内务府所有人手,务必找出那名送糕点的宫女。另外,传朕旨意,封锁储秀宫及周边宫苑,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凡有可疑之人,一律拿下审问!”

  “臣妾遵旨。”甄嬛与令妃齐声领旨,神色郑重,心中清楚此事关乎重大,绝不能有半分差池。

  次日清晨,调查便全面展开。甄嬛与令妃分工合作,甄嬛坐镇翊坤宫,统筹全局,分析线索;令妃则亲自前往储秀宫,逐一盘问宫人与太监,希望能找到关于那名陌生宫女的蛛丝马迹。

  储秀宫的正殿内,气氛紧张压抑,所有宫人太监都被召集而来,齐刷刷地跪在地上,神色惶恐。令妃身着杏黄色宫装,端坐于上,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每一个人的脸:“昨日午后,给和贵人送杏仁糕的宫女,是谁见过?她穿着什么衣服?长什么模样?有何特征?但凡有一丝线索,都要如实禀报,若有隐瞒,一经查出,定严惩不贷!”

  宫人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和贵人的贴身宫女跪在最前,瑟瑟发抖地回道:“回令妃娘娘,那宫女穿着一身浅碧色宫装,料子普通,梳着小两把头,一直低着头,容貌普通,只记得她身形偏瘦,说话声音细细的,像是外地口音。当时奴婢想着武常在与贵人素来交好,时常送些吃食,便未曾多想,收下糕点后,她便匆匆离开了,未曾留下姓名。如今想来,倒是后悔未曾多问几句。”

  令妃追问:“她是从哪个方向来的?离开时又往哪里去了?途中可有遇见其他人?”

  “她是从储秀宫东侧门进来的,离开时也是从东侧门出去的。”宫女仔细回想了一番,“奴婢当时忙着伺候贵人,并未留意她途中是否遇见其他人。后来问过守门的太监,他们说确实见过这么一个宫女,当时以为是各宫之间传递物件的,便放行了,未曾多想。”

  令妃又传唤了武常在身边的所有宫女,逐一盘问。武常在的贴身宫女跪在地上,连忙回道:“回令妃娘娘,小主昨日确实一直留在喜宴之上,未曾离开,也从未指派任何人给和贵人送过糕点。我们这些宫女也都一直在喜宴偏殿伺候,没有一人离开过,更不认识什么穿浅碧色宫装的陌生宫女。小主与和贵人姐妹情深,心疼贵人怀着身孕辛苦,平日里送吃食都会亲自挑选,仔细查验,断不会出这样的事,还请娘娘明察!”

  其他宫女也纷纷附和,都说未曾见过那名陌生宫女,更没有给和贵人送过糕点,还提及武常在平日对和贵人的照料,言语间满是维护。

  令妃心中了然,看来那名陌生宫女确实是有人刻意安排的,利用武常在与和贵人的深厚情谊,让和贵人毫无防备地食用了有毒的杏仁糕,既谋害了龙裔,又能嫁祸给武常在,当真是一箭双雕。可这宫女究竟是谁?又藏在了哪里?

  调查陷入了僵局。令妃将情况禀报给甄嬛后,甄嬛沉思片刻,道:“那宫女穿着寻常,容貌普通,显然是有意隐藏身份。她从储秀宫东侧门进出,说明她对宫中地形颇为熟悉。我们可以扩大搜查范围,重点排查昨日午后在储秀宫东侧门附近活动的宫人,另外,彻查内务府近期是否有新入宫、或是身份不明的宫女,尤其是外地口音、身形偏瘦的。”

  令妃点头应允,立刻按照甄嬛的吩咐,扩大了搜查范围,同时让内务府彻查所有宫女的档案。然而,几天过去了,搜查毫无进展。新入宫的宫女都一一排查过,并无符合特征之人;在储秀宫东侧门附近活动的宫人也都盘问过,都说未曾见过那名陌生宫女。那名宫女就像是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弘历得知调查毫无进展后,龙颜大怒,再次下旨:“三日之内,必须找到那名宫女,若是找不到,内务府总管与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一律严惩!”

  压力瞬间给到了甄嬛与令妃,也给到了内务府。内务府总管不敢有丝毫懈怠,调动了所有人手,几乎把紫禁城翻了个底朝天,却依旧没有找到那名宫女的踪迹。

  就在所有人都一筹莫展之际,一名在御花园西侧打扫的老太监匆匆来报,说在一口废弃的枯井内,发现了一具女尸,看穿着打扮,像是宫中的宫女。

  甄嬛与令妃闻讯,立刻带着太医与宫人赶往御花园西侧。那口枯井位于御花园偏僻的角落,周围杂草丛生,早已废弃多年,井口被藤蔓覆盖,若不是老太监打扫时不小心踩空,根本不会发现井内的尸体。

  宫人小心翼翼地将尸体从井内打捞上来,尸体已经有些僵硬,脸上的薄纱依旧在,身上穿着的正是浅碧色宫装,身形偏瘦,与和贵人贴身宫女描述的特征完全吻合。

  太医上前查验后,躬身回禀:“回娴贵妃娘娘,令妃娘娘,死者确为年轻女性,年龄约莫十五六岁,颈部有明显勒痕,应为窒息而亡。死亡时间大约在两三日之前,与和贵人出事的时间大致吻合。”

  甄嬛蹲下身,仔细查看了一番尸体的衣物与手脚,眸色深沉:“她的手指上有一层薄茧,像是常年做针线活的宫女。衣物虽普通,却是新做的,针脚细密,不像是内务府统一发放的款式,倒像是有人特意为她缝制的,目的就是让她看起来不起眼,不引人注意。”

  令妃也仔细观察着尸体,语气带着几分凝重:“看来她确实是受人指使,事成之后便被杀人灭口,抛尸枯井,想要毁尸灭迹。幕后之人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连一个棋子都不肯留下。”

  甄嬛缓缓起身,目光望向远处的宫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能让她如此忠心,又能在事后迅速将其灭口,不留痕迹,幕后之人定然身份不低,且在宫中根基深厚。武常在的嫌疑可以暂时排除,她与和贵人交好,且性情爽朗,没有这样的心机与手段,更不会做出这等阴毒之事。”

  “那会是谁呢?”令妃面露疑惑,“咸福宫的晋贵人、颖贵人、谨贵人,还有景仁宫的忻贵人,她们都有嫌疑,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她们。”

  甄嬛沉吟道:“现在还不能妄下定论。虽然找到了送糕点的宫女,却依旧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她受何人指使。我们可以从她身上的衣物入手,查一查这布料的来源,还有缝制衣物的针脚特征,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另外,继续盘问储秀宫及周边宫苑的宫人,看看是否有人认识这名宫女,或是在事发前后见过可疑之人。”

  “臣妾遵旨。”令妃应道。

  尸体被抬走后,枯井周围恢复了往日的荒凉,可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死亡的气息。甄嬛站在井边,神色凝重,心中清楚,这起案件远比想象中复杂。幕后黑手不仅利用了妃嫔间的姐妹情谊,更是算准了和贵人的不设防,一步步设下圈套,既想要谋害龙裔,又想嫁祸他人,甚至不惜杀人灭口。

  而那名宫女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她来自哪里?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是阴险狡诈的晋贵人,是恃宠而骄的颖贵人,是野心勃勃的谨贵人,还是另有其人?所有的疑问都盘旋在甄嬛与令妃的心头,等待着被一一揭开。

  深宫之中,迷雾重重,杀机四伏。一场围绕着龙裔的争斗,已然愈演愈烈,而真相,依旧隐藏在宫墙的暗影之中,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http://www.c8e.cc/40648/5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