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燕宫阙:凰途逆袭 >第六十八章 深宫烬余·裂痕初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六十八章 深宫烬余·裂痕初现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京兆府那间特意安排、看似普通实则隔音的审讯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油灯的光晕在韩青惨白的脸上跳动,映出他额角不断渗出的冷汗和剧烈挣扎的眼神。

  冯京兆并未催促,只是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茶沫,那细微的刮擦声在此刻听来,却比任何厉声呵斥都更具压迫感。他面前摊开的,不仅仅是德妃威胁韩青、欲构陷沈青澜的部分证据抄录,还有其兄在军营中涉嫌倒卖军械的初步供词。

  “韩侍卫,”冯京兆终于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是聪明人,当知利弊。德妃娘娘……已是风中残烛,她许给你的,不过是镜花水月,甚至可能为了灭口,事后连你与你兄长一并除去。而靖王殿下,”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韩青一眼,“殿下爱才,更重情义。你兄长之事,若查实只是被胁迫或小错,并非没有转圜余地。如今殿下远在北疆为国征战,有人却在其后方构陷他看重之人,此等行径,陛下与皇后娘娘若知,又会如何作想?”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韩青紧绷的神经。他想起德妃那疯狂而怨毒的眼神,想起兄长前途未卜的惶恐,再想到那位虽接触不多、却传闻中赏罚分明的靖王殿下……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声音干涩嘶哑:“我……我说!是德妃娘娘身边的管事太监刘公公找到我,以我兄长在边关的前程和性命相威胁,让我……让我在昨日巳时,前往浣衣局东角门,做出与沈典制私会状,并……并留下沈典制的随身之物作为‘证据’……”

  他断断续续,将德妃如何命人散播流言,如何计划在浣衣局东角门“捉奸”的阴谋和盘托出。至于为何计划临时改变,转向更恶毒的含章殿投毒案,他表示自己层级不够,并不知情。

  “但……但我知道,德妃娘娘似乎与王首辅那边……有所往来。”韩青艰难地补充道,“有一次刘公公醉酒后隐约提过,说宫里宫外,想对付靖王和……和沈姑娘的人,不止一个……”

  冯京兆眼中精光一闪,仔细记录下韩青的每一句供词,并让他画押。有了这份口供,至少可以初步洗刷沈青澜“私通侍卫”的污名,更能直接指向德妃构陷后宫女官、意图不轨!这虽不能直接解开含章殿投毒的死局,却无疑是撕开了对方阴谋的一道重要裂口!

  “很好。”冯京兆收起供词,“韩侍卫,你的选择是明智的。暂且委屈你在此待几日,待案情明朗,本官自会依律处置。”

  慎刑司牢房 · 微光与转机

  沈青澜靠在阴冷潮湿的墙壁上,闭目养神。被从“静室”带回这间普通牢房,虽然环境依旧恶劣,但至少有了微弱的光线和相对流通的空气,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她知道,这微小的变化,意味着外界的营救力量正在发挥作用。

  不知过了多久,牢门再次被打开。这次进来的,除了面无表情的狱卒,还有一位身着太医署官袍、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以及一位手持拂尘、神色肃穆的坤宁宫首领太监。

  “沈青澜,”那首领太监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仪,“皇后娘娘懿旨,着太医署太医令温大人,为你查验身体,问询案情细节。你需如实回话。”

  太医令?皇后娘娘直接派来了太医令?沈青澜心中一动,连忙起身行礼。

  温太医令并未多言,上前示意沈青澜伸出手腕,仔细诊脉。他的手指微凉,神情专注。片刻后,他收回手,又询问了沈青澜近日饮食、接触过何物等细节,特别是昨日在含章殿偏殿的情形。

  沈青澜一一据实以答,条理清晰。

  温太医令听完,微微颔首,对那首领太监道:“李公公,下官已查验完毕。沈典制脉象平稳,体内并无中毒或接触剧毒药物之迹象,身体康健。依下官看,若真是她下毒,手上或衣物上难免沾染,即便清洗,亦可能留有细微痕迹,但观其气色、脉象,并无异常。”

  李公公目光锐利地看向沈青澜:“沈典制,你可敢让宫人当场搜查你的衣物箱笼?”

  沈青澜坦然道:“青澜问心无愧,但凭公公查验。”

  很快,司制司内沈青澜的住所被彻底搜查,自然是一无所获。

  温太医令的诊脉结果和搜查无果的消息,虽未直接证明沈青澜清白,却无疑大大动摇了“沈青澜下毒”这一指控的基础。一个下毒者,自己身上、住处竟无半点毒药痕迹?这于理不合。

  李公公将情况回禀皇后后,皇后那边显然有了新的考量。虽然沈青澜仍未获释,但慎刑司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不再提用刑之事,饮食也改善了些许。

  靖王行辕 · 远程博弈

  北疆,靖王行辕。

  萧景玄收到了冯京兆通过特殊渠道传来的密报,以及宫中“暗影”送出的关于太医令查验结果的消息。

  他紧绷数日的神经,终于略微松弛了一分。还好,青澜暂时无恙。冯京兆动作够快,拿到了韩青的口供;皇后娘娘那边,也并未完全偏听偏信。

  “殿下,韩青的口供,足以将德妃钉死!是否立刻呈报陛下?”顾昀语气带着振奋。

  萧景玄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急。德妃已是将死之人,动她易如反掌。但此刻将她抛出,王崇焕那边必然警觉,会立刻切断所有关联,含章殿投毒案的真相就更难查清了。我们要的,不是只除掉一个德妃,而是要将她背后的人,尤其是含章殿那条线,一并揪出来!”

  他目光投向沙盘上代表兀良哈主力的标识,眼神冷冽:“北疆战事即将进入关键阶段,京城绝不能乱,但也不能让那些魑魅魍魉以为本王可欺。冯京兆拿到口供之事,可以‘不经意’地泄露给王崇焕知道。”

  顾昀瞬间明了:“殿下的意思是,打草惊蛇,让他们自乱阵脚?”

  “不错。”萧景玄指尖敲击着桌面,“王崇焕老奸巨猾,得知韩青招供,必会设法补救,要么弃车保帅,要么……杀人灭口。无论他选哪一条,都会露出更多破绽。同时,将太医令的查验结果在京中适当散播,引导舆论,让众人皆知青澜是被构陷。”

  他顿了顿,又道:“给周振传信,让他想办法接触一下那个指认青澜的含章殿宫女,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注意,务必小心,含章殿……不简单。”

  “是!”

  长春宫 · 末路惶恐

  当韩青招供、并隐约牵扯到王党的消息,通过特殊渠道传入长春宫时,德妃并没有如之前那般癫狂大笑,反而陷入了一种死寂般的恐惧。

  她枯槁的手死死抓住床沿,指甲几乎掐进木头里。

  “废物……韩青这个废物!”她嘶哑地咒骂,声音里却带着无法掩饰的恐慌。她没想到京兆府的动作这么快,更没想到靖王远在北疆,竟还能有如此能量!

  “娘娘,现在怎么办?王首辅那边……会不会……”心腹宫女吓得面无人色。

  德妃眼神涣散,喃喃道:“王崇焕……他一定会弃了本宫……一定会的……”她猛地抓住宫女的手,力道大得惊人,“去!去告诉刘公公,让他……让他闭嘴!永远地闭嘴!”

  她眼中闪过疯狂的杀意。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然而,她的命令还未传出长春宫,皇后娘娘的懿旨已经到了——以德妃病重需静养为由,撤换长春宫所有侍卫及大部分宫人,由皇后亲自指派的人接手,形同软禁!

  德妃瘫倒在床上,望着帐顶,眼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濒死的绝望。她这把刀,还没伤到敌人,就要被主人丢弃了么?

  含章殿 · 暗影浮动

  夜色下的含章殿,比往日更加静谧,甚至透着一股诡异的安宁。

  三皇子经过太医救治,已无大碍,但李嫔似乎受了极大惊吓,对外称病,谢绝一切探视。

  周振利用侍卫巡逻的便利,暗中调查了那个指认沈青澜的宫女——名叫彩珠。发现彩珠入宫前家境贫寒,家中有一病重老母和年幼弟妹,但近几个月,她家中突然宽裕起来,不仅请了郎中为母治病,还翻修了房屋。

  这显然不正常。

  周振试图寻找机会接触彩珠,但彩珠自指认沈青澜后,便被李嫔调入内殿贴身伺候,几乎足不出户,难以接近。周振感觉到,含章殿内部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将真相紧紧包裹起来。

  慎刑司 · 无声的较量

  沈青澜在牢房中,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慎刑司掌司姜公公。

  这一次,姜公公的脸上没了之前的刻板阴鸷,反而带着一种复杂的、探究的神情。他挥退左右,独自站在牢门外,隔着栅栏看着沈青澜。

  “沈姑娘,好手段。”姜公公的声音依旧尖细,却少了几分戾气,“竟能让靖王殿下远在边关,仍为你如此奔走,连皇后娘娘都亲自过问。”

  沈青澜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姜公公何出此言?青澜蒙冤,幸得皇后娘娘明察,殿下关切,乃青澜之幸。至于手段,无从谈起。”

  姜公公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笑了笑,那笑容在他脸上显得有些怪异:“咱家在慎刑司几十年,见过的人多了。你是少数几个进了这里,还能保持这般镇定的。也罢……看在靖王殿下和皇后娘娘的面上,咱家提醒你一句,含章殿的水,比你想象的深。那个彩珠,你可知她背后是谁?”

  沈青澜抬眼看他:“请公公明示。”

  姜公公却摇了摇头:“咱家也只是猜测,没有证据。但你若想脱罪,关键还在含章殿内部。”他顿了顿,意有所指,“有时候,看起来最不可能的人,反而……呵呵,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沈青澜望着他消失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姜公公的提醒,印证了她的猜测。含章殿,李嫔,甚至那个看似受害的三皇子,恐怕都不简单。那西域迷药,那狼头令牌……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更庞大的阴谋。

  尾声 · 风雨前夕

  数日后,京中舆论在某种有意的引导下,开始转向。关于沈青澜被德妃构陷的细节逐渐流传开来,虽然含章殿投毒案仍未查明,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沈青澜是无辜的。

  而朝堂之上,永和帝虽然尚未就此事明确表态,但对王崇焕一党在其它政务上的几次提议,都表达了不满或直接驳回,信号已然微妙。

  北疆传来战报,靖王萧景玄率军突袭兀良哈部粮草重地,大获全胜,扭转了初期的不利局面。捷报传回,朝野振奋,靖王的声望一时无两。

  此消彼长之下,压在沈青澜身上的巨石,似乎正在被一点点撬动。

  这一日,沈青澜照例在牢房中静坐,忽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不同于往常的喧哗声,似乎有大队人马靠近慎刑司。

  紧接着,牢门被打开,之前来过的那位坤宁宫首领太监李公公去而复返,他身后还跟着数名皇后宫中的内侍。

  李公公展开一卷明黄懿旨,朗声道:“司制司典制沈青澜接旨!”

  沈青澜心中一紧,整衣跪拜。

  “皇后娘娘懿旨:查司制司典制沈青澜涉嫌谋害三皇子一案,疑点颇多,证据不足。然沈青澜身处嫌疑,不宜再任宫廷职司。着,即日起解除其典制之职,暂调往皇家禁苑——上阳苑听用,非诏不得返宫。钦此。”

  解除职务,调离宫廷,前往皇家禁苑上阳苑……这看似是贬斥,但比起慎刑司的牢狱之灾,已是天壤之别!而且,“非诏不得返宫”意味着她暂时脱离了后宫这是非之地!

  “罪臣……接旨,谢皇后娘娘恩典!”沈青澜压下心中激荡,叩首谢恩。

  她知道,这一定是萧景玄多方周旋、以及皇后权衡利弊后的结果。虽然官职被免,但至少保住了性命,获得了暂时的自由。

  走出慎刑司那扇沉重的大门时,冬日稀薄的阳光照在脸上,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空气中冰冷的自由味道,让她几乎落下泪来。

  宫门外,一辆简陋的青篷马车已等候在那里,是送往上去上阳苑的。

  沈青澜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而森严的宫阙,那里曾是她挣扎求存、蒙冤受难的地方,也埋藏着她与萧景玄最初的秘密和约定。

  今日她虽暂时离开,但他日,她一定会回来!

  马车缓缓启动,驶向未知的上阳苑。而深宫之中的暗涌,并未因她的离开而停歇,反而因为北疆的捷报和德妃的失势,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http://www.c8e.cc/41120/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