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 > 如晦传 >第128章 册封皇贵妃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28章 册封皇贵妃

最新网址:http://www.c8e.cc
  宫变的血腥气尚未在宫墙内完全散去,盛夏的烈阳却已迫不及待地将炽热的光芒洒满皇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以这灼人的热度,涤荡尽昨日的阴霾与杀戮。然而,权力更迭的余波,远比阳光更能炙烤人心。

  养心殿内,药香比往日更浓重了几分。

  皇帝萧昱半躺在龙榻上,背后垫着厚厚的软枕,面色依旧灰败,眼神却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经过一夜的挣扎与权衡,那场对话之后,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他,更像是一尊被高高供起的神像,存在的意义在于稳定人心,而非执掌权柄。

  李德全躬身立于榻前,手中捧着一卷明黄圣旨,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寂静的殿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淑妃沈氏,名门毓秀,秉性柔嘉,敏慧夙成。自入宫以来,恪勤内职,辅佐朕躬,屡献良策,安定社稷。前日宫闱生变,尔能持正守静,护卫宸极,功在江山。朕心甚慰,仰承天命,俯顺舆情,特晋封为皇贵妃,赐号‘明懿’,位同副后,统领六宫,全权处置后宫一应事务。另,准其参议朝政,御前奏对。望尔克娴内则,襄赞政机,勿负朕恩。钦此——”

  皇贵妃!位同副后!全权处理后宫!参与朝政决策!

  这一连串的尊荣与权柄,如同巨石投入深潭,在早已暗流汹涌的后宫与前朝,激起了滔天巨浪。虽早有预料,但当这明旨正式颁下时,其代表的含义依旧令人心惊。这已不仅仅是恩宠,而是近乎与皇后比肩,甚至在某些方面更胜一筹的至高地位!尤其那“参议朝政”四字,更是打破了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将沈如晦的权力,明确延伸至前朝!

  几乎在同一日,另一道旨意下达靖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王萧珣,朕之手足,忠勇睿智,国之柱石。前日戡乱护驾,功勋卓着。朕体念国事繁巨,龙体违和,特命靖王为摄政王,总揽朝政,辅弼朕躬,文武百官,悉听调遣。望尔鞠躬尽瘁,匡扶社稷。钦此——”

  摄政王!总揽朝政!

  一内一外,一为皇贵妃掌宫闱、参朝政,一为摄政王总揽国事、辅弼君上。两道旨意,如同两道坚实的枷锁,将残余的反对声音彻底压服,也正式确立了萧珣与沈如晦二人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皇帝用他最后的名义,为这全新的权力格局,盖上了合法的印玺。

  三日后,吉时。

  凤仪宫正殿,庄严肃穆,丹陛之下,香炉紫烟袅袅。这是沈如晦正式以皇贵妃身份,接受六宫妃嫔、内外命妇朝拜的日子。

  沈如晦端坐于凤座之下首特意设置的、略低于凤座却远高于普通妃位的宝座之上。她身着皇贵妃规制的朝服,绯色罗裙蹙金绣凤,翟纹华彩,层层叠叠的深青霞帔垂落,以金玉坠角,雍容华贵,气度非凡。头戴九翚四凤冠,珠翠环绕,当中一支赤金点翠翔凤步摇,衔着数串晶莹东珠,随着她细微的动作轻轻摇曳,流光溢彩。

  然而,在这极致的繁华与尊荣之下,她脸上却未见多少喜色,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模样,眸光清冷,扫过殿下跪伏的众人。那支熟悉的羊脂玉簪,并未出现在这身盛装之上,被她妥善收了起来,仿佛那是只属于她与某个人的秘密,不宜在这等公开场合示人。

  阿檀作为皇贵妃身边第一得力的女官,身着相应的品级宫装,侍立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神色肃穆。

  殿下,众妃嫔,按品级大妆,依次排列,恭敬跪拜。她们的头深深低下,掩去了眼中可能存在的嫉妒、恐惧、不甘或是审慎的讨好。

  “臣妾等,参见明懿皇贵妃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整齐划一的声音在宽阔的殿宇中回荡,带着敬畏与臣服。

  沈如晦微微抬手,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透过珠帘传出:

  “诸位姐妹请起。”

  “谢皇贵妃娘娘!”

  众人起身,垂首侍立,无人敢直视宝座之上那光芒四射的身影。

  德妃(孙贵人)站在妃嫔首位,脸色苍白,手指紧紧攥着袖口。她的儿子,三皇子,如今虽名义上仍是皇子,但谁都知道,随着她母家的覆灭和沈如晦的崛起,这个孩子的前途已然注定,只能是皇帝口中那个“富贵闲人”。她看着高高在上的沈如晦,心中五味杂陈,有恨,有怕,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

  沈如晦的目光淡淡掠过她,并未停留,仿佛她与其他人并无不同。她缓缓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本宫蒙皇上隆恩,晋封皇贵妃,统领六宫。日后,望诸位姐妹恪守宫规,和睦相处,尽心侍奉皇上,谨守本分。”

  她顿了顿,语气微沉:

  “若有人心存妄念,兴风作浪,或与外朝勾连,图谋不轨……”

  她没有说下去,但殿内温度仿佛骤然降低,所有妃嫔都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休怪本宫,不讲情面,严惩不贷。”

  “臣妾等谨遵娘娘教诲!定当恪守本分,不敢有违!” 众人再次齐声应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孙贵人抬起头,目光与沈如晦短暂相接,旋即垂下,声音细若蚊蚋:

  “臣妾……遵旨。”

  沈如晦淡淡点头,目光移向其余妃嫔:

  “诸位都散了吧,各司其职,勿要懈怠。”

  “臣妾等告退!” 众人再次行礼,依次退出凤仪宫。

  待众人散尽,阿檀上前一步,轻声道:

  “娘娘,累了吧?回宫歇息吗?”

  沈如晦轻轻摇头,抬手扶了扶沉重的凤冠,指尖触及那冰凉的珠翠:

  “不累。”

  她站起身,朝服曳地,发出窸窣的声响:

  “去养心殿。”

  阿檀一愣:

  “娘娘,此时去养心殿?”

  沈如晦迈步走向殿外,声音平静:

  “今日还有几份关于北方旱情的奏报,需与摄政王一同商议。”

  阿檀连忙跟上:

  “是,娘娘。”

  阳光为她周身镀上一层耀眼金边,那身皇贵妃的朝服,仿佛与她融为一体,成为了她力量与权柄的一部分。

  宠冠六宫?不,她已不需要帝王的恩宠来证明什么。

  权势的顶峰,她已凭借自己的智谋与手段,一步步踏足其上。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前朝的风云,边境的隐患,以及那深埋心底的、与萧珣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与羁绊,都预示着,这条权力之路,远未到终点。

  她踏出凤仪宫,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核心的养心殿,走向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摄政王,走向属于他们的、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未来。

  养心殿外,侍卫分列两侧,见沈如晦到来,纷纷躬身行礼:

  “参见明懿皇贵妃娘娘!”

  沈如晦微微颔首:

  “免礼。”

  她步入殿内,萧珣已在殿中等候,身着摄政王规制的朝服,墨色锦袍绣银线龙纹,身姿挺拔,气度沉稳。

  见到沈如晦,萧珣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上前一步:

  “皇贵妃来了。”

  沈如晦微微躬身:

  “摄政王。”

  萧珣的目光落在她身上,扫过那身华贵的朝服,声音低沉:

  “今日朝拜,还顺利吗?”

  沈如晦点头:

  “还算顺利,诸位姐妹都还算安分。”

  萧珣嗯了一声,指了指殿内的桌案:

  “奏报都在这儿,北方旱情比预想的要严重些。”

  沈如晦走到桌案前,拿起一份奏报,快速浏览着:

  “受灾范围波及三州,粮价已经开始上涨了。”

  萧珣站在她身侧,目光落在她手中的奏报上:

  “我已让人调拨了一批粮草过去,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沈如晦放下奏报,看向萧珣:

  “需得尽快疏通河道,引水灌溉,同时开仓放粮,稳定民心。”

  萧珣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已经命工部即刻着手准备。”

  他顿了顿,补充道:

  “只是地方官员良莠不齐,怕有人从中作梗。”

  沈如晦眸光微冷:

  “谁敢?”

  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传本宫懿旨,凡此次赈灾不力,或借机敛财者,一律严惩,绝不姑息。”

  萧珣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好。”

  他抬手,递过一杯温水:

  “先喝口水,缓一缓。”

  沈如晦接过水杯,指尖触及杯壁的微凉,心中微动:

  “谢谢。”

  萧珣的目光落在她的凤冠上,轻声道:

  “这凤冠虽华贵,却太过沉重。”

  沈如晦喝了一口水,淡淡道:

  “权柄所在,何来轻松。”

  萧珣沉默片刻,声音低沉:

  “若觉得累,便歇一歇,有我在。”

  沈如晦抬眸,与他对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摄政王说笑了,本宫既然接下了这份担子,便不会退缩。”

  萧珣看着她,眸色深沉:

  “我知道你不会。”

  他顿了顿,转移话题:

  “三皇子那边,我已让人安置好了,住在靖王府西侧的别院,专人看护,安全无虞。”

  沈如晦点头:

  “嗯,辛苦摄政王了。”

  “分内之事。” 萧珣道,“皇上那边,今日情况如何?”

  沈如晦脸上露出一丝疲惫:

  “依旧是老样子,精神恍惚,很少说话。”

  萧珣叹了口气:

  “也好,至少不用再操心朝堂之事,安心静养吧。”

  沈如晦放下水杯,拿起另一份奏报:

  “边境那边,也不太平。”

  萧珣接过奏报,快速浏览着:

  “北狄又在边境蠢蠢欲动了?”

  沈如晦点头:

  “嗯,探子来报,北狄可汗最近在整顿兵马,怕是有南下之意。”

  萧珣眸光一沉:

  “哼,趁人之危,也不看看如今的大魏,早已不是从前的大魏了。”

  他语气冰冷,带着一丝杀意:

  “传我命令,加强边境防守,调遣三万精兵前往北境,由镇国将军统领,若北狄敢来犯,便让他们有来无回。”

  沈如晦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赞同:

  “摄政王决策英明。”

  萧珣放下奏报,看向沈如晦:

  “如今内忧外患,我们需得同心协力,才能稳住这江山。”

  沈如晦抬眸,与他对视,声音坚定:

  “本宫明白。”

  她顿了顿,补充道:

  “后宫这边,本宫会打理好,不会让摄政王分心。”

  萧珣点头:

  “有你在,我放心。”

  两人站在桌案前,目光落在那份份奏报上,心中都清楚,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他们会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万里江山。

  阳光透过养心殿的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那身象征着无上权柄的朝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而他们,便是这个时代的掌舵人,将带领大胤,穿越风雨,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http://www.c8e.cc/43609/2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c8e.cc。笔趣看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c8e.cc